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逗號
有句話說得好:開學不規劃,孩子差距大。
為了讓孩子贏在開學,請各位家長幫助孩子做好開學前的規劃與準備。
以下這六個建議,請各位家長收藏!
1、收心:做好開學準備
馬上就要開學了,但很多孩子還沒有從悠閒的假期生活中調整過來。
因此,開學前的收心很重要。
對於孩子來說,能否順利通過開學過渡期最為關鍵,只有及時收心並排解開學前的焦慮,才能思想上不掉隊,行動上不落伍,跟上新學期的新進程。
開學前正是家長和孩子相處的黃金期,家長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幫助孩子做好新學期收心。
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讓新學期從思想上有備而至。
調整孩子的生物鐘以及飲食習慣,讓孩子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最後,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準備學習和生活用品,備齊學習用具,做好開學前的各項準備。
2、定計劃:重在落實執行
中國有句古話: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意思是,戰士還沒有上戰場,就要提前準備好糧草。
同理,學生還沒有開學,就要提前做好準備迎接新學期的挑戰。
因此,家長可與孩子共同擬定新學期計劃,制定一份新學期學習計劃表。
和孩子溝通,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前提下,制定學習計劃。
把孩子新學期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要讀哪些書籍等等一一納入學習計劃裡。
家長還要記住一點,學習計劃要合理性,可執行度高。
如果孩子沒有按計劃完成任務,要分析是什麼原因,對症下藥,採取相應措施。
計劃制定出來,就是要執行用的,要重在落實。
3、定時間:有效管理時間
據調查研究表明,真正決定孩子學習成績的是時間管理,並不是智商的高低。
時間管理直接影響孩子是否能學有所得,以及掌握知識的多少。
家長要教會孩子有效管理時間,可以做到以下這幾點:
一是要讓孩子意識到管理時間是自己的事情,這需要家長和孩子雙方面的努力。
二是家長可以在每個房間都放上鐘錶,這樣可以更直觀地看到時間,讓孩子更容易理解時間的概念。
三是鍛鍊孩子掌控時間的能力,反覆的刻意訓練,能夠增強孩子對時間的掌控能力。
時間管理習慣的養成,需要孩子不懈的努力,同時也需要父母的耐心和包容。
最後,家長還要少催促,多表揚。
只有這樣,孩子學會時間管理的習慣也就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
4、抓習慣:培養良好習慣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的本質,在於培養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就養成的各種習慣。
一個好習慣可以成就孩子,反之一個壞習慣則能毀掉孩子。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做好規劃,孩子將受益無窮。
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提前預習、課後複習、上課專注、獨立完成作業、堅持課外閱讀……
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一日三餐按時吃,適當鍛鍊身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等。
做好開學規劃,應該從習慣抓起。
好習慣成就好成績。
5、抓閱讀:注重閱讀積累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潛在的差生。
與之相反,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即便從小學習成績不是很出色,也會在將來擁有很強的爆發力。
一旦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就會使成績一日千裡。
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閱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家長要注意,不要只顧著讓孩子刷題,要讓孩子適當放下筆,多讀幾本好書。
也不要太急功近利,認為讀了一本書就可以提高成績。
更不要以閱讀的名義,強迫孩子囫圇吞棗,直接扼殺了孩子的閱讀興趣。
在家中盡力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閱讀空間,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彼此分享讀書心得。
閱讀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貴在堅持不懈。
6、抓短板:進行查漏補缺
心理學上有個定律,叫「木桶定律」。
一隻木桶由許多木板組成,如果組成木桶的這些木板長短不一,那麼這隻木桶盛水的多少。並不取決於桶壁上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桶壁上最短的那塊木板。
一個孩子學習的學科綜合成績好比一個大木桶,每一門學科成績都是組成這個大木桶的不可或缺的一塊木板。
孩子良好學習成績的穩定形成不能靠幾門學科成績的突出,而是應該取決於它的整體狀況,尤其是取決於它的某些薄弱環節。
因此開學之際,應該針對孩子的薄弱環節,強化訓練。
家長要多提醒孩子,讓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在穩定其他學科的學習下,對薄弱學科多花費一些時間,做到取長補短。
新學期,我們一起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