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經濟學家評A股財富:就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金龍魚、農夫山泉...

2021-01-08 騰訊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

最近,經濟學者馬光遠發表評論稱,「代表中國財富的不是什麼大數據等等的東西,而是普普通通的四瓶水:一是金龍魚,最近15個交易日漲近80%,市值高達6673億;二是農夫山泉,其創始人問鼎中國首富;三是海天醬油,市值也是6000多億,最後一瓶水就是茅臺了,市值已經過了2萬億,有機構預測還能漲30%。」

該評論一出隨即引發網友激烈討論,而就在1月5日的交易日中,貴州茅臺股價正式站穩2000元。

那麼這幾天A股到底發生了行情,讓經濟學家發出如何感嘆?讓我們來看看。

唯「茅」獨尊!「吃喝」行情持續火熱

2020年,食品飲料行業漲幅居A股市場所有板塊前列,貴州茅臺、海天味業等龍頭股更是連連創下歷史新高。

新的一年,「吃喝」行情依舊火熱:

茅臺「本茅」股價漲破2000元,中金高喊還能大漲30%;

「水茅」農夫山泉連日大漲,推動創始人身家一舉超越巴菲特,位居全球第6;

「油茅」金龍魚自上市以來幾乎是不帶回調,搖身一變成6000億消費巨頭;

「醬茅」海天味業儼然一股「牛」的味道,市值一路吊打各行各業龍頭,讓人感慨賣石油不如賣醬油;

「豬茅」牧原股份開門氣勢如虹,一個漲停,「先幹為敬」!今日繼續狂歡,直衝8%;

「奶茅」伊利股份也毫不示弱,2根大陽線來相見。有網友稱,乳業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今天,A股V型反彈,三大指數全都收漲續創多年新高。領漲的熱點板塊均與吃、喝概念相關,對此,股民笑稱這是「年貨行情」。

2059.45元!茅臺股價走進2000元時代

A股市場價值標杆貴州茅臺站穩2000元大關,很多職業投資人就此表示,這是意料之中又始料未及的事,「原本預計2021年內股價能上2000元,但沒想到剛進入2021年就實現了」。

格雷資產總經理張可興向記者表示,融資盤對最近的白酒行情有較大影響,「投資人需要做好承受較大波動,或一段時間不漲的壓力」。

不僅茅臺,許多白酒股最近都有超預期表現。最近非常流行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白酒研究員寫研報,只有兩個字:不賣。2021年怎麼做資產配置?還是白酒。2021年怎麼賺大錢?白酒加槓桿。」

白酒如此受關注是好事嗎?張亮向記者分析說,「白酒已經成為了一種『民謠』,這都說明漲幅已經積累了很多。沒有隻漲不跌的板塊,所以我們今年上半年對白酒板塊相對謹慎」。

深圳某私募消費行業研究員也向記者指出,「對於茅臺,我們原本預計2021年內或將達到2000元,但實際上比我們預期的早很多」。而預期的快速兌現就可能降低投資的性價比,他解釋稱,「按照茅臺目前的總市值2.5萬億和估值55倍來看,茅臺過去5年估值中樞在35倍左右。想讓估值回落到35倍以下,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淨利潤需要做到716億元。根據機構一致預測,茅臺2020年全年淨利潤為460億元,按照15%的淨利潤年增長率,在股價不變的情況下,需要3年多時間。對於目前這個位置的短期性價比,我不抱有太樂觀的態度,如果現在買進去,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消化估值。」

對於茅臺超預期表現的背後因素,北京格雷資產副總經理、合伙人杜可君認為,有機構資金在積極參與,「今年公募基金髮行量這麼大,而A股中,有確定性的核心資產則太少,所以這些機構資金沒地方去,就把最優秀的公司買了一輪又一輪。」除此以外,張可興指出,還有融資盤的「功勞」,最近融資盤做白酒的現象特別多。

但投資人們反覆強調的是,茅臺短期的估值也許處於高位,但長期價值具有「無可比擬性」。資深投資人章聖冶向記者表示,「我對茅臺短期股價不太在意,因為我不會賣出,它的分紅多少反而跟我關係更大。我會把茅臺股票傳給子孫,到時候回過頭來看,一定會感慨當年2000元的茅臺是多麼便宜。如果說銀行是」百業之母「,那麼茅臺就是『百業之子』,我堅定看好中國的國運。」

機構方面,則在忙著上調茅臺的目標價。中金公司上調貴州茅臺目標價至2739元人民幣,看好公司長期成長潛力及業績確定性。摩根史坦利維持對貴州茅臺的超配評級,目標價為2188元,原因是茅臺有更強的定價能力和防禦能力。

但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關於茅臺公司的長期價值,我在《時間的玫瑰》一書裡已經說透了茅臺的本質,我沒有更新的觀點需要分享」。

三個月漲4倍,「油茅」金龍魚卻突然崩了!

