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新生兒黃疸該怎麼辦?四個症狀表現需要注意了

2020-12-19 郭玥馨醫生

俗話說「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

那麼當出現了新生兒黃疸之後,寶爸媽們應該怎麼辦?

黃疸又具體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不需要太過擔心,只需要記住讓寶寶多吃、多拉、多曬太陽,加強餵養,增加哺乳次數,曬太陽時注意隔著玻璃,遮擋寶寶眼睛及生殖器,時間一般15-20分鐘,可以根據日曬強度適當增減,正午的太陽太過兇猛不可帶寶寶去曬,曬太陽期間,增加餵奶的次數,補充液體。

但是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還是需要用治療手段的。

病理性黃疸治療一般是光照療法和換血療法。

1,光照療法

光照療法是醫囑輔助性療法,是通過螢光燈,將新生兒體內多餘的膽紅素轉換成一種更簡單的物質,通過嬰兒的尿液排出去。

2,換血療法

嬰兒若是得了病理性黃疸長時間無法治癒,嬰兒就需要進行換血療法來治療新生兒黃疸了。換血療法,顧名思義,是通過換血來降低嬰兒體內血液中的膽紅素含量。

但該療法需要一定的條件,並且可能會產生一些不良習慣,加重嬰兒的負擔。因此一般不推薦使用換血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又需要注意什麼呢?

1,學會辨別是否是黃疸。

這裡有個簡單的方法,如果覺得某個部位是黃疸,就按一下皮膚,如果是白色就不是黃達。

2,要分清嬰兒是患的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

如果得的是生理性黃疸,父母就不必過於緊張。這只是暫時性黃疸,在孩子出生後7至10天,這種病症就會逐漸消退。

而若是長時間存在或存在反覆出現,甚至病情加重的現象,那麼嬰兒所患的是病理性黃疸,這是就需要父母帶著嬰兒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3,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

新生兒黃疸會影響孩子的精神狀況,若是孩子在患有黃疸是 ,精神狀態越來越不好,這是父母就要盡在帶孩子到醫院就診,避免病情加重。

4,要注意孩子的大便顏色。

觀察寶寶大便的顏色,一旦孩子的大便變成白色或越來越淡,就要注意一下。因為一般人的膽紅素會使飛邊染上顏色。而一旦寶寶大便顏色變淡,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要考慮是肝臟出現了問題。

