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否可以用數字來衡量?學者李毅驚人言論引發某媒體批評

2020-12-10 瞄星人觀察

上月在深圳一場論壇談及新冠肺炎,學者李毅稱,「新冠這個東西是最不利於歐美的,最有利於朝鮮和中國的,所以咱還死了4千人!死4千人和美國死22萬人比,你等於一個人都沒死嘛!」,相關影片近日流出後,慘遭中國網友口誅筆伐。

李毅在視頻中談及,「差不多也是接近零感染,差不多也是接近零死亡。14億人死了4千人,這等於沒人得病,沒人死嘛!」、「美國大家都在吃喝玩樂,你儘管死人,我們照樣吃喝玩樂!」

李毅表示,全球經濟中國現在一枝獨秀,中國超過美國時間提前了,2027年沒有問題,美國活不成了!14億中國人幾乎都認識不到這一點,」不是美國在整中國,是我們把美國逼的活不下去了」。

據了解,媒體「易視頻」公布李毅這段「一個人都沒死」影片後,引發輿論譁然,許多中國網友發文痛批李毅冷血。中國《新京報》23日晚間更寫評論痛罵李毅,「死四千人等於一個沒死,逝者生命豈能這樣被歸零?」, 「在李毅冷血的大數據邏輯下,人命仿佛只是冷冰冰的統計數字,甚至可以被四捨五入、化整為零」。

新京報批評,在學者李毅不帶任何感情的大數據邏輯下,人命仿佛只是冷冰冰的統計數字,甚至可以被四捨五入、化整為零。毫無疑問,「這是對疫情中無數家庭不幸遭遇的徹底無視」。

而李毅得知被《新京報》評點後,他於24日不甘示弱在微博發影片反擊怒嗆,「新京報是個什麼東西」,他過去曾在陝西省委統戰部幹部處工作,後來又到陝西省政協辦公室秘書處,1980年代就在省級黨政工作,你新京報主編那時候幹嘛了,「敢搞到我頭上來」。

此外,李毅言論遭到過去所屬單位切割,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微信公眾號已發表聲明強調,「近期,一位李姓人士多次就「臺海」、「抗疫」等問題發表觀點,引起輿論廣泛關注。此人簡歷上常有「人大重陽研究員」的內容。對此,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曾多次「闢謠」。現再次聲明,人大重陽沒有該「李」姓研究人員。」

面對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急忙切割,李毅也在微信公眾號上傳一份「在職證明」影本,顯示該院曾於2014年至2017年聘請他當研究員。

