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修行念經什麼樣的眾生會投生畜生道,它們是否能聽懂佛經

2020-12-24 禪淨密實修

畜生道眾生大到獅子、老虎、大象。小到蒼蠅、蚊子、螞蟻。被端上餐桌食用的海鮮、飛鳥、山珍海味。由於佛教徒起慈悲心,同體大悲的心念,對所有的畜生道有情,有不忍殺害的悲憫心;畜生道與人類一樣,也是六道輪迴中的一道,我們的宿世冤親債主很可能都在其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一些性情怯弱,常懷驚恐的動物,也是因過去生驚嚇他人在先,而得出這樣的果報。例如曾為強盜匪徒,帶給人們極大的恐怖,一旦墮入畜生道,就會果報現前,時時處於驚恐當中。一念之間陷身畜生,膽小弱智聽不懂佛經

二;以殘忍的手法傷害其他眾生。如《正法念處經》中指出的,為私利求取絲絹,而養蠶殺繭,或蒸或煮,讓它們受大苦,就會投入化生類。若因邪見及外道而行祭祀,特地去殺害龜、鱉、魚、蟹、蚌蛤等,會墮入溼生中,如蚊子、蚤蝨。而那些未斷貪嗔痴的眾生。修行禪定有世俗神通像,嗔心未除,未見本性,除了墮於地獄受無量苦外,一從地獄出,會墮入卵生類。嗔心重聽不懂佛經。

三;《大智度論》喜歡系縛、鞭打其他眾生的,受馬、牛、羊等果報。淫慾重無明多的,則受生於雞、鵝、孔雀、鴛鴦、鴿子等禽鳥類,它們身上長滿羽毛,所以無法得到種種細滑的觸感。嗔恚重的,多投生毒蛇或百足含毒的蟲類。愚痴多的,成為蚓、蛾、螞蟻等;驕慢嗔恚的,變成獅、虎、豹等猛獸。充滿邪見而性情輕慢的,受生驢、駱駝等;慳貪、嫉妒、輕躁的,則成獼猴、熊羆等。驕慢嗔恚聽不懂佛經。

愚痴無明的苦趣畜生,它們智慧不高,甚至僅有神經的反應,因此無法了解佛法,連修行的機會也沒有,只能等待臨命終時,隨宿世業力流轉他趣。佛在世時,正法時期,佛以神通示現,六道眾生都能聽聞佛法。末法時代大菩薩六道度眾生會投生惡道,不會被人道發現。功德回向法界眾生。感恩頂禮龍天八部護法慈悲護持。感恩頂禮韋馱尊天菩薩慈悲護持。感恩頂禮《法華經》《楞嚴經》《金剛經》《地藏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相關焦點

