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這裡是塵世小詩童!今天小編主要跟大家聊聊皮影戲,是不是非常期待呢?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會有更新。
現在人們生活的條件提高了很多,很多人都喜歡追求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類的東西。其實這些比較「虛」的東西都在我們身邊,只是缺乏細心的觀察而已。很多人感慨:過年或者過節的時候,那些傳承文化的東西都在逐漸變少,呼籲大家努力讓這些快要遺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下來。
記得在小時候,有大群人圍住一個小舞臺,一個個小人就在布簾背後活蹦亂跳,而大家對著那小身影大聲喝彩——那就是皮影戲。當年網絡科技都還沒有普及,我們想要了解的很多知識也是無從知道,而皮影戲的作者就用自己豐富的語言和自己的手藝,讓我們看到一個生動的表演,所以每一次表演的時候都是裡三層外三層的人都在圍觀。
我們看到的皮影戲就是用一種燈光照射在一個幕布上面,然後表演者用已經製作好的皮影進行表演,通常看到的皮影有獸皮和紙板的。在皮影的製作上面很有特色,這種民間的藝術,展現的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在歷史的舞臺中,他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們看到的皮影十分的有講究,很多都是在獸皮上面進行製作和繪畫。在表演的時候,有的時候是一個人操作兩個皮影,有的是兩個人各自的操作一個皮影,其中有很多的鄉村的故事和曲調,讓心中感覺到十分的懷舊。
今天小編和大家講述一下它的來源,裡面還有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呢!講述的是漢武帝和自己一位夫人故事。在西漢時期,漢武帝有一個特別寵愛的女人,她善於跳各種的舞蹈,再配合她那張傾城傾國的臉,在很多人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她紅顏薄命,致使漢武帝每每再想起李夫人的時候都感覺到很惋惜。經常對著李夫人的畫像暗自憂傷著,大臣們雖然很是著急,但是卻是沒有辦法為聖上分憂。
還好有一位賢士,他知道了漢武帝的情況,他就想著能不能為皇帝解憂,當他閉目養神,躺在椅子上的時候,這個時間是晚上,而是侍女的影子若隱若現的十分的美麗,於是他心裏面就有了主意,他想如果皇帝也有一個影子陪伴著你,是不是就能夠減少思念?有一天他正在看一個藝人在路邊賣藝,賣藝的人在控制著一個布偶,每一個動作都惟妙惟肖。在藝人的巧手之下,猴子的各種動作都十分的靈活,他把和那天看到的是侍女的影子結合到了一起,於是就有了主意。當時他就把把李夫人製作成布偶,再配上一些故事,在布面前再放置一張白紙,呈現出來的影像視覺效果還是挺不錯的,給人感覺好像有一個真人就在幕布上面表演。
他把自己製作的皮影告訴了漢武帝,漢武帝看到這樣的一個表演很開心,在樂師們的努力之下,李夫人惟妙惟肖的舞姿不停的出現在他的面前,就好像真人就在自己眼前,皇帝感到特別的開心,好幾次他都以為後面的影子就是李夫人本人。若不是大臣的勸阻,估計他都要衝過去揭開布簾看一看了。這件事就在民間廣為的流傳,大家給他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就叫做皮影戲。
後來人們就用各種各樣的材料來製作好看的布偶,最理想就是可以找到一種價格低廉且樣子好看的製作原料,攜帶時候方便,保存的時間長一些。最後他們就把獸皮作為了製作木偶的一個選擇,後來聰慧的勞動人民就把一些戲曲的融入到皮影裡面中去了,演繹出很多的精彩的內容,接著各個地方都在用皮影演繹出各種美麗的故事。就這樣,皮影戲就開始廣為的流傳了。後來還被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類中,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皮影戲的魅力。
可想而知,當時的漢武帝還是很在乎李夫人的,這種思念在和我們現代人一樣,不過這位大帝也是非同尋常,一個念想一不小心就給我們留下了這種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不愧是大帝。皮影戲適用很多喜慶的場合,可以增添喜慶的氣氛。同時傳承歷史和文化,在我們和其他的人交流的時候,讓別人也感覺到我們的歷史是源遠流長的。
小編覺得,雖然剛開始皮影戲的來源和漢武帝的愛情有關係,讓人很是羨慕。但是經歷了這麼多年,後人都在上面注入了一些元素上去,皮影戲已經不僅僅只是對戀人的思念,更多的是表現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它表演的都是一些大家常見的、歌頌正能量的故事,傳遞給人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一種生活態度,讓我們也深深的喜歡上這種藝術,讓我們從故事中了解了戲曲,了解剪紙,這種藉助皮影戲表現出來的故事,真不愧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