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遭遇負面情緒時,我們該如何破?

2020-09-03 Grace五月老師

通常情況下,一提到情緒,大家都會有些緊張,仿佛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即將降臨,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條件反射,因為大多數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把&34;一詞當成了&34;。《暗理性》一書是這麼說的&34;這個東西挺好的,是人類進化過程中演化過來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調動身體資源去迅速應對環境變化,比如熱情、興奮、喜悅…..。但是&34;也如一把雙刃劍,當我們遭遇一些困擾和威脅,會展示出焦慮、憤怒、抑鬱等的消極反應,這些反應會讓我們陷入一種能負面、消沉、麻木的死循環,如果得不到指引、解決方案,將會導致情緒徹底崩潰。


比如《三國演義》中,劉備在經歷了關羽敗走麥城、張飛遇害之後,做出了極不理智的決定:討伐東吳。勢力的喪失、手足的離世,給劉備帶來了現實與精神的雙重打擊,令他痛心疾首,被怒火蒙蔽雙眼,憤然不顧當時蜀國的處境,一意孤行向東吳發起進攻,導致復仇大軍慘敗,折損大將重臣和軍中骨幹無數。這場戰役給了劉備致命一擊,最終讓他功敗垂成。


那麼當我們遭遇並意識到已陷入了負面情緒,我們該如何化解呢?


01 │ 客觀全面評價負性體驗

首先,我們應該放慢節奏,清楚明白負面情緒是無法消除的,只是我們身體的一個本能反應,所以也沒有必要去刻意尋找消除的方法。既然情緒是我們的本能反應,那麼我們要接受它,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去控制負面情緒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學會從多個角度看事物,避免被負面情緒佔據頭腦,能夠客觀評價自我,積極找尋突破口。


比如我在《情緒急救》一書中看到這樣的例子,美國教育之父斯坦利·卡普蘭,20歲時他以優等生的身份從紐約城市大學畢業,但在繼續省區就讀五所學院時先後遭到拒絕。他在自傳中寫到:&34;由於當時猶太人很受教育歧視,社會沒有太多機會給他們,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考試,但是美國大學又採用其他手段儘可能的降低猶太人學生的錄取率。面對猶太人受排擠的時代,卡普蘭一面感嘆社會不公,一面重新審視這件事,並從中看到了自己唯一可以控制的部分 – 考試成績。他開始致力於研究如何在短期內提升高考分數,並把這種方法傳播給備考的學生。


02 │ 加深了解是化解情緒的方法

其次,在這些敏感、焦慮、憤怒等的負面情緒中。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如何朝有利的方向發展來決定運用何種方式來進行自我表達。比如敏感,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出現以下場景,一對初相識的戀人,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一方晚了回覆信息,或持續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回覆。也或者原本打算一起吃飯,卻遲到了很久。這時候人們有可能開始會出現敏感的情緒,開始猜疑,比如認為對方並不重視自己,或者並不是真的愛自己,也可能現在已經不愛了,如果任由這種猜忌發展下去,結果只會越走越遠直至分手。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這時候,我們應該冷靜選擇對雙方有利的設想,可以通過詢問,加深雙方的聯繫,增加雙方多維度的交流等這些表現方式,加深了解,就能很好化解敏感的情緒,解決最終的問題。


再比如焦慮,我們來看看以下場景,2020年這場新冠疫情,許多的中小企業在防疫部門的防止疫情擴散的各項措施下無法復工,在這種不可抗力的環境下,企業主仍需按時支付在崗工人的工資,以及面臨上遊供應商的貨款催收。這時企業主們大多會出現非常焦慮的負面情緒。抱怨、消沉、逃避都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我們看看歷史,在每一次遭遇大型危機的時候,能活下來的,往往不是最強的,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所以,這時候主動聯繫各方協調商討,向政府申請援助,想辦法解決當前困局,適應新環境,才是對我們有利的發展方向,一旦行動開始,源源不斷的各種解決方案將會被提出來商討,一個個的&34;會被一一打開,應運而生的新商業模式會被創造出來……焦慮的表現形式自然就消失了。


