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羅馬帝國1000多年歷史,西羅馬卻不足100年,兩國的差距在哪?

2020-12-19 騰訊網

前言: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帝國。僅僅不到一百年,西羅馬帝國就崩潰了,而東方的拜佔庭帝國(東羅馬)又延續了1000多年。西方陷落後,東方拜佔庭甚至擴大了一些領土,所以關於"羅馬為何淪陷"一直飽受爭議。

筆者認為西羅馬之所以這麼快就滅亡,其關鍵要看東西方帝國之間的差別在哪裡。

1.東西方經濟資源不平衡

東方一直是帝國的經濟強國,它人口眾多,資源更多,城市化程度更高,上稅人口基礎更大,只要帝國是羅馬統治下的一個實體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四世紀後期,一個由來已久的純粹的行政區劃,即由兩個皇帝在東西方統治,隨後變成了一個永久性地區劃,分為兩個獨立的,相互競爭的政治實體。

一旦東西方分裂了,西方將永遠是經濟上的貧窮關係。後來的羅馬軍隊非常龐大,非常昂貴,帝國一半人忙碌不堪。而且保衛邊界又漫長而困難,但必須用更少的人口,更少的資源,更貧窮的省份來支持和捍衛它。

2.東西方戰爭衝突不斷

西方帝國以及與東方帝國之間的內部衝突極大地加劇了西方的經濟困境。在316年至公元476年結束之間,西方帝國爆發了至少六次內戰,篡奪者挑戰皇帝,皇帝被謀殺,將軍們發動戰爭……

此外,西方定期試圖對它所謂的東方夥伴採取侵略性政策,包括西方的帝國將軍多次入侵東方帝國。反過來,東方往往通過鼓勵野蠻人的軍隊向西進攻西方帝國。

所有這些內鬥都耗盡了兩個帝國中較弱的國家本已過度緊張的經濟資源,而抵禦野蠻人的邊界防禦常常使篡奪者和叛亂將軍的失敗退居二線。反過來,這使西部的一些省份感到政府不關心自己的安全,因此他們轉向當地領導人進行辯護。

因此,西方人進一步受到野蠻人和強盜軍隊的折磨,而一些地區,例如高盧北部和達爾馬提亞,僅僅脫離了帝國並解決了自己的事務。

相比之下,東方則設法遏制或避免了這種嚴重的內戰。由於各種原因,東方帝國從來沒有像西方的地方法院民兵那樣,將軍事力量集中在一個人身上。

即使是較弱的東方皇帝也受到許多民事顧問的控制,這意味著像西方反覆發生的那樣,單一的軍事支持的"王位背後的權力"往往也不會成為軍事對手的目標。

3.外部勢力虎視眈眈

西方羅馬軍隊幾乎一直保持著高度靈活、精銳、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的部隊。保衛西方的軍隊在武器、裝甲和戰術上與東方的軍隊沒有差距,因此很顯然,造成西羅馬崩潰的原因不僅是東西方之間的衝突,還有外部勢力的幹預。

回顧這段時期的羅馬軍隊的戰績:幾乎毫無例外,當羅馬軍隊在戰鬥中遇到野蠻人軍隊時,羅馬人贏得了勝利。但是,兩次戰爭都伴隨著入侵的戰隊不斷減少,更重要的是,帝國內部的內戰使資金匱乏的西方帝國蒙受了損失,使部署和維持所需部隊人數的水平越來越難。

對付野蠻人的戰隊去為羅馬戰鬥和補充正規軍是便宜和容易的,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產生了重大的後果。

野蠻人的數量從來都不是很大的,問題是帝國瀕臨崩潰,內亂導致它最終開始在軍隊周圍瓦解。幾乎所有成功的野蠻入侵都沒有受到軍隊的抵抗,甚至根本沒有抵抗。

如果說有一個事件標誌著西羅馬帝國不可避免的崩潰,那就是西羅馬失去了北非,這是帝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也是維持西方大部分經濟生活的糧倉。隨著北非的消失,西方帝國的加速崩潰,越來越多的領土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而丟失。

結語

因此,羅馬在其自身的"腐敗"和北方野蠻人的影響下,不可避免的崩潰了,主要問題還是西方羅馬帝國內部衝突(東方設法遏制或避免了)和經濟貧困(東方根本沒有)。

羅馬軍隊遠未衰弱或過時,野蠻人並沒有成為帝國崩潰的根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西羅馬內部的系統缺陷。

