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村的「豆腐西施」
作者/阿生
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
我家以前住百家村,往前走幾步,便是中興路29號「豆腐西施」經營的豆腐店。
「豆腐西施」三十來歲,並不十分苗條,但長得很美、皮膚白皙,看起來就像水嫩的豆腐,在一眾膚色黝黑的夥計中,她顯得尤為引人注目。有人來買豆腐,她總是微笑著打招呼,兩個淺淺的酒窩若隱若現,就連我們這幾個小屁孩有事沒事都喜歡在她的豆腐店周圍轉悠,為的就是能多看到她美麗的笑臉。
「豆腐西施」不光人美,說起話來也輕聲細語,仿佛南音般美妙動聽。不賣豆腐時,她喜歡唱南音,還有一些時候,她都坐在店裡,手託腮幫,看著來來往往的人若有所思,我們也不敢去打擾。
我那時也就八九歲,只要母親說要買豆腐,我便趕緊攬下這「美差」。當時百家村有兩三家豆腐店,「豆腐西施」的店離我家最近,她家的豆腐也最好吃。當然,我愛到她家買豆腐,不僅是因為她模樣好看,還因為她對我們這些饞嘴的小孩是最大方的,有時見我拿了豆腐還不走,她會盛一小碗豆腐腦給我吃。對我來說,聽聽她那動聽的聲音,看看她那美麗的笑容,買豆腐都成了一種享受。她家的豆腐質量也確實好,老豆腐有稜有角,不管煎煮燉炸,入口皆有濃鬱的豆香;水豆腐則細嫩柔軟,拿回家撒上蔥花和醬油,就是好滋味。
廈門日報記者 林銘鴻 航拍器攝
多年後,我們都搬離了百家村。一晃幾十年,我竟沒有回去過。幾年前,我曾特意來到兒時生活過的地方,走過一條條老街舊巷,又站在「豆腐西施」當年的豆腐店前,那店面變化很大,裡頭各種豆製品琳琅滿目。我問店家:「好多年前,這裡也是豆腐店,女老闆很好看,南音也唱得好……」店家瞅了我一眼,笑著說:「那是我母親。」「她人還在嗎?那時,我還是個小孩呢。」我急切地問道。「她早幾年仙逝了……」我有些悵然若失,可算算年紀,她也是高壽呀。
現在,我依然會想起「豆腐西施」,只要吃到好吃的豆腐或者豆製品,就會想起她來:「豆腐西施」坐在店裡,一邊微笑著照看生意,一邊哼著她喜愛的南音……
作者
蔡祖錟,浙江人氏,廈門長大。下過鄉插過秧,揚過學校教鞭也執掌企業牛耳。歷年來在廈門日報等其他報紙發文數十篇。今已退休,筆耕不輟。
朗讀者
偉偉,廈門人,中學教師,喜歡閩南語播音。
徵集
★《夜讀》欄目每周定期推出「閩南夜話」、「心靈夜悟」、「英文朗讀」等,用多元化的節目,滿足聽眾們多樣化的需求。
★如果您有適合欄目朗讀的文章,中英文皆可,歡迎推薦或投稿給我們。
★如果有適合夜讀欄目的好聲音,也歡迎自薦或推薦,讓好聲音為平淡的生活添彩。
★可以發送音頻作品或原創文學作品至電子郵箱xmrbsbjczs@126.com,請在郵件標題處註明「夜讀+朗讀者姓名」或「夜讀+作者姓名」,並附上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聯繫方式。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音頻製作:黃曉青 李一揚 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海鷹 曾欣悅 審核:楊佳音
廈門日報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