應該注意,其實母乳對嬰兒來說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如果可以,應該多餵孩子吃母乳。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的症狀  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 新生兒黃疸症狀 這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
    新生兒大多數都很嬌貴,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在這個時候,父母就會變得不知所措,在對於新生兒的問題上,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新生兒黃疸症狀是什麼?哪些方法可以護理黃疸寶寶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新生兒黃疸症狀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 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有這三種臨床表現
    黃疸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疾病,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一般新生兒黃疸過一段時間就會消退,如果不能消退一定要及時就醫,那麼,新生兒黃疸該如何護理呢?那麼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該如何治療?
  • 細數新生兒黃疸症狀
    新生兒出現黃疸的症狀,最焦心的莫過於新手爸媽了。想要正確應對新生兒黃疸,還是請新手爸媽們先來了解一下新生兒黃疸的症狀吧!
  • 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是多少?表現症狀有哪些?
    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大多都會出現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病理性、母乳性三種類型。判斷黃疸是否正常有一個數值,可能很多媽咪不知道,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也說說黃疸的表現症狀。新生兒黃疸的正常值:新生兒黃疸指的是新生兒發生膽紅素代謝紊亂,致使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升高,進而使皮膚、眼球等處出現異常黃色的現象。
  • 家有「小黃人」一枚,新生兒黃疸該怎麼辦?
    很多寶寶剛出生不久會出現皮膚甚至眼白髮黃,這讓新手爸媽手足無措。家有「小黃人」一枚,是什麼原因引起?又該怎麼辦?今天我們來了解下新生兒黃疸及其處理方法,初為人父人母的你碰到也不用慌!當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超過5~7mg/dl就會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最初表現在面部和眼白部分,然後是胸部和腹部,最終可能表現在四肢。
  • 新生兒長黃疸怎麼辦?有些黃疸症狀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新生兒黃疸?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出現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主要症狀為皮膚、黏膜、鞏膜發黃,寶寶食欲不振、不安躁動,體溫可能也會有所上升。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中一種很常見的疾病,臨床上約有85%的足月兒及絕大多數早產兒在出生後一周內出現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肝臟功能發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異常,血中的膽紅素濃度升高引起的一種疾病,具體又可以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新生兒黃疸怎麼辦呢?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寶寶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大部分寶寶必須經歷的過程,父母也不用過分擔心,聽醫生的建議,按時給寶寶吃藥和護理,很快就會好的。下面貓爸就對新生兒出現黃疸的進行詳細的說明:一、新生兒黃疸正常值是多少?
  • 媽媽不得不知道的新生兒黃疸症狀!
    生理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2~3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類型不同,新生兒黃疸的症狀也有所不同。
  • 新生兒黃疸會出現哪些症狀?
    症狀如下: 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局限於面頸部,或波及軀幹,鞏膜亦可黃染2~3日後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復正常;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時間長達1周以上,特別是個別早產兒可持續至4周,其糞仍系黃色,尿中無膽紅素。
  •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正常
    新生兒幾天出現黃疸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儘管都表現為黃疸,但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通過以下的特點可以識別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這些特點:1、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 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 預防黃疸有這些方法
    對於家長來說,其在平時對於新生兒身上所出現的黃疸病症是要多加注意的,而通過其在患兒身上的症狀表現,還可以判斷出病情所處的階段,那麼,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 什麼是黃疸 黃疸有哪些症狀
    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症狀和體徵,黃疸的主要症狀就是皮膚變黃,有許多疾病都有黃疸的症狀,黃疸並不會傷害身體,那麼請問什麼是黃疸?新生兒黃疸多久能退?新生兒黃疸吃什麼藥?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患者可以表現出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膩、疲乏無力、尿黃如茶、肝區疼痛、發熱、少數重型肝炎病例可見腹脹、少尿、出血傾向等症狀。伴隨症狀1、黃疸伴發熱見於急性膽管炎、肝膿腫、鉤端螺旋體病、敗血症、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發熱而後出現黃疸。
  • 寶寶出現黃疸怎麼辦?需要如何護理?
    對於生理性黃疸的寶寶而言,不需要特殊處理而黃疸可自行消退,對寶寶影響不大。所以,我們建議媽媽們重視黃疸寶寶的日常護理。表現為出生後一切正常,可是3-5天後,寶寶的臉卻開始發黃,而且有越來越黃的趨勢。 專家表示,胎兒在子宮內靠媽媽供給營養,生長發育代謝後產生的廢物也由媽媽的臟器幫助排洩出來,胎兒體內衰老的紅細胞「壽終正寢」後,產生的膽紅素就是這樣由媽媽的肝臟幫助轉化排洩的。所以寶寶出生時並沒有黃疸。
  • 黃疸不黃疸與懷孕時需要注意什麼沒關係,你只需要記住四個字……
    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有的媽媽會問,黃疸發生率那麼高,懷孕時多注意一下就可以避免發生黃疸嗎?黃疸發生原因——膽紅素代謝實際上,孩子黃疸不黃疸,與懷孕時需要注意什麼沒有多大關係。新生兒黃疸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詳細的咱不講了,通俗說就是膽紅素生產很多,但排洩不出去,而且排洩不出去還造成體內重新吸收,就引起皮膚染黃。
  • 新生兒黃疸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它的臨床症狀表現是什麼?
    當新生兒體內膽紅素代謝異常,遠高於正常的人體代謝能力引起的膽紅素升高。黃疸的程度和個體差異、種族、地區都具有關聯。 類型 黃疸分為生理性、病理性黃疸兩種。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通常在新生兒出生2到4天左右出現,在3到4周左右消退。
  • 新生兒黃疸症狀和檢測方法
    (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紮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症狀寶寶出生後,你也許會注意到他皮膚發黃,別擔心,新生兒皮膚發黃是正常現象。大約50%~60%足月出生的寶寶在頭一兩個星期皮膚會發黃,醫學上稱為「新生兒黃疸」。事實上,所有新生兒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只是有些寶寶的黃疸不是很明顯。大多數情況下,新生兒黃疸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無關大礙,它會自己消退或經過簡單治療即可。
  • 新生兒若出現黃疸,或因孕期的3個錯誤習慣,準媽媽該引起重視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寶貝呱呱墜地的那一刻,應該是一家人歡天喜地的時候,但是許多寶寶出生以後通常會伴有黃疸,這讓許多新手父母措手不及,非常的擔憂,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其實新生兒出現黃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通常表現為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面部以及身體上會出現發黃的症狀,有時會伴有大便顏色不正常,通常孩子的精神狀態也不會很好。大多時候新手父母面對孩子的黃疸並不必擔憂,因為黃疸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自動的消失,但是也有一些新生兒的黃疸比較嚴重,而且會反覆出現,這時一些新手父母會更加著急。
  • 新生兒黃疸護理注意事項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欲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周至數周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 兒童黃疸該怎麼辦?
    很多寶寶剛出生白白嫩嫩的,但過幾天之後就開始出現皮膚發黃的問題,這有可能是新生兒黃疸引起的。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情況,需要我們引起重視,先看看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絕大多數新生兒都是生理性黃疸,而病理性黃疸是需要就醫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