然而,在「油茅」金龍魚卻崩了。

早上,油中茅臺」金龍魚的股價再創新高,盤中漲超12%,每股價格超過139元,總市值超過7500億元。

然而,隨後迅速衝高回落,盤中一度翻綠跌4.87%,市值瞬間蒸發近110億元。最終收跌1.72%。,最新市值為6614億元。

不過,資料顯示,從2020年10月中上市以來,不到3個月的時間,金龍魚股價已漲374%。

Choice數據顯示,僅僅從「跨年」前最後一周算起(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5日),至今市值100億元以上的A股消費股最高已漲超40%,港股最高也漲超26%。

具體來說,期內,A股的酒鬼酒漲超40%,水井坊、金龍魚、古越龍山分別上漲39.73%、37.39%、32.15%,新希望、牧原股份、瀘州老窖、今世緣等多隻食品飲料股漲超20%。

擊敗巴菲特!鍾睒睒身家一天暴漲129億美元,一舉成為全球第六大富豪

「水茅」 農夫山泉也大漲,截至記者發稿,漲幅近5%,市值突破7000億港元。

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身家一天暴漲129億美元,一舉成為全球第六大富豪。最新身家915億美元,超越股神巴菲特和甲骨文老闆拉裡·埃裡森。

據彭博社4日報導,鍾睒睒的財富主要來自兩個領域。除農夫山泉以外,他還持有北京萬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今年4月,萬泰生物藥業在A股上市,幾個月後,農夫山泉成為香港最熱門的上市公司之一。自上市以來,農夫山泉股價漲幅超過176%,萬泰生物藥業漲幅超過2000%。

2020年9月8日,農夫山泉正式登陸港交所。當日,農夫山泉開盤價為39.8港元/股,較發行價的21.5港元/股,暴漲85.12%。不過,由於當日股價的高開低走,持股84.4%的鐘睒睒「中國首富」的名號只維持了半日。然而,隨著農夫山泉股價的一路走高,鍾睒睒的首富身份也越來越穩。

與其他科技、創新企業不同,農夫山泉的股權結構相當集中。招股書顯示,鍾睒睒通過旗下公司持股84.41%,其他股東共享15.59%。這也意味著,鍾睒睒的財富規模與農夫山泉的股價休戚相關。

近日,花旗發布研究報告稱,維持農夫山泉(09633)「買入」評級,目標價由42.76港元上調37%至58.62港元。研報表示,農夫山泉於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連續八年排名第一,去年在茶、功能性飲料和果汁市場中則排名第三,認為市場地位確保長期增長潛力。

花旗指出,農夫山泉今年下半年業務表現有所復甦並步入正軌,水業務恢復得較好,供內部使用大包裝產品表現勝過瓶裝產品。雖然下半年的戶外活動受到限制,令功能性飲料銷售較疲弱,但下半年同業例如康師傅等的茶飲料銷售表現正面,因此維持對農夫山泉2020至2021年盈利預測正面看法。

馬光遠:中國財富最大的特點是「太水了」

關於財富的秘密,你之前一直想當然的壓根可能就是錯的。

總有機構和專家告訴你,財富的風口在哪裡,一會大數據,一會區塊鏈,一會人工智慧,一會生物科技,一會腦科學。的確,這些領域出現了一些超級富豪,可是,在這幾個超級富豪的晉級之路上,那些機構和專家故意讓你們看不到倒下的累累白骨。

知道中國財富的秘密很複雜,但也很簡單。

回歸到最簡單的邏輯,那就是,究竟什麼東西在賺錢,是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是高端產業,還是低端產業。當然,寫在刑法裡的那些途徑不需要考慮,但在中國,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挖沙子有時甚至比販毒還賺錢。所以,要拿到採沙權是非常不容易的。

關於中國財富的秘密,我的發現是,很多高端產業,高科技產業不一定賺錢,即使賺錢,也是少數倖存者。在中國,真正賺錢的,恰恰是很多人看不到的「低科技」和傳統產業。這一點,集中體現在「四瓶水」上面。

在中國,有「四瓶水」非常賺錢:

第一瓶水,最近很火的金龍魚。金龍魚2020年10月上市,最近15個交易日股價上漲了近80%,總市值超過了6730億元,被稱為「油中茅臺」。

第二瓶水,農夫山泉。2020年農夫山泉剛上市半小時,股價上漲就讓其創始人鍾睒睒當了半個小時的中國首富。2021年元旦剛過,農夫山泉的股價繼續上漲,截至1月4日收盤,農夫山泉收報60.6港元,漲幅10.38%,總市值達682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683.94億元),盤中漲幅最高達10.93%,股價首次突破60港元,創歷史新高,市盈率達126.55倍。鍾睒睒的身價達到了8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555.69億元),排名亞洲首富,全球富豪排行第八,追上第七的巴菲特(875億美元)似乎指日可待。農夫山泉,這是世界上最貴的一瓶水啊,被稱為「水中茅臺」。

