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揮別武漢,她又回到「紅區」

2020-12-27 新華社新媒體

一身護士裝出現在鏡頭前,張碩依然戴著口罩,卻遮擋不住眉宇間散發出的青春朝氣。

9個多月前,她在武漢天河機場揮手作別的瞬間,被新華社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永恆固定。青春的臉龐、柔弱的臂膀,挑起抗疫重擔,感動了無數人。

 一

如今,再回憶奔赴武漢支援的一幕幕,張碩眼中仍會閃爍淚花。

除夕夜,剛剛回到山東故鄉,來自單位——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的電話便響起。這是衝鋒的號角!

沒有猶豫,更來不及享受與家人難得團聚的歡愉,她立即重返工作崗位,剪去長發,成為天津市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

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拍攝的張碩(12月18日攝)。

「什麼都沒想,就是往前衝!」28歲的她,態度堅決,柔中帶剛。

初到定點醫院武鋼第二職工醫院,望著病床上一個個期盼的眼神,她的心裡挺不是滋味。

清「戰場」、劃區域、定分工,在天津醫療隊共同努力下,一切逐漸步入正軌,越來越多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擁抱新生。

在武漢,張碩火線入黨。

張碩在武漢天河機場向送行的人們揮手告別(3月17日攝)。

「這麼短的時間,從青澀到成熟,變成一個戰士。」

52天並肩奮戰終有一別。離開武漢前夜,她失眠了。用她的話說,竟比失戀還難受。

天津支援武漢醫護人員微信群裡,每天都會滾動幾百條信息,可收到返程的信息後,群裡沉寂了許久。

「大家都不說話。我們就像經歷了戰爭歲月的生死戰友一樣,那一刻全是不舍。」

這是張碩從武漢返津後休整期滿、解除集中隔離準備回家時的留影(3月31日攝)。

在天河機場,特警筆直地守護在一旁,齊刷刷高聲喊著「感謝天津,向您致敬」。「我突然就覺得,我有什麼偉大,武漢才是英雄的城市,大家都是英雄。」

「當時揮手,是在給整個武漢揮手。今後一定還會再來武漢,但是那個場景不會再有了。」正是這一幕,被定格在了影像中。張碩拿來作為朋友圈封面,用以懷念那段特殊的日子。

網友說,感謝有年輕的你,白衣天使,一路指引,共同闖過風和雨。

疫情防控未到鳴鑼收官之時,張碩所在醫院被確定為經天津市口岸入境人員隔離期內醫療救治定點醫院。

回津短暫休整後,張碩又回到「紅區」。她所面對的,變為從境外回國的隔離人員。

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張碩在戴口罩準備進入「紅區」工作(12月18日攝)。

不同於剛到武漢時,防護服穿上身要半個多小時,輕車熟路的她如今10分鐘就能穿戴好。她還有個小妙招,將碘伏內塗護目鏡,晾乾後再佩戴會減少水霧的產生。

這些日子,每進入「紅區」工作兩周,接下來就要隔離兩周。忙碌的「紅區」工作與空閒的隔離期交替反覆。

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張碩在穿防護服準備進入「紅區」工作(12月18日攝)。

隔離期間,除了追劇、練瑜伽,長進的還有廚藝。「我做的青椒茄子拌飯可好吃了。」

可「紅區」裡的隔離人員,依舊令她掛念。

「隔離人員不能出病房,打水、送飯、測體溫都需要我們來做。日常照護外,一些隔離人員有基礎性疾病,還有心理上的恐懼。」

這是張碩2020年獲得的部分榮譽(12月16日攝)。

於是,張碩嘗試用「講故事」的方式,溫柔以待。

她給隔離人員講武漢的故事,講天津的故事,也講身邊的美食、美景。她最常說「你回家了」,換來的更多是信任。

「就是希望他們知道,回到家、回到祖國,是安全的。」

為了去武漢,張碩剪掉留了很久的長髮。留在「紅區」繼續工作,她依舊保持齊肩短髮,清爽利落。

「總穿著防護服,我都好久不化妝了。」隔著口罩,張碩笑起來眼睛眯成了月牙。

張碩在公寓休息(12月18日攝)。

從武漢回來後,張碩生活中發生了不少「小」變化。

休假回到家鄉,她得到了「隆重」的禮遇——媽媽和姐姐破天荒地一人送上一束鮮花,家裡有個大事小情也開始找她商量,身邊還有人稱呼她「英雄」。

「不太喜歡別人叫我『英雄』,只是工作換了一個地方而已。」

成長為「大人」的她,也有煩惱。

這是張碩在公寓裡的照片牆(12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比如說,忙碌的日常工作與隔離,讓她少有機會逛街、遊泳、健身。最關鍵的是,至今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男朋友。

「本來工作圈子就小,現在一忙起來相親見不著面,約時間也難,還有相親對象覺得護士工作太辛苦。」張碩有些委屈。

但是,這並不影響她對未來的憧憬。

「一切隨緣吧,還是先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這是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空港醫院拍攝的張碩(拼版照片)(12月16日攝)。

