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名踏青節,也是「時年八節」之一。民間有「四五清明」的說法,意思是清明節並不固定在4月5日這一天,而是在4月4日至6日間變動。因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劃分,故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即使節氣日期有所改變,差異也只是在3天之內。
都說百善孝為先,對於父母要行孝道,對於祖宗則要有敬道。清明節作為中國民族傳統的節日,許多人選擇在這一天慎終追遠、祭拜先祖,通過這個動作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通過這麼長時間的傳承,讓清明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掃墓、祭祀」。可是在今年的清明節,很多人選擇緬懷先祖的方式,卻有了很大的改觀。據了解,很多人選擇用修家譜的方式替代掃墓,這是為什麼?這或許就是時代的進步,和傳統文化改革必然的趨勢。
俗話說得好,「國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譜」,可見修家譜是件有意義的事,如同地方修志,國家修史一樣重要。而且清明時節修家譜,也並非「稀罕事」。其實在此之前,就已經有很多人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家族傳承,彰顯祖宗功德。
為什麼修家譜祭祖,今年會格外的受到關注和推崇?主要原因有兩點。其一:受疫情的影響,不扎堆、少聚集,在緬懷先祖的同時,也能夠保障自身安全健康。而且近幾年來,一直提倡綠色文明的祭祖,即便是掃墓,也基本都是用鮮花替代紙錢,由此可見,傳統的祭祖方式是在不斷進步的。
其二:家住長江尾,怎知長江頭?許多人對於自己的家族,都只僅僅知道自己的父親輩、爺爺輩,更深一點的祖宗信息,也是不得而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修家譜可以幫你查清你的祖先是誰,讓你的名字與先祖一起流芳千古。多年之後,你的子孫後代仍然可以記得住你的光輝故事。這樣的方式,相信會比傳統的掃墓,顯得更有意義。
對於一個龐大的家族脈絡來說,一套家譜中包含的分支越多,就越難將家族脈絡梳理清楚。所以現在「雲家譜」也逐漸代替了「傳統家譜」。用信息化的手段,在手機、電腦上就可以直接修譜,還能實時地保存每一個人丁的個人視頻、音頻信息等,這也是「家譜」行業的又一次大躍進。
名門修譜,作為修譜行業的領軍人物,專注於修譜已經有8年之餘。我們擁有專業的團隊,人性化的體驗,超強的技術支持,一直在為每一個家族姓氏,續寫著精彩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