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成道相
相傳釋迦牟尼苦行六年後,在菩提樹下證悟佛法,魔王波旬覺得自己的魔力被破壞,於是變化成一群魔軍,用各種兵器,水火毒焰向他射殺,但火焰不能接近釋迦牟尼的身體,只能在他的外面形成一道光環。魔王又指使三個裸體的美女企圖以美色迷惑釋迦牟尼,但釋迦摩尼用法力使這些美女變成了醜陋的老嫗,於是,釋迦牟尼召來地神作證,降服了魔王。
因此,釋迦牟尼成道像為釋迦牟尼跏趺坐在蓮花座上,左手置放在腳上或手捧缽盂,名為「定印」,表示禪定之意;右手垂直指地,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佛犧牲自己一切來為眾生解脫,這些都是在大地上做的事,唯有大地能夠證明
說法像
如跏趺坐,手結說法印,表示佛陀為教化眾生而顯聖世間。
旃檀像
這是一種站立形的釋迦像,據說是釋迦在世時,優填王用旃檀木按釋迦形象雕成
太子像
在拉薩大昭寺有坐覺阿殿,內中供奉著一尊金身的「覺阿」佛(藏語,意思即佛),是釋迦十二歲時的等身像。這尊像是唐朝文成公主進藏時帶來的。這尊像頭戴天冠,面目圓潤美好,身披彩緞外衣,還掛了許多條藏族人們獻給他的哈達。供奉他的佛龕雕飾得非常精美,就像一座玲瓏剔透的小宮殿。傳說唐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被迎娶到吐蕃時,各種物品都用騾馬馱載進藏,唯有這尊覺阿像,唐太宗命專門造車運載,並派兩名大力士輓車。當公主一行至拉薩北門時,車陷沙中,力士怎麼也拉不出來,於是就在此地,圍繞覺阿像,建立四柱,懸白綿帳供養。後來就在此地修建小召寺,以後又將覺阿像移到大昭寺。這尊像據說原來印度造的,南北朝時輸入中國,後供奉於西藏。但從造像風格看,實際上仍帶有濃重的唐代中原漢式雕像色彩,並不像印度風格的造像。
三方佛和三世佛
藏傳佛教寺院的顯宗佛殿裡常見的三佛並坐的三世佛像。三佛是釋迦牟尼佛居中,燃燈佛居左,彌勒佛居右。三尊佛的造型完全一樣,只是手勢微有變化。這裡以三佛表現三世,即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未來佛彌勒佛。
除三世佛外,還有一種以所處的空間位置橫向排列的三佛外,還有一種以所在的空間位置橫向排列的三佛,也稱橫三世佛或三方佛。這三尊佛中央是釋迦尼,左邊是藥師佛,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首尊阿彌陀佛。為了便於和豎三世佛區別,一般稱為三方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