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的「開學症候群」?建議家長收藏

2020-09-05 7思妙想ing


開學後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

失眠,早上起不來床?不想去學校?

還沒放學心就飛走了?

做作業三心二意,只想看電視玩遊戲?

開學症候群」,你的孩子出現了嗎?

剛剛結束了美好的暑假時光,由於暑假過得非常舒服和開心,許多孩子在開學後,陷入焦慮之中,無法儘快融入學校生活,不僅每天都不想去上學,即便到了學校,也容易躁動不安,無法靜下心來學習。

這一系列的症狀,是由於暑期生活與學校生活差距過大產生的,被家長們戲稱為「開學症候群」,一般來說,會在一周之內逐步緩解至消失,不過特別嚴重的孩子,可能會對學習產生影響哦。那麼,怎麼才能讓「開學症候群」對孩子的影響降至最低呢?今天,小7來教大家幾招吧~

提前調整生物鐘

開學後最容易引起孩子牴觸的事情,可能就是早起了。如果假期期間一直是睡到9點才起,而開學後,8點就要開始上課了。這中間的差距,換誰也接受不來啊~所以,家長要記得提前幫孩子調整作息,可以循序漸進,不必一次到位。

早起,要從早睡開始,先從睡覺時間開始調整,再漸漸將起床時間調整至與開學一致,這樣,等到上學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太過於不適應啦~

做好學習計劃

許多孩子對於開學的焦慮中,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對學習的焦慮。假期相對來說,學習節奏比較鬆散,有的孩子可能光顧著玩,早把課本忘在九霄雲外了。許久沒有進行學習,開學後,會非常不適應課堂生活。

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最好在開學前幾天,提醒孩子把該做的假期作業完成好,把開學即將學習的知識預習一下,這樣,孩子提前習慣學習的節奏,對於開學後的學習也有了預見性,自然也就不會太焦慮啦。

加強溝通,營造好氛圍

對於一些內向的孩子來說,開學的焦慮也可能來自於班級社交的壓力。一個假期沒在班級裡待過,重新融入集體對於有些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了。

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假期多跟要好的同學保持聯繫,比如一起寫作業,一起運動之類的。這樣,開學之後依然能夠和同學保持熟悉感,可以有效緩解開學後的社交壓力。