深夜時分,張碩一個人窩在宿舍,常常會想起在武漢的經歷。指尖向上滑動,翻看「戰友群」聊天記錄,總也看不夠。手機內存已滿,卻捨不得刪除。

追起抗疫劇《在一起》,她會哭得稀裡譁啦。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言語間,她凝望窗外。春暖花開,定會如約而來。

2020

口罩成為必備

請和我們一起

尋找口罩後面

那曾感動過你的面孔

說說與Ta有關的那些事

2020,你來訴說……

策劃:邢廣利

文字:毛振華 白佳麗

攝影:李然 熊琦

視頻:楊子春 郝傑

新媒體編輯:李木子 張鐸 張豪夫

相關焦點

  • 他們為武漢「拼過單」,現在還好嗎?
    自從4月,跟著全國人民為湖北「拼單」的熱潮進了拼多多「湖北館」後,廣州伢陳蓓便成了湖北特產的忠實「粉絲」和湖北美味的「代鹽人」。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湖北武漢「拼過單」,現在還好嗎?  「沒為湖北拼過命,但為湖北拼過單。」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湖北正全面復甦。
  • 為武漢「拼過命」的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26歲的武漢姑娘伢徐婉茹是疫情期間的志願者,一個能扛70斤蘿蔔的小女生「分揀員」。武漢復甦後,她換了新工作,收穫了個男朋友。「男朋友也是志願者,和我們在一個組的。」她笑眼彎彎。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在疫情期間,下沉一線,奔走在街頭巷尾、社區樓道、醫院駐地、超市分揀區……為「暫停」的武漢「拼過命」,他們現在還好嗎?
  • 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丨援鄂護士:從「頭版」回歸平淡
    3月10日,武漢武昌方艙醫院休艙,劉海婷和許國娟自願報名去做最後的消殺工作,在等待出艙的時候,她們覺得有點累,便坐下來休息了一會兒。 「我可以靠在你身上嗎?有點困。」「可以,休息會兒吧。」這一幕便成為經典。所有的疲憊、所有的努力在這一刻化作依偎,時間仿佛也為她們停止。 3月12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在其頭版和臉書帳號的封面,發布了這張照片。
  • 千萬裡,追尋拼過2020的你:新華社第一期「揭榜掛帥」主題採訪背後...
    ▲這是「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項目的部分受訪者合集照片(拼版照片)。 經過層層篩選,最終確定了第一期揭榜掛帥的報導創意,從尋找和回訪出發,選題確定為「因圖尋人創意互動」,以尋找似曾相識的面容為主線,尋找新華社記者曾經拍攝過的、戴著口罩的普通人,以「#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為主題進行互動。  總編室的同事們牽頭,很快組建了由總編室、國內部、參編部、攝影部、音視頻部和新媒體中心等部門的骨幹力量組成的核心團隊。
  • 2020年,你在他鄉還好嗎?
    今年,你過得還好嗎?2月份疫情情形還很不明朗,所有的夥伴都被隔離在家。聊天時我們互相調侃道,從畢業之後,就再也沒有在老家呆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了,能在家多陪陪父母,讓工作的節奏慢下來,這也算是一種心理安慰吧。大家都在苦中作樂,有個朋友卻怎麼也笑不出來,她時刻都在關注復工復產的消息,我們心裡都明白,她在家隔離的每一天,都在為手裡的存款在燃燒而感到肉疼。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她是抗疫一線「雪天使」
    醫院抽組第一組進輕症病房工作的護理人員,她第一個報名,心中沒有半點忐忑,有的只是拼盡全力戰疫情的決心。輕症病房的工作相對繁瑣,近70名輕症患者生活在一個「大房子」裡,除了常規的護理工作,還包括送飯、打水、生活護理、打掃衛生等,由當班的2—3名醫護人員完成,工作量可想而知。
  • 平凡因奉獻而出彩——天津一位護士長的武漢戰「疫」記憶
    結束52天的武漢戰「疫」經歷後,她已回到熟悉的日常工作中。37歲的沈悅好是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監護病房的護士長,不久前榮獲了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疫情暴發後,收到醫院組建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消息,沈悅好果斷報名,放棄了過年回湖南老家與父母團聚的機會,毅然前往武漢。
  • 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丨護士葉青:不斷提升 隨時待命
    ,她早已從大家口中的「英雄」回歸到「護士葉青」。2月9日,葉青作為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貴州)隊員,隨隊乘坐高鐵前往武漢,當天,救援隊隊員是列車全部的乘客。「當時感覺整個氣氛都很壓抑,但是我們去支援的決心從來沒有動搖過。」 2月13日,葉青和同事們一起進入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收治病人,當天就收入院377名病人。「那個場景對於我來說一生都很震撼。
