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 | 有了答案詳解,英語試卷講評課還能講什麼?

2021-02-08 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

提示點擊上方"英語寫作教學與研究"免費關注哦

徵稿:二語寫作


考試之後,學生手裡一般都有答案詳解,教師似乎沒什麼可講的了。但是筆者認為,教師在試卷講評課上應該根據試題的特點深入挖掘,儘量讓學生有更大的收穫。下面,筆者以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北京卷(以下簡稱「2015年北京卷」)為例,對課堂上的部分教學活動進行分析與說明。


根據閱卷得出的正答率,我了解了學生出錯率較高的題以及錯選項。課上,筆者給出學生一段時間,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錯題的考點,並結合自己誤選項,分析出題陷阱及該如何作答。例如,2015年北京卷單項填空第31題:If _______ for thejob, you』ll be informed soon.A. to accept                  B.accept              C.accepting                 D. accepted考查省略。根據狀語從句的省略條件和特點可知,If之後省略了與主句一致的語「you」和be動詞「are」,且動詞accept與其邏輯主語「you」之間是邏輯上的被動關係,應該使用其過去分詞形式,故選D。1. 本題的考點是狀語從句中的省略,句意是「如果你被接受做這個工作,不久就會被告知」。補全後的條件狀語從句為「If you areaccepted for the job」,省略句的主語是主句的主語,同時省略了主語和be動詞,故而正確答案為D。2. 學生的誤選項是B項,原因是漢語思維,理解為「如果接受這個工作,你不久就會被告知」。根源在於看到if就認為是條件狀語從句,所以就選擇了謂語動詞,而並未注意到從句中沒有主語。而且沒有考慮到accept是及物動詞,不該加介詞for。3. 怎樣才能避免這一類錯誤呢?第一,看句子成分是否齊全;若不全,就要考慮省略句。第二,正確理解句意,注意是表達主動含義還是被動含義。第三,注意詞性,及物動詞直接加賓語,不及物動詞加介詞再加賓語。4. 解題思路:正確理解句意,分析句子成分,確定是謂語動詞還是非謂語動詞,考慮是主動形式還是被動形式等。對於動詞的考查,首先要分析句子結構,辨別是謂語還是非謂語。考查謂語動詞時,進一步考慮時態和語態;考查非謂語動詞時,尋找邏輯主語,確定邏輯主語與動詞之間的關係是主謂關係還是動賓關係,以及與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發生的先後順序等。狀語從句的省略:當時間、條件、讓步、方式等狀語從句的主語和主句的主語一致或從句的主語是it且從句中含有be動詞時, 可以省略狀語從句中的主語和be動詞,構成「連詞+現在分詞/過去分詞/不定式」的結構。熟詞生義也是高考英語科目考查的一個重要考點,而學生的猜測詞義能力需要逐步培養。在本套試題中,筆者重點讓學生推測以下三個單詞或短語的含義(加粗部分):1. Nicholas had noidea where he was. He tried not to panic. He thought about all of the survivalshows he had watched on TV. It was time to put the tips he had learned to use.He decided to stopskiing. There was a better chance of someone finding him if he stayedput. The first thing he did was to find shelter from the freezing wind andsnow. ... (閱讀理解A篇第二、三段)2. TV Earspatented technology includes a revolutionary noise reduction ear tip,not used in any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eadset. ... (閱讀理解B篇第二段)3. Largertransparent animals have the biggest challenge, because they have to make allthe different tissues in their bodies slow down light exactly as much as waterdoes. They need to look uniform. But how they’re doing it is stillunknown. One thing is clear:for these largeranimals, staying transparent is an active process. When they die, they turn anon⁃transparent milky white. (閱讀理解C篇最後一段)1. 「Hedecided to stop skiing. There was a better chance of someone finding him ifhe stayed put.」句意為「他決定停止滑雪。如果他呆在原地,更有可能被人找到。」根據stop skiing、a better chance ofsomeone finding him等關鍵信息可推斷出,stayed put意為「呆在原地」。
2. 「TV Earspatented technology includes a revolutionary noise reduction ear tip,not used in any 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eadset.」句意為「電視耳朵專利技術包括一個革命性的降噪耳尖,它不用於任何其他商用耳機。」根據文章和相關圖片可知,本文描述的是電視耳機,耳機的頂端有個特殊的裝置,「not used in anyoth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headset」說明tip在本句中指「裝在頂端的小部件」。3. 「Largertransparent animals have the biggest challenge, because they have to make allthe different tissues in their bodies slow down light exactly as much as waterdoes. They need to look uniform.」句意為「較大的透明動物面臨著最大的挑戰,因為它們必須讓體內所有不同的組織都像水一樣減緩光的速度。它們需要看起來一致。」根據本句中的「make all thedifferent tissues in their bodies slow down light exactly as much as water does」可推知,uniform1. 構詞法(如合成法、派生法、詞性轉化法等),如deforestation意為「毀林,亂砍濫伐」;3. 提示詞法(一般提示詞有that is、in otherwords、similar to、on thecontrary等)。三、梳理文章結構,關注篇章標記詞,深入把握文章內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在「學習策略內容要求」部分明確提出了一項認知策略:分析篇章結構的特點,解釋作者是如何通過選擇不同的篇章結構來傳遞意義並達成目的的。了解篇章結構,有助於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不同文體(如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文章的構成要素不同,其結構和層次也不同;尤其是長難句多、邏輯關係複雜的文章,學生理解起來會更困難。學生普遍反映,本卷中的閱讀理解D篇文章難度較大,因此筆者讓學生詳細討論本文的整體結構及具體的論點、分論點、結論等內容,並關注篇章標記詞或銜接手段。Which of thefollowing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ideas in this passage?

