黃牛100~150/票,軟體30+一個加速包,回鄉艱難之旅。
來源:獵雲網 (ID:ilieyun),作者:盛麗豔
從北京到哈爾濱的火車票,陸浩斷斷續續搶了一個多月。
明明沒開票時,他就已經通過軟體預付搶票;明明他時不時就將搶票連結丟入群裡,請好友「助力」提高搶中機率,但事實是依然無果。
有時候他心裡也懷疑:「是不是有內幕?」猜測無法解決問題,陸浩最終買了機票,一勞永逸地結束了2019春運搶票歷程。
中國的「陸浩」們為數不小,據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郭竹學預計,2019年春運國家鐵路將發送旅客4.06億人次。
除了買票的乘客,席捲進票務大作戰的還有逐利的黃牛、規模化的搶票軟體、想要踢走其他玩家的12306。他們互相拉扯又互相牽制,利益交紛,都在局中。
有無數搶票軟體,但今年搶票更難了
「在你這買高鐵票,怎麼算錢」,獵雲網向黃牛發問。
黃牛馬上回復道,「動車高鐵服務費100元,臥鋪120,填資料自助下單」,跟著就發來了購票連結。他的價格在業內不算高,獵雲網聯繫了4名黃牛,服務費價格都在100~150/張。
他們的技術與時俱進,搶票原理與第三方購票軟體相近。用戶把12306帳號密碼交給黃牛,由系統進行撿漏搶票,期間不得用自己帳號登陸其他搶票平臺,否則很可能因多點登陸被踢下線。
搶票軟體下載便利,今年生意比黃牛更紅火。根據《南方都市報》統計,至少有58家平臺推出了相關應用,並推出有償搶票服務。平臺級的有攜程、去哪兒、飛豬、途牛等;專門提供搶票服務的APP有高鐵管家、智行、鐵友
(後兩家被攜程收購);個人開發的搶票軟體則通過QQ群、微信群悄然擴張。
無論服務提供方是誰,搶票系統的核心原理都差不離:通過程序模擬人為刷票、購票。相比於人工購票,程序的查票頻率、下單速度都更高。且用戶不太可能一天24小時盯著放票情況,但軟體可以持續不停地刷,一旦12306放票或產生退票,馬上鎖定並完成支付。
「其實就是幫你在12306刷餘票,平臺確實沒票的話我們也沒辦法」,在搶票軟體工作的程式設計師解釋道,「至於搶到了分配給誰,肯定優先加速包多的用戶,我們的加速包是5元一個,搶到了費用就不退了。」
但漸漸地,用戶發現連加速包都不管用了。事實上,加速包只是為使用同一軟體的用戶排出了分配優先級,不同軟體間的搶票競爭依然激烈。過去七八家平臺搶票,現在幾十個軟體一同搶,平臺自己都沒刷出票,自然無票可分。
「出票後秒空」的現象也讓普通用戶痛苦不堪。「今年很嚇人,一打開連商務座都秒沒」,「短途都搶不到」,旅客向獵雲網抱怨道。這或許是由於第三方購票軟體普遍加入了「預約購票」功能,預約功能無需額外收費,用戶僅付票款,放票後系統自動完成購買。等手動買票的用戶打開頁面,12306所有車次都「灰」了。
今年是第三方購票軟體走向大眾化的一年,往年的購票習慣被打破,用戶不得不艱難地適應搶票新生態。
「那你願意付費搶票嗎」,獵雲網給陸浩發微信。
「為啥不願意,回不去家,還不加錢搶票」,他的回答大概能代表一群人,迫切的回家心願,託起第三方搶票軟體這個大市場。
與搶票軟體「掰手腕」的12306
第三方軟體的介入,讓搶票不再是件「拼手速」的事兒,手速再快,也沒有軟體運算快。
當部分人使用了「外掛」,沒有外掛的人就成了利益受損者,他們在網絡上拋出問題:搶票軟體是黃牛嗎,該取締嗎?
根據界面新聞的報導,北京市同創律師事務所楊航勝律師曾分析它的屬性,並認為它處於一個模糊地帶:「搶票軟體利用技術的方式搶票,本身沒有價值判斷,無所謂好或壞,但如果高價賣票,涉及到行政甚至刑事上的倒賣車票、非法經營罪,風險很大。搶票軟體收取的費用屬於車票加價還是服務加價,會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國家也沒有給出明確說法,2013年春運時,工信部曾經給相關企業打電話,希望他們能避免因插件造成網絡堵塞,除此之外,並未給出任何行政處罰。國家的根本目的是讓群眾順利買票,踏上回鄉的路。
但對12306來說,第三方搶票軟體具有「拖慢系統」的原罪。
中鐵銀通支付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晴接受新浪採訪時說,目前12306系統日處理能力近2000萬張,三分之一到一半都被第三方軟體搶走。機器刷新網頁的速度可任意設置,很容易將12306伺服器的內存空間佔滿。
如果沒有刷票軟體軟體,12306的網絡帶寬和系統能力能較為輕鬆地處理旅客購票。去年春運高峰一秒30萬次查詢,主要是由於刷票軟體在不停刷新。
為應對第三方軟體的大舉入侵,12306開始實施技術攔截。如果有人以極高頻率訪問伺服器,會被視為非正常操作,高危用戶將被攔截甚至被列入黑名單。未達到攔截級別的搶票軟體,會被風控系統拉入慢隊中。換句話說,用搶票軟體有可能反而會被拖慢搶票速度。
但獵雲網嘗試分別用12306和搶票軟體
(飛豬)購票,發現搶票軟體的系統穩定性更高。12306在使用時數次顯示「操作失敗」,無法顯示列車列表;飛豬檢索時未出錯,預約購票後在第二天早上完成出票。
第三方軟體的出現,根源還是12306的服務體驗沒有跟上用戶的需求。外部壓力下,它的進步也不可謂不大,現已有候補購票、選座、外賣功能,穩定性也比早年有所增長。
雙方的競爭從未停止,未來第三方軟體會消失嗎?無人得知。
加速包、搭售,第三方的自我代謝
第三方軟體的票價與12306完全統一,平臺主要依靠付費加速包來盈利。
讓消費者難以接受的是,很多時候加速包都是偷偷被搭售的。搭售的產品不局限於加速包,還有行程保險、租車服務等等,消費者往往在付費後才發現多收了錢。
獵雲網試用了攜程、智行、飛豬,其中攜程和智行的下單頁面比較相近,搶票時默認選擇「高速搶票」和「開始VIP搶票」,手續費分別為30元和50元,標註得極小。免費搶票的入口則被做成了灰色,不仔細看很容易忽略。在飛豬上購票時,暫未發現搭售行為。
《電子商務法》頒布後,搭售已明確被定性為違法行為,第19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同時,第77條規定,違反第19條的可處5~55萬元罰款。
政策出臺和媒體披露讓搭售行為收斂了不少,中央財經12月14日報導同程、藝龍、驢媽媽、途牛等APP存在火車票捆綁消費現象。但中新經緯27日登陸同程、藝龍時,發現默認勾選已經不見蹤影。
有從業者表示,逐利是平臺的天性,搭售減少已經成為趨勢,未來平臺可能會通過市場教育,讓用戶自主完成加速包購買。否則沒有盈利來源,搶票服務無以為繼。
無論如何,只要春節還在,買票的故事還將一年年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