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不知你家的孩子都有過哪些勞動體驗呢?
是否經歷過第一次整理內務,第一次去市場賣菜,第一次給弟弟妹妹洗衣服呢?
又是在怎樣的契機下呢?
最近就有網友說,受到一檔綜藝節目的影響,自家的小朋友也開始做起家務,開始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也能做到光碟行動。
甚至通過節目中的哥哥照顧弟弟妹妹的行為,自家的孩子也懂得如何照顧、關心身邊的人,懂得如何謙讓!
這檔綜藝就是由湖南衛視和潘禮平團隊聯合出品的原創育兒觀察類節目《誰知盤中餐》!
就連央視都點評了這檔綜藝了!
節目圍繞一群5歲—13歲二胎萌娃的勞動鍛鍊等主題,傳播「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理念,根據寶寶們的行為,錄影室中的育兒老師和家長一起來探討孩子的一些行為!
節目到目前已經播出3個月,到目前為止共有5集,若看過,大家不難發現,每一集都有新驚喜!
這檔綜藝並沒有以往綜藝節目過多的戲劇衝突,更多的是將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傳遞給每位觀眾、每一位爸爸媽媽、每一個寶寶、每一個家庭!
通過節目中孩子們的互動以及育兒師的觀察,讓更多的爸爸媽媽們了解到正確的育兒理念,找到與孩子相處的平衡感,也讓更多的小朋友被熒幕上同齡的孩子感化。
不同於以往的親子綜藝節目,《誰知盤中餐》在選擇家庭時,主要選擇二胎家庭!
節目組邀請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24對二胎,48個萌娃,在4站旅途中,每站選擇6組家庭的孩子去到鄉村體驗生活。
很多朋友要問了,為什麼一定要選擇二胎家庭呢?
節目組之所以選擇二胎,是讓孩子們在農村勞動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同時提升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最重要的當屬促進二胎家庭間孩子們的關係。
姐姐妹妹、姐姐弟弟、哥哥妹妹、哥哥弟弟之間怎麼相處?身為爸爸媽媽該如何平衡對兩個孩子的愛?如何處理孩子們的矛盾?
通過這檔節目,或許你也可以找到答案!
節目不僅要求以大帶小,還要孩子們獨立自主的生活一周。
想偷懶都不行,話說國慶天天樂!孩子們也得一周7天有活幹!
第一天,跟爸媽學做飯;第二天,自己做飯,生活自理;第三天,柴米油鹽巧安排;第四天,勞動掙食材;第五天,掙食材賣食材買食材;第六天,互相幫助,一個都不能掉隊,第七天,給爸媽做頓飯。
既然宣傳是要孩子們幹活,那節目可得來點真的!
孩子們要做的,不乏洗衣服、摘菜、撿柴、生火、做飯、洗碗等,你能想打的家務,這裡都有!
平常爸爸媽媽們都在家,孩子們只管學習、玩耍,但在這裡,不管是哪一位小朋友,都需要勞動,而且還在沒有爸爸媽媽的陪伴下!
身為爸爸媽媽,你可能要質疑了,孩子離開了我們,能幹成這些事情嗎?
根據孩子們初來乍到的反應來看,爸爸媽媽們的疑慮不是沒有道理。
首先,菜園裡小草和青菜分不清,需要生火的灶臺不會用,以至於妹妹餓得肚子都已經開始抗議,哥哥還得急得在灶臺邊團團轉!
但你可別低估了孩子們的實力!
《誰知盤中餐》中的這些二胎孩子們告訴你,他們可以!
洋蔥辣眼睛怎麼辦?炒飯太嗆怎麼辦?削土豆沒有刮皮刀怎麼辦?鍋太燙食物怎麼撈出來?
孩子們可是在玩耍中就可以摸索出這些,戴著墨鏡切洋蔥、炒飯,用鏟子充當削皮刀,勺子綁著長棍就是湯勺!
儘管這些勞動對孩子們來說,還有些吃力,但面對困難時,他們沒有放棄,這種毅力與精神就是值得點讚的。
對父母來說,讓孩子學會獨立,是他們最深切的期待,這份期待,也會成為孩子們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能力。
END
紐博恩,與您分享更多育兒故事。
喜歡請分享,麼麼噠!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