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本人在湖北蘇馬蕩魚木寨考察中,發現從蘇馬蕩馬蜂坳至魚木寨之間的途中,有一處景點叫銅鑼關。幾次途徑此地都是一晃而過,但是覺得景色還不錯,於是後來專門去了一次。
銅鑼關位於今湖北省利川市謀道鎮西部(1955年12月20日前屬四川省萬縣羅田鄉管轄)的銅鑼村。
雄踞在謀道鎮至魚木寨途中銅鑼關,距謀道鎮13公裡,距蘇馬蕩馬蜂坳10公裡,距魚木寨8公裡。道路大部分都是彎道和坡道,但路面很好,全部都是剛剛鋪好不久的油砂路。
從蘇馬蕩馬蜂坳出發前行9公裡處即到達了當年的大樹坪糧站,這裡現在建了一個大樹坪候車亭,從此即進入了銅鑼關景區:
大樹坪觀景臺:
這是在大樹坪候車亭觀景臺觀賞、拍攝到的銅鑼關下的百丈溝景色:
銅鑼關是川鄂古道上的一道險關,雄踞在一段十分雄奇險峻的崇山峻岭之中。穿越關口的公路從山頂至山腰,蜿蜒盤旋,猶如一條纏繞在群山之間飄逸的腰帶。公路兩旁奇峰匯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可以想像當年沒有公路,只有土路或石板路時,要經過此地時是何等的艱難。
位於10公裡處的「銅鑼關遺址」,已被利川市人民政府公布成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銅鑼關遺址遠眺銅鑼關:
近處為銅鑼關景區一處著名景點——石鼓,垮塌後的遺蹟:
垮塌前的石鼓(網圖):
進入銅鑼關首先映入眼前的是懸巖上一個巨大的、自然形成的「川」字,儼然是湖北與四川重慶天然的一道分水嶺 (網圖):
銅鑼關所處的地理環境:
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鬥豔,煙雲在峰壑中瀰漫,霞彩在巖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裡匯聚,在這裡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有詩云:「峰迴路轉古隘關,絕壁千尺勁松懸,銅鑼石鼓聲尤在,女兒百仗凝凱旋」。
目前,銅鑼關正在打造成為一處觀光景點:
新建的銅鑼關全景:
景區門口的停車場:
景區大門東西兩面景色:
這堵懸崖下面是銅鑼關菩薩,一年四季香火旺盛 。
據年長者說:巖右邊往上是天公丫子殿,過去還有神秘傳說,可惜已毀。左邊是古鹽道關,當時有兩扇石門,最少也要四、五個人才能推開,特別是門上那幅對聯,形象生動的描述了銅鑼關,上聯是「銅鑼石鼓貫湖川」,下聯是「猛象雄獅落兩邊」橫批是「銅鑼關」,可惜已毀。
這是關門外懸崖下古廟遺址上新建的小廟(網圖):
新建的銅鑼關景區大門:
停車場上以銅鑼關命名的「銅鑼關候車亭」:
景區大門外停車場也被當地村民們當成了臨時市場,每天都來這裡向遊客出售他們的土特產品:
停車場同時也是一處不錯的觀景臺:
鎮守銅鑼關的威武雄獅:
銅鑼關停車場觀景臺看到的百丈溝景色:
大自然賦予這片山水的靈秀之氣!在土家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銅鑼關以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是一處神奇的自然山水和最具養身價值的生態場,美麗、純潔、獨特的銅鑼關以其「古、秀、雄、奇、幽」成為天地間靈性山水的綠色生態家園。
四川犍為自媒體人:羅長安 拍攝報導
2019年12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