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型肺炎)「坐標中國,一起加油」——聽疫情下在華外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
中新社北京1月29日電 題:「坐標中國,一起加油」——聽疫情下在華外國人講述自己的故事
中新社記者 吳旭 張碩
「我很擔心,但沒必要驚慌,我們必須保持冷靜和清醒的判斷。」在北京工作的32歲義大利語言專家Andrea De Pascale這樣告訴中新社記者。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受到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那些在華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向記者講述著自己最切身的感受。
「冷靜面對局勢是對這個國家最好的配合」
在中國生活了近3年的Andrea特別給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叫「鄧昊天」。在他看來,不製造驚慌就是對他人最大的負責。「前段時間我感覺自己身體發熱,於是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專業診斷告訴我沒有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並仔細告知我注意事項,這讓我對中國醫護人員的專業水準十分放心。」
對於中國的應對措施,Andrea有著自己的看法。「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的應對令人心安。要防止病毒傳播,特別是在中國農曆新年這種敏感時刻,政府採取的措施都是合理和正確的。」他告訴記者,中國對疫情的迅速反應受到高度關注。自當年SARS爆發以來,中國已經積累了面對複雜突發疫情的經驗,學會為此類事件做好充分準備,並成功阻止了許多新型傳染疾病。「在華的外國人雖心存擔憂,但我們儘量不去造成不必要的恐慌。」Andrea補充道,「按照中國政府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指示,冷靜地面對局勢,就是對這個國家最好的配合。」
「中國的努力我們都看得見」
26歲的西班牙小夥子Ignacio Pastor在中國從事網際網路工作。連日來,Pastor每天都會上網查看疫情通報。「雖然我不在武漢,但關心中國的心情和你們是一樣的。擔心肯定有,但我覺得最需要擔心的是恐懼本身。」Pastor說,「我和身邊的朋友都不相信那些在網絡上流傳的假消息,這只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談起這次疫情,Pastor覺得中國的應對舉措很及時也很到位,尤其在及時公開最新疫情信息方面令人印象深刻。「能做到這些真的非常不容易。」Pastor說,「中國政府的努力我們都看得見,我也相信疫情會儘快得到控制。我和其他在中國的外國朋友也都會遵照專家建議,積極配合,做好防護。」
聊起最近的生活,Pastor坦言「確實有點冷清」。去年春節他還特地去地壇廟會感受了熱鬧氣氛,但今年在北京感覺有點「難過」。「每天有很多的疫情報導,我的朋友們都很擔心我。雖然現在減少外出,但我不會離開中國,我愛這裡,中國加油!」
「坐標中國,我們一起加油」
疫情持續牽動外籍友人的心。尼泊爾國家通訊社副主編Mahendra Subedi告訴記者,他一直有通過電話與自己在武漢的尼泊爾朋友聯繫。「他們告訴我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安好,當地部門正在確保供應,所在的大學也正在努力給他們提供日常必需品。」Subedi說,他的朋友們雖然對疫情有些擔心,但對中國方面採取的防控措施非常有信心。「中國政府採取的許多防控措施都是及時和必要的。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全面努力會遏制病毒的傳播,希望局勢很快得到控制。」
連日來一些俄羅斯民眾在社交媒體上發起「坐標中國,我們一起加油」的帖子,為那些身在湖北、上海、廣東、河南、山東等中國各省市的俄羅斯人鼓氣加油。這些帖子雖然話語樸素,卻依舊溫暖人心。
俄羅斯姑娘Lida留言回復稱,「我在武漢,這裡沒見到恐慌,至少在我的熟人中沒人恐慌。大家都比較謹慎,儘量待在自己家裡,出去時都戴口罩,相信這一切遲早會過去。每種疫情都有開始和結束,為中國祈禱!」
身在廣州的Elena說,「我在這裡一切正常,藥店、超市、購物中心等設施照常營業,雖然人們上街戴著口罩、搭乘地鐵等公共運輸工具需測體溫,但並不像網絡上渲染的恐慌信息,一些外國媒體的報導很荒謬。相信中國可以渡過難關。讓我們一起加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