相關焦點

  • 東羅馬帝國為啥又叫拜佔庭帝國,原來和德國有關係,理由很可笑!
    羅馬帝國的地盤完全是靠著武力徵服起來的,民族眾多,管理起來難度很大。在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逝世,臨終前,將帝國東西部分與兩個兒子繼承。 這就是西方與東方在繼承方面上的最大區別,後果也很嚴重。公元410年,日耳曼人圍攻羅馬城,在城內奴隸的配合下打開城門,重創了西羅馬帝國。476年,西羅馬滅亡。
  • 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為何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
    西羅馬的滅亡,代表這歐洲正式進入了中世紀時代。而東羅馬的滅亡則是宣告了中世紀的結束,可以說羅馬帝國見證了歐洲整個中世紀時代。早在三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就徹底分類成了東西領土。而在一個世紀以後,西羅馬就走向了滅亡,為何東羅馬不趁機收復西部領土呢?
  • 西羅馬被蠻族滅掉後,東羅馬為什麼難以收復故土?
    羅馬帝國,在中國史書中被稱為大秦,是與漢朝差不多同時代的大帝國。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從此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實行永久分治。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蠻族所滅。在西羅馬滅亡後,東羅馬(即拜佔庭帝國)又延續了近一千年,才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掉。在這一千年間,拜佔庭帝國也曾經變得非常強大。那麼,為什麼拜佔庭不去收復原西羅馬的地盤呢?1.地形的限制。如圖,歐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形複雜,有大海阻隔,易攻難守。
  • 查士丁尼是怎樣對東羅馬帝國進行改革的
    公元四百多年,西羅馬在奴隸、隸農起義和日耳曼人入侵這兩股力量的合擊之下,徹底覆滅了腐朽沒落的奴隸主階級被打翻在地。這一消息傳到首都君士坦丁堡,猶如晴天霹靂,東羅馬的奴隸主們都特別害怕。他們私下裡想了很多辦法想要維護自己的反動統治,並勾結西羅馬的奴隸主殘餘勢力,妄圖扼殺新生的封建地主政權。查士丁尼(527-565年)統治時期,反革命活動最為獵狂。當時,在西羅馬的故土上,日耳曼人先後建立起了一系列封建王國—義大利有東哥特王國,西班牙有西哥特王國,北非有汪達爾王國,高盧有法蘭克王國,不列顛也有王國。
  • 匈奴人究竟去了哪裡:向西逃跑引發西羅馬滅亡
    北匈奴在西域遭到漢朝的反擊,已無法立足,大約在160年,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了西遷,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至於北匈奴人在康居的活動,因為缺乏史料記載,就不得而知了。 北匈奴西遷的第三站:頓河以東、裏海以北 大約在公元290年,北匈奴出現在頓河以東的阿蘭國,這段歷史在我國《北史.西域傳》和羅馬帝國的《歷史》中,都有過記載。
  • 羅馬帝國滅亡後,變成了現在哪些國家?數量驚人,整整43個!
    在世界歷史上,羅馬帝國創下的輝煌文化,一直讓人讚嘆不已。在國土面積上,羅馬帝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王國之一。那麼,羅馬帝國為啥會滅亡?都涵蓋了現今的哪些國家?羅馬帝國羅馬帝國建立於公元前27年,滅亡於1453,綿延國祚1000多年。
  • 西羅馬到底怎麼滅亡?自毀、災害?專家推測也有匈奴後人的因素
    專家推測也有匈奴後人的因素文|歷史青櫻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在歷史上是有爭議的,不過我們可以根據當時的的歷史記述來看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看看西羅馬是自身的問題還是自然災害的困擾,研究西方史的學者專家也推測是外族匈人的進攻,我們來一探究竟。
  • 拜佔庭成了「敗仗庭」(上):為何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羅馬帝國卻能...
    這是一些人賦予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讚譽。在很多書中都會記載,這個秉承了羅馬帝國的政治傳統,以羅馬帝國繼承者自居的帝國,懷著恢復羅馬帝國全部領土,將整個地中海作為內海的夢想,於歐亞大陸縱橫捭闔千餘年。曾幾何時,能娶到出生於紫色寢宮的拜佔庭公主,是歐洲各國君主夢寐以求但卻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榮耀。同時,拜佔庭帝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風俗等諸多方面都對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世界史記:西羅馬自毀長城,哥特人趁機立國
    匈奴人由東向西的徵戰,迫使東哥特人、西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盎格魯人、撒克遜人(為了區別,史學界將定居不列顛的薩克森人稱為撒克遜人)勃艮第人等蠻族部落紛紛離開故土,遷徙到西羅馬境內逃避匈奴人的兵鋒。而在這次民族大遷徙中,羅馬皇帝沒做好應對,與蠻族部落舊仇添新恨,以致連原本忠心耿耿保衛羅馬帝國的蠻族將領都起了反心。
  • 東羅馬帝國的陷落細節:那個被忘卻的凱爾卡門
    分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位於米蘭市,東羅馬帝國位於拜佔庭,後來更改為「君士坦丁堡」。 分裂之後的羅馬帝國的短時間解決了管理難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弊端也逐漸顯著。面對外部侵擾時,東羅馬與西羅馬經常發生歧義,對軍事援助與經濟資源爭論不休,導致資源分配不均。
  • 日耳曼諸蠻族滅亡西羅馬後,西方世界是進步還是退步了?原來如此
    公元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裡克率領下進入義大利,圍攻羅馬城,最後城破羅馬兵敗。日耳曼領袖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末代皇帝,西羅馬宣告滅亡。在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進入中世紀黑暗之前,西羅馬滅亡到東羅馬滅亡前這段時間被稱為中古世紀,意思是在歐洲古典時代結束之後與中世紀黑暗前之間的時間。在題目中,題主用了「日耳曼蠻族」這個詞,在進入火藥時代之前,落後的民族戰鬥力越強,所以被落後文明打敗的更為先進的文明在一般的定義肯定是歷史的倒退。
