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的上漲買房的人發生了變化,曾經以丈母娘式的買房減少了許多,更多的人表示如今結婚更看重的是人品,因為現在的買房已然讓不少人難以承擔房貸,現在的年輕人提倡超前消費,超前消費的背後結婚會背負較大的債務,然而「丈母娘」式的買房漸漸被取代。
高房價存在當中成為了人們理智買房的選擇,我們深知房價的上漲讓剛需無力承受,超前消費使得年輕人存款變得較少,以前結婚買房,現在結婚男方買房的話女方會跟著一起還債,有生活資本的還好一些,但房價似乎變得撲朔迷離。
從2015年開始二線出現了大漲,幾乎每天都能夠上漲一個價位,多的一天漲1000元,少的話也有漲100元,讓不少剛需爭相去買房,當時的樓市不僅僅是剛需還有大量的炒房客湧入房產,結果出現了調控以後,二線城市房價瞬間低迷下去,就像去年的三四線城市那樣。
如今房價瘋狂上漲,準「丈母娘」也不會怎麼要求「
準女婿」買房,從此樓市中又少了一些年輕人買房,現在的年輕人的思想是能不買房就不買房,在當前的消費時代人們不在和以前那樣攢錢過日子,而是提前消費成為主體。
並且房奴一代的人我們也看到眼裡,只要資金斷裂就會遭到銀行無休止的催款,如果長期不還者直接把房子給收回,這使得買房的得不償失,炒房客依然能夠在阻擋著房價下跌的標準,縣城的房價過萬少了炒房客的功勞,我們增加嚮往泡沫的房價,但真的能夠存在嗎?
我們的房產專家依舊在說房價繼續上漲,簇擁著大家繼續買房,但這種買房的過程中背後的辛酸誰人知,專家不能體諒老百姓,現在的老百姓如果買房結婚,需要消費幾十萬,有些老百姓十年的都賺不回來,即使買房子以後彩禮還是一份不少。
所以現在的「丈母娘」對於「女婿」沒有那種過多的買車買房標準。他們看上的是「女婿」是否是潛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