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真正的二八定律

2020-12-11 嘿嘿酷娛

1、20%的人用脖子以上來掙錢 80%的人用脖子以下賺錢

2、20%的人正面思考著 80%的人負面思考著

3、20%的人買時間 80%的人賣時間

4、20%的人做事業 80%的人做事情

5、20%的人重視經驗 80%的人重視學歷

6、20%的人知道行動才有結果 80%的人認為知識就是力量

7、20%的人我要怎樣做就會有錢 80%的人我要有錢我就會怎樣做

8、20%的人愛投資 80%的人愛購物

9、20%的人有目標 80%的人愛瞎想

10、20%的人在問題中找答案 80%的人在答案中找問題

11、20%的人放眼長遠 80%的人在乎眼前

12、20%的人把握機會 80%的人錯失機會

13、20%的人計劃未來 80%的人早上才想今天幹什麼

14、20%的人按成功的經驗做事情 80%的人按自己的意願來做

15、20%的人可以重複做簡單的事情 80%的人不願意做簡單的事情

16、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 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17、20%的人如何能辦到 80%的人不可能辦到

18、20%的人記筆記 80%的人忘性好

19、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響 80%的人受失敗人的影響

20、20%的人狀態很好 80%的人狀態不好

21、20%的人整理資料 80%的人不整理資料

22、20%的人相信以後會成功 80%的人受以前失敗的影響

23、20%的人與成功人為伍 80%的人不願意改變環境

24、20%的人改變自己 80%的人改變別人

25、20%的人愛爭氣 80%的人愛生氣

26、20%的人鼓勵和讚美 80%的人批評和漫罵

27、20%的人會堅持 80%的人愛放棄

28、20%的人是富人 80%的人是窮人

29、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財富 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財富

社會心理學研究中有一項非常有趣的課題:大多數人的人際社交圈是如何形成的?

不管是在兒童時代、青春期還是成年後,幾乎在人生的每個階段,人們選擇朋友最基本的標準之一就是心理上和空間上的「親近」。

回想一下你的校園時代,坐在陌生的教室裡,你會和誰交朋友呢?

答案往往不是那些性格愛好和你相似的人,而是和你座位最近的人。

這個規律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回想下校園時代的好友,他們是不是你的同桌或室友?

1

親密好友的平均水平

代表了你的水準

社會經濟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財務自由程度往往是由居住的國家決定的。

在某些國家,想要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有許多的機遇;但在另一些國家,社會階級固化、經濟發展不景氣,從寒門向上攀登簡直難於登天。

之所以提到這個研究,是想告訴大家環境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的確有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左右的。

大多數人都喜歡待在讓自己感到舒服的環境裡,所以會努力地去適應周遭的環境。

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為「外控」,這部分人相信外部的因素控制著人生的軌跡,他們被動地接受所有生活帶給他們的一切,不習慣於主動影響自己的人生。

環境中的所有變量,最具有波動性也是最有趣的就是人。

雅虎的創始人TimSanders曾說過:「你的社交圈就是你的淨值。」

美國傑出的商業哲學家,成功學之父Jim Rohn曾經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論:「與你親密交往的5個朋友,你的財富和智慧就是他們的平均值。」

這一理論的背後蘊藏的是最根本、最實用的成功學法則,幫助我們將無形的朋友關係轉化為有形財富的關鍵一環。

初出茅廬的小朋友一開始找工作可能通過社交軟體投簡歷,但漸漸地隨著工作資歷和人脈的積累,無一例外地你會發現身邊的人找工作跳槽都依賴於親友關係。

圈子也決定了你的機遇。

2

你對事物的標準

決定了你的人生

如果你想要提升自我,獲得成功,你需要多交往那些比你更優秀的人。

美國潛能激勵大師AnthonyRobbins說過:你的人生就是你的承受底線或忍耐極限的反映。

許多人願意忍受不和諧的伴侶關係,貧困的經濟條件和他們所厭惡的工作——如果他們不能忍,這些東西也不會出現在他們的人生裡。

優秀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持有更高的標準。

他們對你的要求比你對自己的要求更高,給你反饋的建議也會不自覺地迫使你提高對自己和生活的標準,幫助你重新思考,改變也隨之而來。

最近,我在寫一本書,正好得到了來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RyanHoliday的幫助,他曾經出過很多本書。