  • 聊一聊東西羅馬帝國的分裂演變過程,管理創新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之前我們在介紹歐洲西方歷史和東羅馬也就是拜佔庭歷史的時候,曾多次提及古羅馬帝國的一分為二問題,很多朋友留言,想知道這其中的究竟。其實用一句話概括,也能概括得了,那就是古羅馬帝國的疆域不僅過於龐大,而且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首都為「圓心」的陸地國家,它這種環地中海的形式,使得本來就廣大的疆域變得特別的散碎。
  • 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國徽上的標誌說明一切!
    俄羅斯曾自詡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然而俄羅斯地處東歐和北亞,離羅馬帝國所在的地中海地區相距遙遠,可謂是八竿子打不著,為何俄羅斯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呢?說來話長,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這一歷史故事: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稱號,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正式取代羅馬共和國,進入羅馬帝國時代。由此,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 《古羅馬千年史》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2
    羅馬帝國之西羅馬帝國滅亡2 從四至五世紀起,羅馬帝國在奴隸、隸農起義和日耳曼人入侵的聯合打擊下,日漸衰落,帝國政府逐漸放棄對邊遠行省不列顛的控制;從407年起開始撤退戌軍,至442年全部退走。
  •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
    羅馬、伊斯坦堡、雅典,哪座城市才是歐洲第一古都?現在告訴你歷史悠久的雅典。公元前8世紀,古希臘文明就已經在雅典地區出現,後來古希臘城邦之中,希臘最為繁榮,而且有著發達的海上貿易和強大的海軍。雅典的民主制度也是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搖籃,古希臘被羅馬帝國徵服後,雅典的地位一落千丈。
  • 鷹旗之墜:羅馬帝國的毀滅,從奧古斯都屋大維到拉文納
    羅馬帝國是古典世界的集大成者,從羅馬城建立之初,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居士坦丁堡陷落,一共經歷了2206年。帝國的起源羅馬在世界的歷史中是古典文明的集大成者。從文化,軍事,政治上,都到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地位。羅馬也成為了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期間歐洲社會學家和政治家們的模仿對象。但就像羅馬帝國的興盛到它的沒落一般,羅馬帝國本身在它漫長的歷史走走向了衰敗。
  • 作為歐洲第一個帝國,羅馬帝國建立時我國是哪個朝代?
    羅馬文明持續的時間比非常長,從公元前9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15世紀,前後跨度2500多年。不過我們常說的羅馬是指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代。但是朱裡亞·克勞狄王朝並沒有持續多久,到公元69年,帝國重臣韋帕薌擊敗政敵,篡取皇位,羅馬帝國進入了弗拉維王朝。到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之前,羅馬共計經歷了8個王朝,在公元395年之後羅馬分裂了成了東羅馬和西羅馬兩個帝國。
  • 橫跨亞非歐,地中海為內海的羅馬帝國,為何成殘缺的西羅馬帝國
    西方的神話歷史當中,地中海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希臘、波斯、印度、埃及等國有著重要意義。羅馬帝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大帝國,橫跨亞非歐三洲,地中海是它的內海,雄霸一方,橫行一時。可在令人費解的情況下,竟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本文就是要講,殘缺的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
  • 今天的義大利與古羅馬帝國,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繼承關係
    提起古羅馬帝國,可以說是無人不知,它奠定了今天西方文明的基礎。後來分裂為東西羅馬後,這個西羅馬帝國很快就滅亡了,而東羅馬帝國卻能夠像我們東方的王朝一樣,一直延續了長達1000多年之久。後來,歐洲各國都搶著說自己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比如說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當然這種繼承關係是建立在西歐國家主觀認為西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的前提下的;拜佔庭帝國也就是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奧斯曼土耳其和沙俄爭相做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當然這種觀點也是建立在東歐國家主觀認為東羅馬帝國才是羅馬帝國繼承者的前提下的。後世普遍認為它們都稱不上羅馬帝國繼承者,甚至說神羅是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不帝國。
  • 這個原因導致西羅馬滅亡
    最後,我們應當記住,修正派的論點只涵蓋了某段歷史時期:它最早追溯到公元378年羅馬在阿德裡安堡的大敗,或稍後的公元425年。到公元5世紀中期,西羅馬的戰鬥部隊已經徹底「蠻族化了」。公元451年,在查隆戰役中擊敗阿提拉的「羅馬」軍隊,或者完全由蠻族組成,或者其中具有戰鬥力的部分由 蠻族組成,這就看我們對史料如何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