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稱"中日如一戰"系媒體曲解 翻譯是"臨時工"

2021-01-10 杭州網

據日本《產經新聞》1月27日報導,正在印度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6日在新德裡,就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期間與各國媒體人士進行的對話,向同行記者表示,有關「中日衝突可能性」的發言系英國媒體等的曲解,並強調「當時有許多同席人員,如果聽了(我的發言)的話,就會知道沒有任何問題」。

據了解,當地時間22日,正在瑞士出席達沃斯論壇的安倍晉三與包括英國廣播公司在內的一些國際媒體舉行座談會,會談期間,有媒體記

者提及目前中日關係的問題,對此安倍稱,「目前中日之間經濟相互依賴,互為重要貿易夥伴,彼此有著重大共同利益,這同當時的英德一樣」、「但英德間的經濟關係這並未阻止1914年大戰的爆發」。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安倍)並未否定(將與中國)存在紛爭的可能性。」

此前《朝日新聞》曾透露稱,翻譯人員在將安倍發言譯成英語時,在「英德關係」的說明中添加了「中日關係有類似狀況」的內容,並認為這是對安倍關於英德關係陳述的補充。據稱,該翻譯人員是由日本外務省派遣的外部非專業翻譯。

此後,《時代周刊》果斷打出了「日本和中國是否會開戰」的標題。英國路透社等其他媒體也引用安倍的發言進行了報導。

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3日在記者會中反駁稱,英國媒體的報導曲解了安倍發言的本意。安倍此次解釋,還強調稱自己的發言「沒有任何問題」,但事實上,安倍將中日關係比作一戰前的英德關係,其寓意究竟為何,不禁引人深思。安倍一邊聲稱要同中國加深交流、改善關係,一邊又做出有損兩國關係的行徑,這種「兩面派」的外交手法令人唏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1月23日的記者會上指出,日本領導人對歷史的記憶不能錯位。與其拿一戰前的英德關係說事兒,不如直面歷史,深刻檢討一戰前乃至整個近現代史上日本對中國都幹了些什麼?!必須引以為鑑的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必須牢記的是日本法西斯戰爭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受害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只有真正做到正視歷史、以史為鑑,日本同亞洲鄰國的關係才有未來,日本才能讓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放心。