相關焦點

  • 宿州:醫生支招如何應對,孩子們「開學症候群」
    結束了漫長的暑假,孩子們開始了新學期的生活,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早晨賴床不起,上課哈欠連連,無精打採,老師講課完全聽不進去,甚至有的孩子不願意上學,對學校感到恐懼……市二院心理治療師孫雪潔提醒,這些表現都是所謂的開學症候群,針對孩子出現的情況,家長應重點引導孩子回歸正常的作息時間,調整生物鐘,制訂新學期計劃
  • 心理專家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新學期已經開始,不少孩子可能還沉浸在假期當中,在心理和生理上對上學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應,導致出現「開學症候群」。如何讓孩子及時「收心」呢?一起來聽聽醫生的建議。調整作息 好好「收心」醫生表示,暑假時不少孩子生活不規律,開學後,一下子進入到規律性較強的學習狀態,他們的作息節奏和生物鐘一時難以適應,心理上也未做好學習的準備,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緊張焦慮等表現。
  • 醫生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新學期開學後,都會有不少學生出現「開學症候群」。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開學焦慮症狀?為此,記者採訪了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醫學博士陶維元,為廣大家長支招。陶維元說,「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種器質性疾病,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也是不同的。
  • 即使出現「開學症候群」,也要試著接納它,合肥四院心理專家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解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的原因不相同耿峰表示,「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而主要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支招:家長要教會孩子接納不良情緒,共同制訂具體可行的學習計劃那麼如何應對「開學症候群」?耿峰也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充分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調整作息時間,慢慢向正常學習的時間靠攏,減少「電子屏幕」使用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回歸正常飲食習慣。
  • 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咋辦?心理專家:家長要教會孩子接納不良情緒
    解讀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各不同耿峰表示,「開學症候群」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主要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支招家長先要教會孩子接納不良情緒那麼如何應對「開學症候群」?耿峰也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充分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調整作息時間,慢慢向正常學習的時間靠攏,減少「電子屏幕」使用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回歸正常飲食習慣。
  • 下周開學 孩子壓力大 專家支招應對開學症候群
    在近兩個月的暑假中,孩子們脫離以往的生活節奏,徹底放鬆,讓他們一開學馬上就進入到正常學習狀態當中去,顯然不太可能。有些家長也發現了,以往孩子剛開學時容易出現散漫、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等情況,這其實是一種「開學症候群」。中學生因為年齡的關係,自制力加強,「症狀」會相對輕一點,小學生的「開學症候群」往往比較明顯。
  • 西媒:專家教你如何應對「開學症候群」
    孩子去食堂是否安全?課外活動能否正常開展?如果有孩子生病了怎麼辦?如何預防傳染?除了這些問題外,孩子們整個上學期以及暑假基本都在家中度過,因此重返課堂時與同學、老師和課程都非常疏離。如果說往年暑假後都會存在一些「開學症候群」的話,今年開學對很多孩子來說可能更加困難,有可能引發他們的恐懼和焦慮。報導稱,無論如何,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兒科醫生一致認為,父母不應對重返校園給孩子帶來的益處存在疑慮。
  • 「開學症候群」來襲
    「開學症候群」主要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三、如何應對開學症候群?1、充分做好開學前的準備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調整作息時間,慢慢向正常學習的時間靠攏,減少「電子屏幕」使用時間,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回歸正常飲食習慣。陪孩子一起回顧整個假期的收穫,確立新學期的學習目標,創造家庭學習氛圍,陪伴孩子一起制訂學習計劃,計劃需要具體、量化、可行、有時限。
  • 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咋辦?心理專家為您支招
    解讀不同年齡段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不相同耿峰說,「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出現「開學症候群」,原因也是不同的。,也可能導致「開學症候群」的出現。
  • 面對「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開學前症候群」又來了!家長和孩子應該這麼做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面對「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轉給家長早受益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小動作不斷……避免開學症候群 家長可試試這些招
    孩子小動作不斷……避免開學症候群 家長可試試這些招 2020-08-23 09:04:01 來源:大河網  |  作者:李志遠那麼,在開學前,學生和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天,考學君就和大家聊聊「開學症候群」。小動作不斷、課堂犯困多是患上了這種「病」開學在即,懶散一個假期的孩子們就要緊張起來了。不過,緊張歸緊張,不少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放鬆狀態緩過來。
  • 面對「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學浪計劃」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轉給家長,早看早受益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面對「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轉給家長,早看早受益
    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開學症候群」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焦慮、期待、不舍……其實也不難理解,畢竟舒適的假期生活就要結束了,面對開學後的學習和生活,孩子難免會有「畏難」和「牴觸」的情緒。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小動作不斷、課堂犯困……避免開學症候群 家長可試試這些招
    那麼,在開學前,學生和家長需要注意些什麼?今天,考學君就和大家聊聊「開學症候群」。小動作不斷、課堂犯困多是患上了這種「病」開學在即,懶散一個假期的孩子們就要緊張起來了。不過,緊張歸緊張,不少孩子還沒有從假期的放鬆狀態緩過來。可是,考學君想說的是,再不調整狀態,開學後就容易患上這種「病」: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總是犯困……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心理諮詢師邵佳睿稱,學生有這種症狀,則表明其患上了「開學症候群」。邵佳睿表示,「開學症候群」就是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
  • 面對「開學前症候群」,家長和孩子應該怎麼做?早看早受益
    important}據說每次開學前期,都有一種叫 「開學症候群」 的症狀 ,主要表現為緊張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調整狀態呢?一起來看看吧!經過一整個假期,孩子的體能明顯下降,建議挑選一些孩子喜歡的運動,讓孩子保持充沛的體力,以最好的精神狀態迎接新學期。
  • 面對開學症候群,剛開學的前2周最可怕,4招,有效幫孩子擺脫
    已經開學幾天了,不知你的孩子是否出現開學症候群?4招有效幫孩子擺脫開學症候群,重拾學習生活。周最可怕像最近剛開學,有很多老師認為開學症候群在剛開學的前2 周最可怕,因為放完長假(尤其今年疫情一直未開學)的孩子們仍然很容易分心,上課常會出現呱噪、躁動不安以及不專心,甚至影響學習能力等現象。
  • 開學不哭!五點建議,專治幼兒園孩子們的各種開學症候群
    開學症候群!什麼是開學症候群呢?「開學症候群」並不是一種疾病的名字,而主要是指由開學引發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和行為上不適的症狀。包括害怕、緊張、焦慮、亂發脾氣等等。不同學齡段的孩子,其開學症候群的原因和表現形式也都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