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伊始,為進一步引導全省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省教育部門公布《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德育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全省中小學將按照「一校一案」落實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要實現全程育人
《意見》要求,教書育人,應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為根本,落實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地要推動「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加強德育內容、途徑、方法的創新,努力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新政規定,日常教學過程中,全省中小學要重點強化七大領域德育教育,其中包括: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大力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全面提升科學素養和生態文明意識;加強品德修養教育以及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傳統文化教育教學全覆蓋
各校要加強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史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中國夢主題宣傳教育、時事政策教育;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到中小學教育教學各環節,深入開展國情教育、國家安全教育、民族團結教育、法治教育、禁毒教育、誠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各學校要根據各學段學生認知特點,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做到學科課程和教學過程全覆蓋,引導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加強生態文明教育
新形勢下,全省中小學德育教育一方面要著力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加強對健康理念和傳染病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學生自我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生態文明教育,以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為主要內容,開展大氣、土地、水、糧食等資源的基本國情教育,開展節糧節水節電和河湖保護知識教育;推動實行垃圾分類,倡導綠色消費,幫助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自覺勞動的生活習慣,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意識。
不僅如此,各中小學要加強生命教育,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命質量。
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必修課
全省中小學要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要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必修課列入課程計劃,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和心理健康輔導室建設。學校要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心理健康講座等形式,積極開展了解自我、尊重生命、學會學習、人際交往、情緒調適、升學擇業、人生規劃及社會適應等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認識心理異常現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和技能。
此外,各學校要加強青春期教育,引導學生增強調控心理、自主自助、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良好心理品質。
學生綜合實踐成效 納入綜合素質評價
實踐是培養人、塑造人的重要途徑,是深化道德認知的關鍵環節。各地各校要將研學實踐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充分利用遴選出的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省中小學社會實踐教育基地及全省研學實踐精品課程、精品線路,每學年安排一至兩次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省情國情、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各地、各學校開足開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學生參加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和成效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