  • 佛學入門:修行《藥師經》如何回向?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儘管很多人都在修行《藥師經》,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對回向是不熟悉的。實際上回向是非常簡單的,一般的情況下,我們只要念誦回向文就可以了。平時我們在回向的時候,可以直接按照經書上的回向文誦讀就行了,但是有的人是有自己的願望的。那麼你在念完通用的回向文之後,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願望就好。如果你希望自己父母的身體健康,那麼直接祈願就好。
  • 佛經不能隨便抄!抄寫佛經的這些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因為當我們以最虔誠、恭敬的心書寫佛經時,整個身心都會投入其中。當一個人能夠集中精神之後,就比較不容易為外界所動搖,而且也能斷除種種雜念,以達到一心不亂之境。「一心不亂」就是一種定力,我們知道:念佛可以一心不亂,其實抄經一樣可以抄到一心不亂。抄寫佛經是一種修行,其最重要的是在於持之以恆,以此來培養我們的精進心。
  • 宗喀巴大師劃分宇宙眾生為「三重世界」,對應修行的三種境界!
    在佛教修行中,也有「三境界」說,這就是由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融貫佛學經論要義,提出的「三士道」說!我們都知道,佛教教義中有「六道輪迴」之說,即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眾生),如不尋求「解脫」,將永遠在「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地循環。
  • 佛學知識:晚上在家的時候,可以誦讀《地藏經》嗎?
    話又說回來了,這部經書到底能不能在晚上誦讀呢?以下有兩種情況,說明了晚上在家能否誦讀《地藏經》。第一,正信佛法使然。佛陀住世時,僧團依制修行,佛將一天分為上午、下午、第一時夜、中時夜和後夜。中時夜,也叫中夜,大概是每天夜裡十一點到凌晨三點,這段時間內要休息,不能進行念經參禪之類的功課。
  • 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嗎?
    有段時間,佛友中轉載一篇文章,關於在不殺生的情況下如何能趕走蛇蟲鼠蟻等害蟲——只要念經,然後回向給它們,之後它們就會受到感召離開。如果你進行了嘗試,就會發現,絕對沒有任何效果,還很可能會被家人質疑:「開玩笑,蟑螂什麼時候能聽懂經了,別學佛學成神經病了。」學佛一直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不學教理,不先樹立正知正見,反而會讓未學佛人誤解佛教,被認為是迷信,這就不好了。那麼到底能不能靠念經念佛趕走蟑螂?
  • 何謂六道眾生?它們在哪?
    眾所周知,有情世界六道眾生: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羅道、天道。前三者稱「三惡道」,後三者稱「三善塗」。可是,六道各代表什麼寓意?它們在娑婆世界的具體位置在哪?據《佛祖歷代通載》「情世界品」記載:六道之名各有特殊的寓意,它們存在於娑婆世界不同位置。因為自然地域所阻,故不能任意相通。我們先來看看六道各自的寓意。
  • 希阿榮博堪布:即使亡者再次投生 超度法事仍能幫他
    極樂世界是不退轉之地,會不會家人的惡業把往生之人「拉」下來呢? 答:如你所說,極樂世界是不退轉之地,真的往生到那裡去了,是不會被「拉」回來的。然而問題是能不能往生淨土。往生,如其他事情一樣,也需要因緣具足才能辦到。臨終時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有往生極樂淨土的強烈意願,有了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緣,再加上其他助緣,才有了往生的條件。
  • 佛學│打坐修行前,先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走錯路——空有二俱非
    說到佛法修行,我們往往會聯想到打坐。因為僧人給人的印象,好像就是在終日打坐。社會中流行的一些冥想、靈修、瑜伽等等看似神秘的方法,也都會用到打坐這種修行形式,而且或多或少都和佛法有一定關係。對普通人來說,在壓力越來越大、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代社會,急需有一個解除焦慮,去除浮躁,讓心靈回歸寧靜本真狀態的方法——打坐,確實是這樣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 領略佛經中的優美文字,收穫無邊福分與功德!
    佛經浩如煙海,特別是有許多譯經大師們,有著紮實的文字功底,將那些深奧難懂的佛經,翻譯得義理恰當且美不勝收。讓人們在念經修行的時候,能如實悟到佛經中那些殊勝的佛意。特別是有些佛經,文字翻譯得非常美妙,打動著每一位看過、聽過這些佛經的人。
  • 佛弟子在家敲木魚念經,怎麼還能敲出罪業?
    很多佛弟子跟隨師父修行幾次,或者與同修共同參加了幾次法會,學佛信心大漲,想要以最莊嚴的形式在家學佛做功課,便向師父請上一個木魚,擺在家中開始誦經念佛,日日虔誠禮拜。但是,有的蓮友在請回家之後,卻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煩惱!
  • 學佛如何快速修行到菩薩境界品第
    第一步,先發菩提心,如果不知道發什麼樣的菩薩願的話,就跟著佛經裡講的佛菩薩發的願那樣發願。最好是發願利益眾生,《發願守戒,發願吃素,這都不屬於菩提願,入地的菩薩戒律400條起步,就算你沒有受戒你平常也要按照戒律修行,這個時候的戒就是很多違反戒律的事說不能去想,想想就是破戒了。如果受不了,那你就勤修行爭取往生。》記住,怎麼發願,日後就要這麼去做。
  • 佛經教我們懺悔惡口最好的方法是這個
    清代大學士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當中記載,有一位侍奉他的小妾,講她祖母很會罵人,後來祖母沒有任何疾病,忽然舌頭爛到喉嚨處,不能飲食、說話,痛得翻來覆去,幾天之後便死去。相比於殺生、偷盜等,惡口不知不覺地就會犯。惡口的果報又是如此的嚴重,因此學會如何懺悔惡口,就變得很重要。
  • 為什麼要念《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宏海法師講解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為了一切的九法界眾生,同生西方極樂世界,攝一切有緣、無緣,同歸西方極樂淨土,修學淨土法門。這次學習淨土宗的根本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此時此刻讚嘆諸位,能夠列到這個修行法會之列。在此時此刻,非常榮幸跟大家一起共同種九品蓮臺的殊勝種子。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尊法,一切聖賢僧。佛法最大,大哉佛法,不但在人的世界中,乃至九法界世界裡面都是公共之法,都可以修,可以成。
  • 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是什麼樣的人?如果弄不清談何修行
    所以所有修習佛法的人,都要明辨是非,在選擇名師的基礎上,還要多度佛經原文,這樣才能夠保證修行不會有失偏頗。我們在讀佛經的時候,常常會發現佛經中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樣的字眼。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人呢?如果弄不清談何修行。
  • 佛教開示:不要誤解了佛經裡的功德
    還有的人雖然懂得一些義理,可是就是不去做,不肯去實修,只是把這些義理當做是學問來研究,這樣就是學佛學偏了,把學佛當做是佛學,雖然字是一樣的,可是含義卻是有天壤之別的。這樣的修學對你積累功德而言是毫無用處的,學習佛法一定要落到實處,佛經上面教給你去布施,你就按照上面所講的,恭恭敬敬的去布施,並且布施的時候也不要有傲慢之心,不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這樣只能夠給你平添業障。你想要積累功德就一定要去做實事,學習佛法最終的目的不就是要自利利他,要讓眾生都離苦得樂嗎?
  • 佛學│鼻中所聞到的香氣,一樣也可以讓你明心入道
    從鼻所聞的「香」,一樣也是入道之門。有人可以因為看見一株桃花而見性明心,也有人可以聞到一抹香氣而悟道證果。在《楞嚴經》中,佛為了讓阿難和大眾見性明心,得入圓通正道,於是命諸菩薩與大阿羅漢們各說自己成道修行的方法,也就是有名的二十五圓通法門。
  • 誦經是一種甚深的修行
    福安古觀音閣原創文章       誦經很重要,久了自然會悟佛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