相關焦點

  • 安倍沒帶翻譯 與習近平5分鐘交談經英文翻譯完成
    日媒報導說,兩位首腦握手並通過翻譯互致問候,進行了四五分鐘的簡短交談。這是自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前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2012年9月在海參崴亞太經合組織峰會上「站立式」外交以來,中日兩國領導人的首次接觸。日本NHK電視臺援引安倍首相隨行人員的話稱,在交談中,安倍向習近平表達了(日中之間)應該返回戰略性互惠關係的原點並改善關係的立場。
  • 與蔡英文劃清政治界限 安倍小心呵護中日關係
    美國川普政府推翻前政府「經濟圍堵」中國的策略,毅然宣布退出TPP,在安倍看來,川普政府是靠不住的。資料圖:5月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東京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報導指出,從此次李克強總理赴日的一些細可以看出,安倍是有意修復中日關係的。日本媒體用了「特別待遇」「全程陪同」等字眼描述日本首相安倍陪同李克強的赴日之行,在李克強乘專機回國時,安倍將中國總理送到登機口舷梯口並握手送別,這在日本媒體看來是「從未有過的」。  而安倍在與李克強會談時,公開承諾日方將僅同臺灣保持民間往來。
  • 觀察:安倍政經分離思維將影響中日經貿合作
    中新社北京8月8日電 題:安倍政經分離思維將影響中日經貿合作  中新社記者 石巖  時近日本戰敗投降日,種種跡象表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或不會在8月15日當天參拜靖國神社,但也不會阻止其閣僚以個人身份前往參拜。有關專家分析,這進一步顯示出安倍對華政策的政經分離思維,而這一思維將持續影響中日經貿合作關係。
  • 中日達成共識之際,「逮捕安倍」衝上日本熱搜?
    這次的協議範圍要大於中日韓談判了18年未果的自貿協議,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顯示出中日兩國對於自貿協議的需求。中日合作11月24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訪問日本,與日本外務大臣進行會談,這是新冠疫情以來兩國外交部部長首次線下交流。
  • 安倍祝賀蔡英文當選 稱「臺灣是日本的老朋友」
    蔡英文和安倍  蔡英文獲選後,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以及官房長官菅義偉分別在16日的公開談話和18日的記者會上向蔡英文表示了「祝賀」,稱日本非常重視臺灣這個是有著「共同價值觀、密切經濟聯繫與人員往來的重要合作夥伴和友人
  • 安倍首相破例會見「中日小大使」
    中青在線東京7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40周年,也是「中日小大使」互訪交流10周年。中日兩國外交部門將今年的「中日小大使」互訪交流暨10周年紀念活動納入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框架加以實施。
  • 李克強稱「定海神針」,安倍稱「指南針」:這根「針」指什麼?
    李克強總理將其比喻為中日關係的「定海神針」,安倍晉三首相稱其像「指南針」一樣,引領日中關係克服困難、不斷前行。當地時間5月10日中午,李克強與安倍共同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紀念活動暨歡迎李克強總理訪日招待會。
  • 鳳凰駐日記者李淼:安倍接班人可能不是親華派,但中日關係惡化概率...
    那麼安倍所說的健康問題是確有其事還是僅為託辭?安倍的執政可能留下何種遺產?自民黨內誰是安倍的繼承者?中日關係在後安倍時代走向如何?帶著這些問題,鳳凰網《風向》欄目對話鳳凰衛視駐東京首席記者李淼。但另一方面他也明白搞好中日關係對日本有益,不得不說他在對中國的關係上還是採取非常現實主義的做法,比如因釣魚島而陷入低谷的中日關係就是在安倍政權後回到正軌的。
  • 資中筠:中日「必有一戰、不妨一戰」觀點非常危險
    中日曾試圖建立共同體 並非不可想像 中日兩國除了仇怨和傷痛外,也曾有過美好的回憶。上世紀70年代中日實現了邦交正常化,而1980年代則是中日兩國關係的「蜜月」。當時無論是政府間還是民間,都有各種友好往來。
  • 毛澤東日語翻譯出書稱中日應友好合作
    據日本華文媒體消息,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文化部原副部長劉德有的新著《我的日語人生》(日語書名:我が人生の日本語)由日本僑報社出版,4月起在日本發行。在這部新書中,作者回憶了從1955年至1964年,先後擔任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陳毅、郭沫若等領導人日語翻譯的經歷,稱中日應該回到建交時兩國確定的原點,以增進國民間的相互理解和信賴為課題。
  • 安倍來了怎麼安排?聽聽華春瑩怎麼說
    由於此次安倍訪華是日本首相時隔7年正式訪華,因此引起了諸多媒體,尤其是來自日本媒體的關注。25日下午,在安倍抵達前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日本NHK的記者就安倍訪華日程安排以及中方對其訪華的期待提問。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介紹稱,今天下午,兩國總理會共同參觀中日經貿合作的成果圖片展,並共同出席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招待會並致辭。