幾次修改之後,我對自己的手稿還是相當滿意了。

但是,每次我把修改好的發草稿給他,他總是能告訴我為什麼要修改以及怎樣修改,這些建議讓我的手稿變得優秀了10倍,他幫助我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現在回頭來看我曾經自認為那麼滿意的作品,有點羞愧。我對於作品的要求比RyanHoliday低太多了。

這種體會也曾出現在與我讀博士時與導師的交流中。

每次我將自認為滿意的研究論文發給她,她都不太滿意,總能指出其中的很多問題,讓我重新整理思路並且研究得更深入些。

儘管這個過程很痛苦,但也正是我不斷進步的原因。

這不僅適用於工作關係,也適用於親密關係。

你的伴侶是否把你引領到了新高度?是否幫助你成為了更好的自己?而你是否也幫助到了對方?

3

如何認識優秀的人?

打造並且傳遞價值

前幾年在創投圈賺足了眼球的90後創業者馬佳佳,經常在公開講話中大肆強調社交。

她說在她一個月掙8000的時候就至少拿5000出去social,然後慢慢變得一個月掙八萬。

這些都是為了撬動更大的籌碼。靠social,她實現了財務自由。

馬佳佳強調了社交的重要性,但也偏激化了社交的方式。

認識優秀的人當然不止靠大手筆花錢,那麼到底如何認識優秀的人並和他們成為朋友?

第一先建立自己的價值。如果你自己不能被利用,就沒有結識有價值朋友的機會;第二是善於傳遞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善於隨時主動向他人提供自己的幫助,樂於助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第三是習慣向別人傳遞別人的價值,樂於做一個關係網的「推薦引擎」,成為一個交際中心,將雙贏的局面轉化為多贏。

當然交際中心和交際花是有區別的,前者常出現在白天,後者一般遊走於深夜。

寫在最後

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託從19世紀英國人財富分布的大量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

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這一法則被稱為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適用於人際交往圈子:20%的人會共同前進,60%的人被動地被周圍的人同化,剩下的20%一直在退步。

