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面對「開學前再最後玩一下」的要求?
每到假期接近尾聲,很多孩子都會跟家長提出要求:「再帶我痛快玩幾天,我痛快夠了,開學肯定就能好好學了。」對於這個問題,事實往往是:瘋玩幾天之後,孩子往往更加「入不了境」。
小學和初中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都很有限。如果快開學了家長還帶孩子瘋玩 ,往往心撒出去再收就更難了。這段時間最好讓學生規律作息。
如果孩子想玩,就讓他自己制定出每天玩的時間計劃。保證孩子合理的「玩的時間」之後,再計劃「學的時間」,這樣的溝通方式,孩子比較容易接受。而通過定計劃,可以督促孩子自我管理,養成好習慣。
除了做好學與玩的規劃,家長還可以在孩子提出這個要求時,試著和他們談談一個關於學習的「真相」:學習有時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父母讓孩子快樂成長是正確的,但是學習過程往往是辛苦的,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並不意味著孩子課外不需要複習、不需要刻苦學習。
絕大部分孩子都不可能把學習當作是一件快樂的事,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孩子在別人玩遊戲的時候,在別人看電影的時候,靜下心來學習。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有一個目標,並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努力付出。
快樂是體現在學習的結果上,當孩子取得優秀的成績,辛苦的努力得到回報時,學習的快樂才會顯現出來。
開學前,到底應該做好哪些「收心」的準備工作呢?這6個關鍵點,需要家長著重完成。
1.為孩子提供安靜的「收心」環境
按照孩子所在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儘量不要再組織太多的娛樂活動。按時準備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按時午睡,早睡早起,調整生物鐘,適應開學後的「時差」變化。
2.與孩子一起回顧假期生活
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電影」式地回放一遍,對照假期計劃,看哪些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下收穫和遺憾(讀書、休息、娛樂等各方面),並及時總結經驗或分析原因,「及時總結」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
3.幫助孩子回歸日常狀態
假期中的孩子,心態通常較為鬆弛,而開學後則相對緊張,兩種狀態的轉換往往需要一段時間。家長不能操之過急,應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把心收回來,否則會給孩子太大的心理負擔。在此階段,建議家長儘量少安排大型活動,讓孩子的心慢慢沉靜下來。
4.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查漏補缺
提醒孩子檢查回顧作業的完成情況,還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時間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經常將作業拖延至正式開學前一晚,挑燈夜戰,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草草應付。因此,建議家長和孩子提前開啟這項工作,及早查漏補缺,高質量完成作業。
5.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下未來,提前做做規劃和打算,在學校超越的目標是什麼,新學期是不是要學一門新特長,等等。制定學習計劃、樹立目標可以幫助孩子明確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幫助孩子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6.讀懂孩子情緒
經過這個長假的休息,有些孩子可能會對上學感到「焦慮」甚至「緊張」,家長要正確做好溝通和引導工作,理解孩子產生的這些情緒,分析產生的原因,給予有針對性的鼓勵和支持。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
喜歡這篇文章,就點擊關注我們吧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編寫不易,去右下角給小培老師點亮「在看」唄!你的支持是我不斷努力的動力
來源 | 中國教師報(ID:zgjsbqmt)
內容來源 | 現代教育報、名師成長大講堂
人教教材培訓
微信號:rjjcpx
85後女教師小培老師
服務數百萬教師家長
幫你培養出優秀孩子
給努力幫你的小培老師
點亮下面的「在看」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