03 │ 憤怒不一定是負面情緒

最後我們說說憤怒,準確的說憤怒的情緒不能簡單的認為是負面,當我們收到威脅、侵犯時,憤怒能起到一種警告、震懾的作用,這時事態的發展是朝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的。但是,當&34;失去了道德的約束,變成了一種仗勢欺人、肆意欺凌的工具,或者是一種傲慢、不屑的脾氣的表達方式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如吸食毒品般的對權勢和欺凌,這些近乎扭曲了的優越感進行瘋狂的貪婪和追逐,而這些優越感其實只是我們想像的尊嚴,其結果只會觸犯道義甚至法律法規,最終作繭自搏、自食其果。所以,能夠對事態發展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的方式,應該是選擇讓我們的價值觀回歸道德底線、重獲良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回饋社會,造福社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才能真正贏得眾人敬仰的尊嚴。


04 │ 善待自我、欣賞自我

除了以上說的幾點之外,《情緒急救》這本書裡提到,我們需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自己,當然由於傳統的教育會令到我們容易對自己比較苛刻,對朋友比較寬容,所以有時當自己做錯事、說錯話等,就會容易遭到自我打壓,不允許自己犯錯,這樣會令我們容易引起一些負面情緒,但當我們開始善待自我、欣賞自我,接受一個不完美的自我時,負面情緒就會慢慢消退。


以上是我對如何化解負面情緒的一些方法和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在遭遇負面情緒時從容應對,化解危機。