生活和工作的質量取決於你的標準,以及你周圍人的標準。

如果你真的想變得更好,你必須與對你有更高標準的人待在一起,擁有一個更高的平臺和視野,讓你的圈子高端起來。

相關焦點

  • 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
  • 走向成功的秘訣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帕累託認為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佔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近些年來被許多成功學專家發掘,因此二八定律以嶄新的面貌重新來到大家面前。
  • 股票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其實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這句話的意思差不多,也許很多人不認同,其實我們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真理真的僅僅掌握在少數人手裡,都知道熬夜、抽菸對身體不好,可是還有那麼多人在做,都知道長時間看手機對眼睛不好,但長時間看手機的人太多了,這些都違反了養生的真理,你能否認這些事實的存在嗎
  • 「二八定律」是什麼?如何用到養生中?守住「二八」 定律能長壽
    經濟學上有著名的「二八定律」,指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二八定律」告訴我們,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合理分配精力。同樣,當一個人患病時,20%是由內因決定的,80%則是由外因造成。
  • 二八定律:80/20法則的啟示
    要成為真正有效率的成功人士,需知道把努力優先集中在什麼地方。這一點為何如此重要呢?你可以運用二八定律簡單看一下。根據二八定律,80%的結果都來自你僅僅20%的付出!同樣也指,80%的付出也會產生20%的結果。 這個定律是在上個世紀50年代,由工程師約瑟夫·朱蘭(Joseph M.
  • 擺脫窮忙,重新認識二八定律
    但這可能是個錯覺,不得不提一下二八定律。許多人都知道二八定律,二八定律又名帕累託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帕累託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股市中的「二八定律」,揭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大家都聽過股市中的二八定律,本文就此展開闡述。眾所周知,投資中的二八定律指的是20%的投資機會貢獻80%的利潤。可想而知,其餘80%的所謂機會貢獻利潤佔比很小,但即使如此,為什麼在這個二八定律下,依舊可以實現長期的穩定盈利。
  • 二八定律:賺錢和晉升一定要了解,還涉及生活方方面面!
    二八定律是一個別名特別多的定律,其實這也體現了它的重要性。別名有:80/20定律、帕累託法則、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關鍵少數法則、不重要多數法則、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二八定律的由來是這樣的,帕累託偶然注意到了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經過研究調查,擁有了數據後,他發現大部分的財富都到了少數人的手裡。
  • 學習中的「二八定律」
    在學習上,「二八定律」體現在:1.高考試卷難中易的比例是2:5:32.高考試題20%的難題,約有80%的學生做不出來。3.高考題中20%的難題,得用學生80%的時間才能做出來。6.對於一個公式或定義的掌握,20%的是基本理解,80%的是在練習過程中理解。7.對於一個知識點,20%是課堂掌握的,80%是課下理解的。8.知識和能力往往不是同步的,約有 80%知識在試卷上有20%的能力展現。
  • 到底什麼才是二八定律的本質
    今天說說二八定律的事情。很多人一想到二八定律,就覺得自己是在八裡面,而且覺得自己試圖往二裡面走,幾乎是不可能的。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我設限。就拿財富舉個例子吧,這個二八定律的關鍵在於,當今社會是否還存在財富流動。
  • 二八定律——企業的重要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也叫巴萊特定律,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從財富的分布看二八定律
    從這三組數據中可以看出,不論在哪個國家,財富的分布都是符合二八定律的。另外,瑞信還估計中國每兩天就會誕生一名新的億萬富翁,這從側面反映了馬太效應現象的存在。二八定律,又稱為帕累託定律,它的意思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就像前面的例子,富人只佔世界人口的20%,卻擁有80%的社會財富;而佔世界人口80%的窮人僅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
  • 散莊書苑孔令飛:投資中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不僅是股市的勝負值,更是理性投資者和非理性投資者的分界線  「二八定律」也被稱之為巴萊多定律,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並被後人命名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佔其中一小部分的約為20%,但卻是影響事件的主要部分,其餘80%儘管是多數,但卻是次要的,因為被稱之為「二八定律」。
  • 讓財富離不開你的技巧:掌握二八定律
    在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這些不平衡現象,我們可以用一條著名的定律來解釋,那就是二八定律。今天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二八定律,以及二八定律對我們的啟示。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了其中一小部分,大約是20%,而其餘的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就能控制全局,這就是如今廣為人知的二八定律。除了財富分配不平衡現象之外,我們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平衡現象,可以用二八定律來解釋,當然主要是用二八定律,來描述這種明顯不平衡的關係。
  • 二八定律與大客戶銷售
    二八定律又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的,卻是次要的,這個規律被稱為「二八定律」。     一般每一個企業都有眾多的客戶,而每一個客戶對企業的貢獻也不同。
  • 有趣的「二八定律」,可以指導我們生活過得更好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法則」。第一次了解到「二八定律」這個概念,是通過閱讀一本《生活中的經濟學》。之後也就只是在心裡留下一個痕跡,並沒有過多的思考。這兩天在平臺上發文章,忽然之間對「二八定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我每天都是在10點左右發布文章。我發現取材和內容深度相近的兩篇文章,命運是極不同的!
  • 二八定律,關係大局。怎麼看很重要!
    然而今天這個規則也越來越清晰,二八定律才更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在自媒體領域。 1897年二八定律還沒有被發現,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恰恰相反,二八定律,代表著社會等級制度的進步,代表著社會在大家都公認的準則裡運作。
  • 在二八定律中,我們為什麼都成了那80%的部分
    二八定律普遍適用於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是人類,大部分動物也存在二八現象。80%的財富和權力被20%的人瓜分,而80%的人卻只能分得剩下的20%的資源和財富。其實,二八定律是人類的一種有效的發展模式,尤其適合於工業化社會以前的社會發展階段。在自然界,由於地心作用力,金字塔是最為穩定的結構。很顯然,基座永遠佔據了大部分,而塔尖永遠是小部分。本質上,二八現象就是人類社會的金字塔結構,這種結構也普遍存在於動物界。
  • 「二八定律」證明貧富差距的必然?你需要了解定律背後的故事
    永不平等的二八定律經濟學家注意到一個現象,大部分的財富總是流向少數人的手中,往往社會中20%的人卻擁有著社會80%的財富。這種現象是如此的普遍,在歷史上的各個時期以及各行各業當中都有所體現,這也就意味著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絕對不平衡的,貧富差距將不可避免地永遠存在,大部分人將始終是窮人,被少數富人所支配。代表這種現象的二八定律似乎被社會普遍認為是一種定律,然而這種定律的存在真的是合理嗎?
  • 你不知道的二八定律,你是這百分之二十嗎?
    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係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係。於是,帕累託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