I:Introduction      P:Point       Sp:Sub-point(次要點)    C:Conclusion


答案詳解如下:

篇章結構題。通讀全文可知,第一段引出話題,第二段提出了第一個論點,第三段提出了第二論點,而第四、五段則分別是第二個論點的兩個次要論點,最後進行了總結,故B。


學生課堂活動的討論結果如下:

1. 文章的整體結構是「提出話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第一段引出話題——新科技導致的社會變化經常被誤認為是人們態度上的變化。第二段以「父母參與上大學的孩子的生活」為例,表明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保護有些過度(論點1)。


第三段提出了「父母的參與並不一定意味著父母對孩子不能放手」的觀點(論點2)。第四段和第五段是第三段所提出論點的次要論點。最後一段是結論,指出「不要把科技導致的變化誤解為父母想保護孩子的願望」。


2. 篇章標記詞

(1)... However,social changes are brought about by new technology are often mistaken for achange in attitudes. (一般情況下,轉折詞後的內容才是作者真正想表達的觀點)


(2)An example at hand isthe involvement of parents ... (舉例說明前邊的論點)


(3)Furthermore, studies showthat finances are the most frequent subject ... (遞進關係的過渡連接詞)


(4)But it is usefulto bear in mind that ... (轉折連詞,後邊得出本文的結論)

  

 教師拓展:

文章的結構特點:不同文體的文章結構不同。夾敘夾議的記敘文一般先總括、再敘事,最後發表感想。說明文一般先提出引言(用事例、試驗等引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實驗過程、具體情況等),最後得出結論(建議、解決方案等)。議論文一般先提出論點(常以事例引出),再提出論據、論證論點,最後得出結論。


每套高考真題中都有很多地道的表達方式,這些都是學生學習和積累的上佳素材。同時,不同的高考真題的文章特點和題目特點都有所不同,學生出錯率高的題目也不盡相同。因此,教師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此,雖然學生有答案詳解,但是答案詳解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高三英語課堂應該是高效的課堂,是教師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課堂。教師要根據文章特點、題目特點、學生特點等情況,因勢利導,充分發揮每張試卷的作用,使學生在試卷講評課上的收益最大化!

