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學生複習進入了白熱化;有些學生提前進入了緊張狀態。我覺得面對中考,沒必要這麼緊張,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
我想對初三考生說:現在的努力根本不可能逆襲,只能是鞏固
初三一年的學習中,三次考試成績基本可以看出你能夠考取哪一類學校。三次考試是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下學期一模和二模考試,其中一模最具參考性。
中考試卷的難度一般都低於這三次考試的難度,所以一般學生的中考成績往往會高於平時考試分數,但你高人家也在高,所以最後成績在全校的排名相對是固定的。
據此,根據全區域招生的實際情況基本可以確定自己能考取哪一類高中了。
本地區的頂級高中,一般實行全區域招生,如果平均到每個學校,人數極少,只有極少極少部分尖子生有可能被錄取;因此對絕大部分考生來說,競爭頂級高中根本沒那個可能,不要把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當作本次中考的目標。
本地區排名較前的幾所四星級高中才是中等以上學生競爭進入的學校。對平時學習一直較好的學生來說,考入一所四星級高中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以我所在地區為例,本地區有三所四星級高中,每所高中招生450人,三所共招生1350人。全區大大小小有15所初中校,平均每所錄取四星級高中人數為90人。那麼,在初三三次考試中,能排名學校前120位的學生都有進入四星級高中的可能。
別想著靠最後階段的努力能否逆襲。如果就某一門學科有可能逆襲,門門學科都逆襲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否則大家平時都不要努力了。
所以,在最後的倒計時裡,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清醒地認清自己的實力,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努力複習,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考上符合自己實力的學校就算成功了。
我想對初三考生家長說一句話。
不要只看結果,要看過程;孩子很努力就應該為此感到欣慰。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出令人羨慕的成績,進入大家公認的好高中,但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不要逼迫孩子做超出能力範圍內的事。
家長不要只盯著結果,要看過程。孩子面對初三最後的決戰,全力以赴做著最後的拼搏,就是最懂事的表現。
這麼多年的學習,家長對孩子的實際學習能力應該很了解了,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法,看到孩子在努力除了鼓勵以外,沒必要給他制定什麼宏偉的計劃,非得考取某某學校。
孩子不努力、沒有盡力肯定是孩子的不對,孩子努力了盡力了,應該為孩子的懂事感到欣慰,除了鼓勵體貼孩子,其他什麼都無須多說。
最後我想對學校、老師說一句話。
不要為了自己的考核到最後還要折騰學生。
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著競爭。教育局對各校的中考成績考核有著嚴格精細的條例,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單科優秀率合格率,全科優秀率合格率,一大堆數據密密麻麻的表格,考核著學校。
學校考核涉及到教育局對學校的考核獎勵,涉及到新學期學校的招生宣傳,學校的壓力很大。學校對班級教師的考核也是如此,以班級為單位也有嚴格精細的條例,考核著教師;教師就加大複習的強度,希望學生能儘可能多考分數。
但這樣的高強度是為學生考上一所好學校嗎?
所有老師都明白,現在的高強度複習其實效果微乎其微。
中考只是一場階段性的選拔考試,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一場結束測試,完全沒必要搞得如此緊張。
面對中考無須緊張,平常心對待;最後的高強度複習不可能逆襲。
各位,你們覺得是這樣的道理嗎?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