  • 中日達成五點重要共識,「逮捕安倍」衝上熱搜,細思極恐
    中日外長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首次面對面交流之際,「逮捕安倍」突然在日本炸了鍋,你說巧不巧?11月24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並同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舉行會談。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兩國外長首次面對面接觸交流。
  • 「安倍晉三」還是「晉三安倍」?日本政府要求正確翻譯
    (原標題:「安倍晉三」還是「晉三安倍」?美媒:日本政府要求正確翻譯首相姓名)【環球網報導】日本政府21日向國際媒體提出了一項請求,希望日本首相的姓名可以被正確地譯為「安倍晉三」,而不是按照英文的先名后姓,寫成「晉三安倍」。
  • 日媒稱中日首腦在萬隆會議會場握手並致問候
    在拍照留念時,中方領導人與安倍分居印尼總統佐科兩側。【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歡】日本時事通信社4月22日報導稱,正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出席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首腦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正午在合影留念時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握手,並互致問候。報導稱,在拍照留念時,中方領導人與安倍分居印尼總統佐科兩側。
  • 中國翻譯公布日本戰犯檔案 指責日方篡改歷史
    中國翻譯公布日本戰犯檔案 指責日方篡改歷史  6日,中國中央檔案館公布日本侵華戰犯佐佐真之助的侵華罪行自供提要,此前已有3名日本侵華戰犯的筆供被公布。法新社報導稱,此次公開戰犯檔案,是紀念「七七事變」77周年活動的一部分。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稱,這些供詞如今正被翻譯成英文公布上網,目的是讓西方讀者更方便地讀懂。自安倍內閣上臺後,中國經常指責其篡改二戰歷史,無視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人民造成的侵略災難,去年12月安倍參拜靖國神社,更激起中國的憤怒,此次公開這些文獻,意在向全世界強調中國所言「日本缺乏對戰爭罪責的悔悟誠意」。
  • 日媒對比安倍與小泉外交政策異同:都因拜鬼致中日關係降溫
    日本共同社5月26日對兩人的憲法觀以及經濟、外交政策進行了總結和對比,在日本輿論看來,安倍與小泉的立場有不同之處,但在外交政策方面,兩人均因為參拜靖國神社而導致中日關係降溫。對於憲法的立場據共同社報導,安倍自從1993年首次當選為眾議員以來,把「制定自主憲法」奉為政治信條,本月3日公開發言稱力爭2020年實施修改後的《憲法》。小泉曾對修改憲法第九條表達過贊成之意,但未傾注熱情,優先推進了他一貫主張的郵政民營化。
  • 日政客妄言遭猛批 安倍內外交困衝繩鬧「獨立」
    此外,即將離任的韓國駐日本大使申珏秀也在記者會上對橋下指責稱:「其歷史認識和尊重女性人權的意識薄弱,感到很失望。」  在各方壓力下,橋下徹16日對媒體解釋:慰安婦發言有被媒體誤解的成分,並稱「這太缺乏國際視野,有應該反省的地方。」他還決定接受韓國慰安婦團體提出的見面要求,將於24日與兩位慰安婦女代表在大阪公開會面。
  •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笑Sker人 這散裝英語到底是哪個臨時工翻譯的……
    大明風華油管翻譯笑Sker人 這散裝英語到底是哪個臨時工翻譯的……時間:2020-01-03 20:10   來源:海峽網綜合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明風華油管翻譯笑Sker人 這散裝英語到底是哪個臨時工翻譯的 近期,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湖南衛視熱播,在油管上也挺火的
  • 安倍抵石垣島視察海上警備 稱要堅決保衛領土
    安倍7月17日上午登上日海保「石垣」號巡邏船,向工作人員訓話。7月17日,安倍視察巡邏船「石垣號」。安倍7月17日上午視察衝繩縣石垣島,並在「石垣」號日海保巡邏船上發表講話。安倍向石垣海上保安官訓話稱,要保衛日本領海、領空以及領土。日本《每日新聞》7月17日報導稱,安倍17日上午視察了石垣市石垣海上保安本部。石垣海保部隸屬於日本第11管區海保本部,專門負責釣魚島的「管理和警備」工作。在視察期間,安倍首先登上了「石垣」號海保巡邏船,並在船上激勵日海保工作人員稱:「站在各位眼前的,是堅決保衛我國領土、領海和領空的決心。」
  • 何輝:中國媒體切勿被日本牽著鼻子走
    這篇報導的內容經中國媒體轉譯後,在國內外引起軒然大波。日本外務省表示,《華盛頓郵報》的上述報導不正確,並引發了誤解。《華盛頓郵報》隨即回應稱,該報準確引述和詮釋了安倍晉三的言論。但也有中國駐日媒體記者拿到了安倍發言的日文原文,在微博中指出安倍原文中沒說「衝突」、」中國希望對立或衝突「,似乎安倍成了媒體報導不實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