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問題是按照題目的內容涉及到雞與兔而命名的,它是一類有名的中國古算題。許多小學算術應用題,都可以轉化為雞兔同籠問題加以計算。
一個籠子裡裝有雞和兔子共35隻,一共有94條腿,雞有______只,兔子有______只.
算法一:
設雞x只,兔子y只
2x+4y=94(腳) x+y=35(頭) 得出x=23 y=12。
算法二:
假設兩隻腳抬起來,94-35*2=24,那麼兔子還有兩隻腳,24/2=12,所以兔子就是12隻,雞是23隻。
算法三:
點擊運行,小貓馬上就得出了答案:
小貓是不是很聰明!小朋友可以擴展下,通過編程解決平時遇到的計算應用題!
作為少兒科技教育前線的工作人員,小蟹認為:少兒編程教育並不是要培養未來的程式設計師,而是讓孩子能掌握新科技並應用新科技表達自己,由科技時代的消費者轉變為創造者;同時,少兒編程是培養小朋友思維能力的理想載體。
《教父》中有這麼一段話「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雖然是一句電影臺詞,但是它已經道清了人和人之間最f 少兒階段沒有實物協助是很難讓小朋友理解邏輯的,更談不上培養,而少兒編程正是通過可見的圖像、工具、運行結果展現出可視的因果關係,讓孩子嘗試梳理抽象的邏輯思維,通過實踐把抽象思維具象化地表現出來。有些家長會說數學就是鍛鍊邏輯推理的法寶,但試問我們大人都很難把現實問題用數學的形式進行理解和分析,何況小朋友。相反,少兒編程通過圖像等『實物』能把難想像的數學邏輯展現出來,也加強小朋友的數學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