  • 抖音你最近過得還好嗎我故事裡的那個她是什麼歌 感謝你曾來過歌詞
    抖音你最近過得還好嗎我故事裡的那個她是什麼歌 感謝你曾來過歌詞  抖音上面最近有首歌比較 火,不過這首歌原本就是一位街頭歌手唱火的,很多人都想知道這首歌叫什麼,來看看抖音你最近過得還好嗎我故事裡的那個她是什麼歌?
  • 武漢的娟姐,你在天堂還好嗎?
    所以我就告訴他,乾脆就叫你娟姐好了,他 也很高興,覺得名字很好聽。娟姐告訴我,他是湖北武漢江夏人,今年47了,是在審計單位上班,已經到了處級了,手下有一幫人幹活,他開開會,偶爾傳達一下上級精神就可以了,可謂是生活嫻靜,衣食無憂,所以有時候就會覺得特別空虛,要想辦法找點樂子。
  • 武漢,我們都會記住你凌晨2點的模樣「抗疫有我,中國加油」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他(她)們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義無反顧、毫無畏懼投入防控救治工作出徵將近滿月他(她)們如是說……武漢加油,中國必勝願卿安好,神州無恙,武漢加油,中國必勝!——唐亮寫於2020年3月13日我們都會記住凌晨2點的武漢這是我第一次來武漢。之前曾計劃休假時來逛逛武漢繁華的街頭,看看武漢大學飛舞的櫻花,嘗嘗正宗的熱乾麵和鴨脖,但沒想到,這次我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到武漢。
  • 今日揭開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紅區」面紗
    &nbsp&nbsp&nbsp&nbsp吉林省馳援武漢的5支醫療隊曾在這裡夜以繼日地與病魔展開殊死較量,並最終吹響了戰疫勝利的號角。&nbsp&nbsp&nbsp&nbsp患者清零,任務完成,在臨別之際,我省醫療隊與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共同奮戰的戰友們,在院區之內,種下了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吉林與武漢「友誼林」,以此紀念雙方在抗疫戰鬥中結下的深厚友情。
  • 樂高集團於武漢舉辦2020「為愛拼搭」公益活動
    中國武漢2020年12月12日 /美通社/ -- 今日,樂高集團在湖北武漢楚河漢街樂高®授權專賣店內舉辦其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Build to Give為愛拼搭」公益拼搭活動,以創意和拼搭節日裝飾作品,為更多需要玩樂陪伴的兒童送去歡樂和祝福。
  • 請回答2020,這一年,你過得還好嗎? | 徵集
    請回答2020,這一年,你過得還好嗎?——沈從文你的2020年,過得怎麼樣?2020盼望的,渴望的2021努力爭取2020年即將結束新的一年馬上開啟站在時間的交叉路口你有什麼話想對自己說?
  • 拼過2020的你還好嗎|「口罩芭蕾」舞者:告別焦慮 回歸舞臺
    2020年12月的一天,陽光灑在上海芭蕾舞團排練廳的木地板上。柔和的光線,勾勒出31歲芭蕾舞演員項陽清秀的面部輪廓。「就這樣!」攝影師說:「光線,正正好。」    再一次,他按下快門。鏡頭裡,芭蕾舞女演員臉上洋溢著笑容。    她,摘下了口罩。    一    時間撥回到9個月前。
  • 從體制內辭職的你,過得還好嗎?
    「那你當時為什麼要辭職?」「唉~衝動了唄!」我無言以對!在知乎上看到過類似問題:那些從體制內離職的人,都過的怎麼樣了?細細看下去,有過的好,歡呼雀躍的,也有過的不好,垂頭喪氣的。誠然,走什麼樣的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是由自己說了算,人人羨慕的安穩體制,不一定適合熱血彭拜的你,而社會的波濤洶湧,或許更適合你起起伏伏,一展宏圖。
  • 首名進入海河醫院的中醫醫生孫宏源──他在「紅區」望聞問切
    一個半月前的1月23日,孫宏源緊急奔赴海河醫院,成為我市首名進入「紅區」的中醫醫生。&nbsp&nbsp&nbsp&nbsp為了減少院內傳染概率,「紅區」裡的患者都戴著口罩,醫務人員也會儘可能減少和患者近距離接觸。但中醫要通過「望聞問切」來辨證施治,對於像新冠肺炎這樣的新發疫病更是如此,進行舌診時必須讓患者摘下口罩,進行脈診時也少不了和患者近距離接觸,被感染的風險極高。
  • 記住那些逆行者,感謝為武漢拼過命的人們!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吳義1998年也赴湖北參加過抗洪救災醫療隊,當他告訴女兒要去武漢時,正在上大一的女兒哭了,他安慰女兒:「沒事兒,我會做好防護,等著我回來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接到指令後取消了家庭之旅,義無反顧地動身前往武漢。行前,女兒跟爸爸深深一抱:「爸爸,我們等你回家!」
  • 73歲李蘭娟在武漢的58天
    回首李蘭娟院士在武漢「驚心動魄」的58天,寫滿了敬業、忙碌與不可思議。她是一名醫生千方百計降低死亡率進入「紅區」查房,面對面交流增加患者信心「一定要到一線去,因為作為一個醫生,最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親自查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