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苦蕒菜
來源產地
為菊科植物苦蕒菜的全草。
春季採收,鮮用或陰乾。
生於低山的山坡、田野、路旁。
分布於我國南北各地。
別名苦蕒、老鸛菜、盤兒草、鴨舌草、苦球菜、兔仔草、牛舌草、土蒲公英、黃花菜、苦碟子、苦丁菜、敗醬草、墓頭回
【原形態】
苦蕒菜多年生草,高30-80cm。全株無毛。莖直立,多分枝,紫紅色。基生葉叢生,花期枯萎,卵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圓形或披針形,長5-10cm,寬2-4cm,先端急尖,基部漸窄成柄,邊緣波狀齒裂或羽狀分裂,裂片邊緣具細鋸齒;莖生葉互生,舌狀卵形,無柄,長4-8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微抱莖,耳狀,邊緣具不規則鋸齒。
頭狀花序排成傘房狀,具細梗;總苞長約7mm,外層總苞片小,長約1mm,內層總苞片5,條狀披針形;花全為舌狀花,黃色,長6-9mm,舌片長4-6mm,先端5齒裂。瘦果黑褐色,紡錘形,稍扁平,長1-2mm,喙長約0.8mm,冠毛白以。花期4-6月,果期7-10月。
【性狀】
性狀鑑別本品長約50cm。莖呈圓柱形,直徑1-4mm,多分枝,光滑無毛,有縱稜;表面紫紅郄至青紫色;質硬而脆,斷面髓部呈白色。葉皺縮,完整者展開後呈舌狀卵形,長4-8cm,寬1-4cm,先端急尖,基部耳門面,微抱莖,邊緣具不規則鋸齒,無毛,表面黃綠色。頭狀花序著生枝頂,黃色,冠毛白以;總苞圓筒形。果產紡錘形或圓形,稍扁平。氣微,味苦、微酸澀。
以身幹、無雜質、無泥者為佳。
性味功效
《中藥大辭典》
"苦,涼。"
治肺癰,乳癰,血淋,癤腫,跌打損傷。"清涼解毒,消癰散結。治毒蛇咬傷,肺癰,癤腫,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味苦;性寒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癰癤親毒;乳癰;咽喉腫痛;黃疸;痢疾;淋證;帶下;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用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搽;煎水洗或漱。
免責聲明:本文系本號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