相關焦點

  • 臺大陸生的悲劇背後,我們該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逝者安息,有臺大學生在社交平臺上po文表示悼念「希望我們能通過這樣的方式,珍視我們所擁有的,直面我們失去的,並傳遞這份溫柔給每一個人。」今天我們想跟大家聊聊,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若身邊的人出現自殺傾向,我們該怎麼辦。
  • 《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緒》:「負面」情緒是如何保護我們?
    我們每天都在和情緒打交道,人們通常認為情緒化是不專業和脆弱,不利於正常生活。但《暗理性:如何掌控情緒》一書告訴我們,情緒是暗理性,保護人們面對當前不利環境。作為暗理性的情緒早在2.5億年前,生物演化出了「原始腦」,它控制情緒、行走、呼吸等本能反應。
  • 當孩子向你表達負面情緒時,我們該怎麼做?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孩子也不例外。當孩子有不開心或者難過情緒的時候首先會找父母訴說。當孩子給我們訴說以後,我們怎麼去回應孩子的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累了"媽媽說:"你剛睡完覺,不可能累。"孩子大聲朝著媽媽喊道:"我就是累了。
  • 面對負性情緒時,我們該如何處理好?
    長期的負面情緒擠壓就會使我們的身體生病,很多人出現生病時大都不是身體上的,而情緒才是幕後的黑手。不同的情緒產生將攻擊身體的不同器官,所以,發現有壞情緒時,得及時釋放出來。負性情緒將攻擊身體的器官 情緒須流動下面來講面對負面情緒,我們如何正確的處理好
  • 心理學:了解我們的情緒,談談幾種具體的負面情緒
    生氣、憤怒、暴躁等情緒統稱為負面情緒,喜悅、高興、溫和的情緒統稱為正面情緒。負面情緒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痛苦悲傷。但是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一樣是人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認為他們該被接納。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些情緒。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然而,延長的假期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在家裡「休養生息」,於是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多種渠道來獲得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恐慌、焦慮情緒逐漸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對應的心理反應也隨之而來。那麼我們在面對疫情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呢?  一、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身邊朋友家人傳遞負面情緒。
  • 學習時遭遇磨難,處於迷茫時期該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而怎樣才能排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並且重新用勇氣來面對這些磨難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一個又一個新的問題不斷的出現也讓學生的心靈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但面對不會的問題的時候,他們常常無所下手,不知道自己應該從哪個點作為突破口。這也讓他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很多學生會直接選擇放棄,最後造就了積少成多,並且問題成了一個大窟窿。
  • 【職場充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我們該如何處理積聚的負面情緒?
    人人都想成為更優秀的人,但是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困擾著我們。 很早以前有個好友說她做飯總是不好吃,讓她一度以為自己沒有做飯的天賦。 後來有個精通廚藝的大叔告訴她,在她始終做不好的那些菜裡加一點糖就可以了,因為糖可以提鮮。
  • 作為一個普通人,當負面情緒滿滿,該如何活下去?
    負面情緒出現,會感覺心情煩悶,不想見到任何人或事,有的時候也控制不住自己想發脾氣,甚至消極到一定程度,還會產生輕生的念頭。有人說,死都不怕,還怕活著麼?好死不如賴活。有時,我們能說出這樣的話,只因我們就是旁觀者。
  • 如何排解負面情緒?
    每個正常人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有正面積極的情緒,當然也會有負面情緒,尤其是面臨壓力或者挫折時。那麼,在面對負面情緒時,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自己走出來呢?這裡給大家分享3個排解負面情緒的實用小方法,簡稱為3個P。
  • 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
    11.過度焦慮了,該怎麼辦?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焦慮情緒。當我們面臨生活中的重要事情,需要做重大的決定,或有一定的危險時都會出現焦慮。焦慮情緒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以提醒機體現在是關鍵時刻,需要提高警惕去應對。
  • 如何應對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
    我們知道過度的壓力會帶來負面反應,出現消極情緒。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呢?當遇到壓力時我們需要找到自我調節的方法,用積極的角度看問題,從壓力中找到生機,化壓力為動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生活中的壓力所帶來的負面情緒呢?
  • 如何認識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
    現在想一想,在辦公室裡,在家裡,因為一時的情緒衝動,你曾犯過多少錯誤?如果給你一臺時光機,你是不是希望回到過去,告訴那個發脾氣的自己,這個時候,該管好自己的情緒呢?那麼,情緒是什麼呢?我們如何客觀認識它?我們的情緒為什麼會失控呢?我們怎麼才能管理好情緒呢?
  • 靜悄悄崩潰的成年人,該如何與負面情緒相處?
    還有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忙碌一天,身體疲憊不堪,精神卻是興奮愉悅的呢?大部分時候,我們之所以感覺疲憊,沒法在生活中獲得幸福,不是因為時間不夠、體力不足,而是所謂的「心累(情緒)」所拖垮。我們該如何解決自己的內心衝突,來保證情緒的相對穩定呢?
  • 當我們在外打拼身心無助的時候,如何消除悲觀失望的負面情緒?
    緩解這種心理壓力,消除這些悲觀失望的負面情緒,需要我們,有明確的生活目標,經常的心理自省,積極溝通交流,努力找尋問題解決辦法。 案例故事:小朱是一個打工族,獨自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身體和心理方面都已經很累,卻沒有一個人懂他。
  • 整天情緒低迷,胡思亂想,生活無意義,該怎樣調整這種負面情緒?
    我常常陷入情緒低迷的狀態,胡思亂想,生活混亂沒有意義。也不是有很具體突出的事件導致的,就是對整個的生活感覺是這樣的。老師,我該如何調整這種消極負面的情緒狀態呢?舵主導航:分析及建議。我們非常理解你的這種較為負面的情緒狀態和心理感受。按理來說,生活應該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的,或者至少應該是平淡從容的;即使有一些煩惱和痛苦,總應該是針對一些特定的具體事件或者問題的。但是,我們處於這種對於整個生活的負面感覺裡面,也沒有明確的問題點,就是感覺情緒不太好,心態不太好,生活熱情不夠。
  • 合理情緒療法:到底是什麼讓我們產生了負面情緒?
    因為小編大學的專業是心理學,所以學習了一些心理諮詢方面的理論和技巧,今天就教給大家一種容易理解和運用的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和擺脫我們負面情緒的方法:合理情緒療法。合理情緒療法(REB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的治療整體模型是「ABCDE」,是在埃利斯的「ABC理論」基礎上建立的。
  • 當遭遇突發事件時,我們該如何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去積極面對?
    從心理學的角度,人們在生活中遭遇突發性事件時一定有一個心理變化的過程。如果能夠提前了解這個心理變化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時刻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一旦感受到有負面情緒出現時,自己可以做一些情緒管理,並主動做一些心理幹預,那麼這個過程也就不會那麼讓我們焦慮和擔憂了。
  • 如何應對負面情緒?
    就如負面情緒來臨之時創作靈感往往會進階升級,如此便應抓緊時機將其書寫記錄讓負面情緒「不枉此生」為人間光熱添磚加瓦。下次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可以換種思維,由:「如何把它趕走?」轉化成「如何把它運用?」心境轉化,水能覆舟亦能載舟。
  • 負面情緒究竟在告訴我們什麼?如何正確面對它
    說到負面情緒,我們很多人是不喜歡的,因為我們總認為負面情緒是不好的,但是卻不知道它其實可以幫助到我們!首先我們先了解情緒,它分為七大類。它包括了恐懼,憤怒,羞恥(自卑,委屈,不值得)抑鬱,悲傷,欲望,內疚七大類那情緒在我們生命中起什麼作用?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