本文轉載於英語周報 ·2019-2020下學期《高中教師版教師版》第22期。來源:本文轉自英語好教師。版權歸原作者或平臺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告知刪除,謝謝

 《二語寫作》正在徵稿,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廣大外語教師及研究者掃碼入群賜稿!(詳情見最後一條推送)

相關焦點

  • 英語試卷講評課的一些想法
    試卷講評課是指在考試完後對試卷和習題進行分析,講解和點評的課型,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主要課型之一,對於強化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 微課在初三英語試卷講評課中的應用——以一次初三月考試卷講評課為例
    在初三的備考複習階段,教師會經常安排試卷講評課。高效的試卷講評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培養解題技能和構建知識網絡,而且能夠通過合作互動、交流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在平時,為了提高試卷講評的效率,教師都是以直接核對答案的方式講解自己認為應該講的內容,使試卷講評課枯燥乏味;學生也只是關注自己的分數,沒有真正對自己的錯題進行分析,解題思路不明確。
  • 試卷講評課的9個角度
    試卷講評課的9個角度 在教學中,試卷講評課是一種常見的課型,但很多教師對其重視不夠,平時不去做深入的研究,講評中往往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無法真正達到提高學生成績的理想效果。那麼如何做到高效講評呢?
  • 教學課件|這樣的試卷講評課,學生不僅愛聽,而且收穫滿滿!
    期中考試後,相信大家在繁忙的改卷工作後,正在思考如何進行試卷講評如果我們拿的試卷,按照常規套路講的,去估計老師講的累。學生也不愛聽。而且效果相當不理想。怎麼進行一個高效的試卷講評課?其實它是有一定的套路和模板的。試卷分析是試卷反饋的一種最主要的形式。
  • 講評課 | 石林民族中學舉行高三試卷講評課聽評課活動
    試卷講評為了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進一步推動石林民族中學高三複習工作,給全體教師提供一個交流複習方法和複習經驗的平臺,針對昆明市第一次診斷性檢測,2019年1月12日至13日,石林民族中學教科室組織進行了高三年級市統測試卷講評課聽評課活動。
  • 試卷講評課的9個角度,用好事半功倍!
    2 準備周全,講評有針對 有人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試卷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做準備,上課拿起試卷就講,無的放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到哪兒,一節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麼,
  • 試卷講評課總是很「無聊」?這9個角度教您事半功倍
    民小編說 期末考試結束啦,撲面而來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試卷講評課。老師拿出試卷,示範正確答案,總結考點,學生們急於放假,注意力渙散,課堂效果不佳……這難道是試卷講評課唯一的形式嗎?怎麼樣才能讓「無聊」的試卷講評課更有吸引力?讀讀這篇文章,您可能會有新的體會!
  • 試卷講評課的9個角度,用好事半功倍!(教師必備!)
    準備周全,講評有針對 有人認為試卷講評課無關緊要,甚至根本沒有把試卷講評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做準備,上課拿起試卷就講,無的放失,信口開河,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到哪兒。 一節課下來,到底講了些什麼,自己也說不清楚,更不用說學生了。
  • 【在線教研】政治試卷講評課的幾點做法
    試卷講評課的準備工作,在閱卷時就已經開始。將學生答卷情況做已記錄。 6.對得分率低的試題認真查找失分原因,發現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並確定講評的知識重點和板塊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通過統計和分析,寫好試卷講評教案,講評時才能做到有備無患,切中要害,提高試卷講評的質量,促進後期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後期學習的反思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 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的階段性檢測,能夠很好的了解學情,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重難點。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學習成績和知識水平,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所以,考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那麼如何對考試的試卷進行講評才可以發揮考試的最大作用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 結合英語教學中的幾種現象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彙記憶的重要性