相關焦點

  • 深扒李毅「後臺」,我竟不寒而慄!
    這傢伙號稱是什麼旅美學者,社會學博士,結果滿嘴都是「死個4000人等於沒死」之類的胡言亂語,絲毫看不出社會學者基本的人文關懷。(Jlls)聲明:景來律師對推文的導讀設定及標題修定擁有權利。轉載推文時需標明轉自景來律師公眾號,否則為侵權。 當然啦,這類言論早已屢見不鮮。微博類似,甚至更加過激的言論隨處可見,但有趣就有趣在,他和新京報幹起來了。
  • 別用金錢數字來衡量情感,你我沒有道德綁架別人的資格
    請別用金錢熟悉來衡量情感,你我沒有一個道德綁架別人的資格。韓紅收養了二百多個失獨兒童,所有金錢都用在了剛需的人們。卻又那麼多道德綁架和流言蜚語,網絡暴力如此猖獗,言論自由不代表可以肆意攻擊他人,你我的言行需要謹慎。娛樂圈的公眾人物,他們不是我們用來調侃和攻擊的對象,他們的付出和行為,無人能夠評價好壞。
  • 人的價值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嗎?
    「你的同學拿到5000塊錢一個月,你只能拿到2500塊,就表明你的生命已經浪費了一半。「最近俞敏洪老師的一段言論又引發了網絡的熱烈討論和聲討,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當你拿到(月薪)5000塊,別人拿到一萬塊,第二年人家什麼都不幹照樣還有6萬元,可以旅遊全世界,請漂亮的女孩吃飯,可以去看任何一部想看的電影,可以睡在海灘上曬太陽。」看過言論之後我們來思索人的價值是用金錢來衡量的嗎,其實能夠發現人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值得追求的事情很多,儘管有許多人追求金錢和社會地位,並為此不擇手段,但最終都有相應的結局等著他們。
  • 謝增毅:勞動者社交媒體言論自由及其限制
    僱主可以禁止勞動者在社交媒體上發表批評僱主的意見,前提是勞動者的交流與「集體行動」無關。儘管國家勞動關係法第7條保護僱員在職場使用社交媒體的自我表達和隱私的權利和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該法的政策是保護僱員在社交媒體上的所有表達。因此,僱員言論自由受到僱主權利和利益的制約,二者需要平衡。  在澳大利亞,僱員的社交媒體行為也受到限制。
  • Brian Solis: 社會化媒體ROI是可以衡量的
    —-社會化媒體ROI是可以衡量的—如果把ROI可以看作為「Return on—因為這絕不可能用「朋友」、粉絲,追隨者或者瀏覽量「可以衡量的。 那麼,應該用什麼來衡量呢,如果不是通過「朋友,粉絲等」。 Solis同時也認為, 這也不一定就全部是Twitter 或 Facebook 或YouTube 或Foursquare」 。
  • 誹謗罪中名譽權與言論自由的衡平
    與名譽權有著相對完善的法律保護機制相比,我國缺乏言論保護的專門立法,實踐中有關言論保護的訴求往往無法可依。在現行法律框架內,對言論自由的保護可以在誹謗罪訴訟中以被告人辯護事由的形式表現出來。如何在司法技術上透過誹謗罪訴訟實現對名譽權與言論自由的衡平保護,使國家(法院)履行保護公民基本權利的職責,正成為法院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梳理近二十年來39個誹謗罪案例,對此展開探討。
  • 中國學者激辯言論自由與宗教尊重:你是查理嗎?
    我有時候會去拜讀,特別關心人家怎麼評論他的某些言論。有時候下面的評論中,有一些人用極不堪的語言「問候」他的家人。許紀霖從不用同樣的方式回復,我們可以稱之為「儒雅」。但如果他用同樣不堪的言語回復,我們至多說他品味不高,和低級趣味同流合汙了。但是如果他把那些出言不遜者「人肉」出來,然後給宰殺了,那就是野蠻。
  • 臺灣媒體又語出驚人:南方被水「淹沒」,三峽大壩「毀天滅地」?
    之前,有臺灣媒體人聲稱大陸民眾吃不起茶葉蛋、榨菜等等無腦的言論,他們這樣做無非就是想要讓世界各國,覺得大陸民眾沒有好的生活,以此來損害大陸政府的形象。最近,又有臺灣媒體人語出驚人,竟然聲稱有6、7億大陸民眾命在弦上!
  • 吊絲鼻祖反擊馮小剛 李毅:有義務抵擋污衊誹謗
