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秋風送爽,各中小學校的師生們迎來開學季,經歷過疫情考驗,兩個月的暑期之後,孩子們安全、快樂地走進久違的學堂,開啟新學期的校園生活。
記者走訪發現,在這個特殊的新學期,學生們回到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做好防疫。各中小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認真制訂了秋季學期開學方案,有序組織不同學段學生全面開學返校,嚴格防疫措施,入校做好消毒防疫,分批、錯時、錯峰、測溫進校,做到了防疫安全一刻都不放鬆。
在嚴格的安全防控下,新學期裡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些什麼?除了學習用品的準備,開學初期的一個階段,家長應將重點放在對孩的心理、情緒及生活習慣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
開學初,特別是第一個月,是調整孩子們進入學習狀態的黃金時期。
《開學第一課》是重要節點
孩子一開學,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想好好放鬆一下,然而,放鬆不等於放手不管,徹底的大撒把其實是對孩子的不負責。太原市後小河小學周老師建議家長,一定要在開學之初審視自己,「經歷了特殊的一個學期和暑假,一般家長會有這樣三種心態,一是開學了,就可以擺脫『神獸』的折磨,不用天天和『神獸』鬥智鬥勇;二是只要一進教室,孩子就不會偷懶了;三是老師一定比我更會教育孩子。」
針對家長們常見的心理狀態,周老師分析,老師只是陪伴孩子短暫的幾年,只有家長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在剛剛過去的學期,一些孩子不願意上網課,不願意按時作息,不願認真完成作業,表面看是疫情惹的禍,真正的原因其實是長期養成的學習習慣、思維觀念導致的。開學後,如果孩子這些方面沒有改變,到了學校也很難改變。學校教育當然非常重要,但老師的教育無法代替家長的作用:孩子從小接受的環境薰陶、成長陪伴,哪一樣離得開家長?孩子的習慣、意志、心態,都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得再好也難以回天。
最好的改變方法,就是家長和孩子一定要一起觀看9月1日《開學第一課》。2020年,整個世界遭遇史上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民抗疫的大背景下,這堂「開學第一課」非同尋常、令人難忘!
《開學第一課》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和新的希望,在這一重要節點進行教育十分重要。周老師解釋說:「一定要與孩子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並交流感受,給新學期一個溫暖的第一課,也向孩子暗示家長的陪伴。」周老師表示,孩子不會「一夜長大」,而聰明的家長是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的。
與孩子一同規劃新學期計劃
新的學期,從規劃開始。開學了,家長和孩子都要按上學期間的作息時間執行,這樣能有效避免孩子在開學之初精神不集中,睏倦、散漫等現象。
今年剛升入二年級的安安,假期作息不規律,經常晚睡晚起,導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狀態,並且有拖沓懶散的習慣,寫作業慢,安安媽媽很是頭疼。
山西省實驗小學衛老師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制訂科學可行的作息時間表,起床、睡覺、學習、運動合理分配時間,並嚴格執行,並且執行力不能打折扣。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對一件事表現得不是堅定的態度,他也不會認真去做。小學生因年幼缺少自控,部分孩子又有拖延習慣,缺少時間觀念。這個時候,父母的嘮叨、催促反而會起一個反作用,而共同制定的作息時間表含有契約內涵,更具備督促作用。
製作作息時間表有竅門,每個家庭情況不一,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張全天候的作息時間表,雙方有商有量,才是契約!
同時,衛老師建議,要想讓孩子改掉拖沓懶散的習慣,就要當個「懶」媽媽。孩子學習用品丟三落四,不整理。這個現象的背後常常能找到一個勤快媽媽的身影,每天替孩子削鉛筆收拾書包,孩子該做的事她都做了。這樣的家長沒有意識到,父母的主動包辦代替,客觀上造成了孩子的被動,讓孩子以為這些都不是自己的事,而是父母的事,形成了依賴心理。培養孩子做事有條理性。教孩子分類擺放物品;寫好清單,裝書包時按清單裝。有的孩子寫作業時三心二意,效率低,寫字時總是一邊寫一邊拿著橡皮擦,寫得很慢。對這種情況,衛老師建議可以試著讓孩子先寫完,然後再修改寫得不好的地方。
量身定製一份書單
堅持閱讀是一種好習慣,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學會博覽群書和獨立思考,博覽群書才能夠認識博大豐富的世界;而獨立思考,才能夠獲得真正的知識和思想。省實驗小學蘭老師建議給孩子量身定製的書單讀完後,還可以試著寫寫隨筆觀後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新學期有書香陪伴,一定會受益匪淺,充實而有意義!
配合學校開展準備工作
有部分學校在開學前會開展家長會、學生調查等方面工作,這時需要家長的參與與配合,建議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參與到學校的教育中,與學校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與發展。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對孩子的學習和心理發展都有積極的影響。對於有些焦慮的孩子,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困擾,幫助孩子克服焦慮。特別提醒在開學之初,應給孩子更多的鼓勵,讓孩子積極、樂觀地以飽滿的精神,迎接新學期。
作為家長,在督促學習的同時,還要適當給予孩子輕鬆的課外時光。只要孩子努力地調整,再配合家長機智地引導、老師科學地施教,學生就可以儘快地「收心」,以更飽滿的熱情開始新的徵程。
山西晚報記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