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統計局給出的數據顯示,前九月全國房價上漲5.6%,但大部分人依舊認為現在的樓市已經處於下跌階段了。因為在考慮到物價上漲、房貸利率水平居高不下、資金成本等因素之後,這點漲幅根本就掩蓋不利房屋持有成本。而且隨著樓市調控政策不斷深入,我個人覺得過去那種房價上漲再也不會出現了,剛需終於看到了能輕易買房的希望了。
樓市為什麼為什麼會出現下跌?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這都是樓市調控政策嚴格而密集帶來的結果,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樓市調控次數超過了600次。而且就現在來看,這一輪樓市調控還在不斷加碼,例如在11月的前20天裡全國就有5個省市地區對樓市調控政策進行了升級。
樓市調控政策還保持著嚴格密集的態度,那麼市場上的房價就不可能出現以前那種走勢。實際上也就是因為政策調控的原因,此前一些房價虛高的城市,現在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例如燕郊的房價就從將近4萬元的單價跌倒了不足2萬,在這種降幅下,剛需買房已經比之前容易了很多。
以前剛需在面對房價為什麼會絕望,就是因為房價漲幅遠超居民的收入增長,但未來這種情況將會徹底被改變。因為根據相關機構和專家的給出的預測,未來市場上的房價漲幅會跟經濟發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這就意味著居民的收入不會落後房價漲幅多少,甚至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還是超過房價漲幅。到時候房價收入比就會縮小。
當然更重要的是,現在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白菜價」的房子。例如媒體報導的阜新56平米的房子,只賣2萬元,遼寧鐵嶺也出現了3.8萬元的學區房。儘管這些城市出現「白菜價」的房子是因為自身的原因,但這代表著中國樓市裡的確存在一些房價低的城市,剛需只要想買房就能買得起。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炒房者已經徹底在樓市失去了操作空間,就算現在市場上還能看見有關炒房者的消息,那也是炒房者降價拋售房產的消息。而對於剛需購房者來說,現在千萬不能著急,因為不管怎麼樣,樓市供過於求的事實就擺在那裡。剛需根本就不用擔心沒有房子住,只要保持足夠耐心,那麼未來遲早能用更低的價格買到適合心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