    英語課堂上老師講授型的授課方式對於詞彙能力不足、英語綜合能力較弱的孩子是否真正有效?英語課堂上只關注學生的課上表現,而不重視學生課下的詞彙積累和記憶能否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相對於初中其他學科,英語學科有著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和教學方式,上述種種令我們廣大一線英語教師感到無比困惑的問題我想都需要從這兩個因素中去尋找答案。
  • 三山備課‖試卷講評:一做二比三讀四悟五講六思
    其實越是到後期,高三的試卷講評課越多,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各人都有自己的心得。三山今天借這次二模試卷講評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做法,還望方家批評指正,共同提高。主要是想試卷命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哪些,學生可能會在哪些點上出問題,如何引導點撥學生找到正確的思維路徑,如何審讀題幹如何規範答題等等,也就是為自己試卷講評設定幾個假想敵,並做好整合提升、拓展遷移的準備。         五講,就是學生講理解困惑教師相機點撥。
  • 北關小學杏花村校區舉行精準試卷講評示範課活動
    北關小學杏花村校區舉行精準試卷講評示範課活動2020年滕州市秋季小學教學質量階段性檢測已圓滿結束,為精準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教師探索試卷講評課模式,修正並明確課堂教學方向,11月16日,北辛街道北關小學杏花村校區啟動了為期兩天的試卷講評示範課活動
  • 試卷分析講評蘊藏著撬動的教學智慧——以客觀題為例
    考試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檢測手段,無論是對學生知識學習的檢測,還是對老師教育教學的檢驗反饋,都起著積極的作用。試卷中所蘊含的豐富而有價值的信息,正是學生學習的真實呈現,老師教學效果的生動體現。只要師生正確深入地認識,並挖掘把握其中的玄機,用好這些價值極高的信息,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地學習和撬動老師的教學。
  • 【高中部】高一數學備課組教研活動——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探究
    ,值此期中考試時期,高一數學備課組以「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探究」為主題,展開組內教研活動。 試卷講評課在教學實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量的數學概念、定理的理解和應用,數學思想的滲透,數學思維的培養和核心素養的提升都不開試題,因此,對試卷講評課的有效性的探究非常的重要且必要。
  • 提高小學數學試卷講評課效果的法寶:重視學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
    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和其他數學教師一樣,講評試卷也是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不過,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一種題型練了好幾遍,考試卷上也曾多次出現的同一種類型題目,反覆地講了好多次了,可是還有一些學生出錯。
  • 數據評析創高效,齊聚教研促學習——英語組優秀教師試卷評講觀摩課
    為了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研究高效的試卷評講課,合肥北城中學10月21日至31日開展了「優秀教師試卷講評觀摩課(第二期)」活動。英語組王釵和計慧老師在被確定為上課老師之後就開始了認真籌備。 1 2019年10月29日,兩位老師分別展示了兩節風格不同,匠心獨運的優質試卷講評課。授課教室在高一合班教室,副校長王克成以及三個年級的全體英語老師都參加了此次觀摩活動,此外,東校區初中部的英語老師也參與了此次活動。
  • 濟寧市第十五中學舉行期中試卷講評課活動(組圖)
    濟寧新聞網5月11日訊(濟寧臺 蔡珂珂 相旺 通訊員 劉鎮 楊恆奇)近日,濟寧市第十五中學在三校區相繼舉行以「學為中心,促進高效學習」的主題試卷分析講評課活動。語文、數學、英語等各教研組分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解決教學中現存的問題為抓手,以學定教,緊扣「學生試卷的得與失」,努力打造高效課堂。
  • 淺談中考英語複習課
    許多教師 壓力面前感到迷茫,在忙碌狀態中進行著平凡的複習教學,大量的詞彙、語法講解,複習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積極性不高,教學成績不理想,教師的煩惱不斷加大。筆者認為 複習須遵循教學規律制定複習計劃,提高複習課堂效率,完善評價方式,增加學生的信心。 根據上文的複習計劃,複習課堂有三種形式:課文或話題複習,語法和專題複習,試卷講評。
  • 漣水縣安東學校開展「試卷講評課研究與實踐」主題教研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引導教師探索試卷講評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漣水縣安東學校於1月3日開展了「語文學科試卷講評課研究與實踐」主題教研活動。校領導對於此項活動高度重視,各教研組骨幹教師也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