    馮小剛的微博一經曝光,許多網友紛紛排著隊「反擊」,連「吊絲鼻祖」、前國腳李毅也站出來為「兄弟們」出頭,對馮小剛的言論進行逐條評論,  「你可以看不起吊絲,也可以拒絕吊絲文化,但是你不能用惡毒的語言去污衊這個群體」  你可以看不起吊絲,也可以拒絕吊絲文化,但是你不能用惡毒的語言去污衊這個群體」  「馮小剛罵吊絲,可能是炒作」
  • 四川九牛官方:扣除李毅一個月工資並責令李毅即日起停職一周
    直播吧10月14日訊 四川九牛官方消息,因李毅賽後「穿黃色球衣贏不了球」的言論,俱樂部扣除主帥李毅一個月工資並責令李毅即日起停職一周。公告鑑於李毅在2020中甲聯賽第一階段第八輪比賽的賽後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不當言論,傷害了四川球迷的感情,給俱樂部帶來不良影響,俱樂部決定對李毅進行處罰,扣除李毅一個月工資並責令李毅即日起停職一周,認真學習並深刻領悟四川足球發展的輝煌歷史以及黃色信仰的足球文化傳承。
  • 李毅,一個迴旋,再次轉身
    7月21日晚上,前國腳李毅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離開河北華夏幸福俱樂部的消息。李毅是在去年5月份來到河北華夏的,擔任的是一線隊助教和主教練謝峰助手的職位。隨後,四川優必選於昨日上午官方宣布了李毅正式出任球隊主帥的消息,將帶領球隊出戰2020賽季中甲聯賽。
  • 現在的「李毅吧」,還是當年的「李毅吧」嗎?
    1月20日,擁有2000多萬會員的「李毅吧」,揮師徵戰FB成了一起網絡事件。這不是「李毅吧」第一次製造網絡事件和媒體事件,每一次「李毅吧」的出擊都會在網絡上攪起風雲。大衛庫克是「李毅吧」大神級人物,但作為老14的「OK computer」說,當年身為14是有優越感的,「看得懂別人看不懂的話,能領悟別人領悟不了的笑點。口味養刁以後一般的段子把別人逗得死去活來也就只能換來我內心一句嘲諷。這個中二症狀一直持續到現在。」「大家知道『給跪』這個詞怎麼來的嗎?
  • 李毅吧的興起:「帝吧亞文化」及其逆襲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李毅的球技有多麼出類拔萃,而是因為李毅——或者說,由球員本人與大眾媒體雙向互動塑造出的媒介形象「李毅」——曾經多次說出引發網眾熱烈爭議的言論,具有極強的爭議性和話題性。李毅曾為中國國家隊出場30次,攻入2球,被「高級黑」的網友戲稱為「作為毅名防守型前鋒,數據非常搶眼」。
  • 帝吧出徵FB直播圖片 李毅吧網友出徵臉書表情包大全
    這次「戰役」帝吧大軍罕見地攻陷了一些臺灣政治人物與媒體的帳號,展現了帝吧長久以來形成的兇猛作風,以及強大的線上動員能力。帝吧出徵臉書教育「臺獨」分子 蔡英文臉書被攻陷帝吧出徵事件揭秘D8的由來?李毅吧為什麼這麼火
  • 杜正勝又語出驚人反對用成語典故 被臺學者批評
    中新網1月25日電 繼「三隻小豬」算不算成語引發爭議後,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24日竟再度語出驚人,公開反對使用成語及典故,對此,詩人余光中等學者指出,成語是精緻文化的「現鈔」,日常生活隨時可用,「部長」(杜正勝)還是少開口,否則「杜正勝」遲早會變成負面成語。
  • 埃爾多安批評國際媒體對法國媒體封鎖行為保持沉默的態度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12月1日指責國際媒體對法國對媒體的封鎖保持沉默,並批評法國對土耳其的偏見立場。埃爾多安在TRT世界論壇的開幕式上說,國際媒體對土耳其採取了虛偽的行為,試圖扭曲現實,同時忽視了法國等歐洲國家的許多令人震驚的做法。
  • 爭議事件頻發,中國留學生如何在澳洲行使言論自由?
    該事件的主角之一,UNSW客座講師兼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澳大利亞分部主任,伊蓮・皮爾森(Elaine Pearson)在事後的文章中披露,她擔心這起事件會令學生和其他學者不敢在課堂上提到一些地區,從而引發大學學術風氣的改變。
  • 託福寫作高分範文:幸福是否能用金錢衡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留學英語作文>正文託福寫作高分範文:幸福是否能用金錢衡量 2014-03-23 13:45 來源:網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