第三瓶水,海天醬油。也是2020年的風雲股,在去年巔峰期市值一度超過了6500億,一年股價漲幅122%。2014年剛上市時, 市值不到500億,現在仍然接近6500億。上市6年市值連翻近12倍,股價上漲約17倍。一個打醬油的,目前市值達到了6498億元,憑的什麼,看看業績就明白了。該公司2017年到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是49.53%、50.55%、。50.38%。海天醬油被稱為「醬油中的茅臺」,以後再聽到有人說,我就是個「打醬油的」,那一定是在炫富。

第四瓶水,就是茅臺本宗了。1月4日,茅臺開門紅,股價一度突破了2000元,收盤1997元,市值站上了2萬5000億。

這四瓶水,算高科技企業?顯然不是?有沒有科技含量?肯定有,但肯定算不上高科技。而且,這四瓶水都屬於傳統產業,而傳統產業一般是和低端、不賺錢以及落後產能掛鈎的(當然,這是嚴重錯誤的)。這四瓶沒有太高科技含量的「水」這麼賺錢,背後的道理也很簡單,這四瓶水代表了中國的大眾消費時代,行業龍頭的成長空間。

這四瓶水都有三個特徵:第一,代表了消費;第二,在行業是老大;第三,與行業第二比,領先優勢比較明顯。比如,茅臺,在業界的地位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中國有兩種白酒,一種是茅臺,一種是其他白酒。做到這種江湖地位,不賺錢也難。在茅臺股價漲破2000元大關後,有機構看高到2700,等於市場上一瓶茅臺的價格。

這四瓶水,世界上最貴的食用油,最貴的醬油,最貴的礦泉水,最貴的白酒,代表的是中國未來的消費,代表的是消費領域的龍頭企業背後14億人的消費潛力。2020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應該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但中國人均的消費不到美國的五分之一,這是一個太充滿想像的空間了。

我一直強調,中國財富的下一個周期,賺錢的不一定是什麼高科技,什麼人工智慧,什麼晶片。當然,如果是龍頭,如果真有核心技術,肯定是賺錢的。但在中國,未來財富的主導,就是大消費帶來的井噴的造富機會。在消費領域,仍然有很多領域潛藏著不少的這茅臺那茅臺。

14億人,哪怕每人一袋方便麵,都是很嚇人的量級。那些整天抱怨不賺錢的,是壓根只想著不勞而獲。我認為,做饅頭,做豆腐,賣醋,賣米,賣火鍋底料,賣榨菜,只要做到行業老大,並在行業獨步天下,都,可以賺大錢。如果武大郎在現在,專心和他的娘子金蓮做燒餅,一旦上市,財富排行榜上少不了。

如果你知道中國財富最大的特點是很「水」,你距離下一個周期的財富風口其實已經不遠。

風險提示:以上分析,觀點和涉及個股或基金僅限於交流,不作推薦,不作決策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農夫山泉-有點甜
    四、高鐵瓶 農夫山泉聯合上鐵推出火車造型瓶裝水,瓶身是火車模型,車頭可以當杯子使用,該產品僅在上鐵旗下的自主品牌「旅途易購」售賣。 對於飲用水來行業說,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就是瓶水還能有多大的區別,都是做「大自然的搬運工」嘛。 當你走進商店,在娃哈哈跟農夫山泉之間做選擇的時候,絕不是因為哪個礦物質元素高、哪個質量更好點,而更青睞哪個。
  • 農夫山泉在B站
    9月8日,農夫山泉在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截至收盤股價報33.1港元/股,總市值超3700億港元,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鍾睒睒也成為今日資本市場的焦點。 2018年,農夫山泉又跟大熱門故宮合作,聯名故宮推出了朕打下的「一瓶江山」限量款,這一次農夫山泉聯合故宮文化服務中心推出了9款限量版的「故宮瓶」,瓶身上設計了不同的人物,主要以康雍乾三代帝王的人物畫像以及嬪妃為背景
  • 要上市的農夫山泉,最賺錢的卻不是「水」
    2018年的宗慶後鬆口說,在適當的時候娃哈哈會考慮上市;農夫山泉在8月25日公布了招股計劃。根據招股計劃顯示,農夫山泉擬向全球發行3.88億股H股,香港公開發售2717.64萬股,佔比7%;國際發售3.61億股,佔比93%。另有15%超額配股權。每股發售價為19.50港元至21.50港元。
  • ...門店;金龍魚或成今年最易中籤新股之一;農夫山泉、開市客發布財報
    今日焦點 金龍魚或成今年最易中籤新股之一 松本清一個月關閉50家門店 愛茉莉太平洋亮相第三屆進博會 拼多多成為2021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夥伴
  • 農夫山泉上市了,662頁招股說明書背後的財富密碼
    假設農夫山泉包裝水的批發價為1.2元/瓶,那麼每賣一瓶就有0.7元錢進帳。在這五毛錢的成本裡,瓶子的成本大概是0.25元,營銷和廣告費用大概為0.23元。也就是說,水幾乎是不要錢的。正因為此,在很多人看來,與其說農夫山泉是一家賣水的公司,不如說人家是賣瓶子,順便送水。
  • 1秒,14181818瓶農夫山泉 新安江水庫水位已下降12釐米
    有網友笑稱,這洩的哪是洪水,分明是農夫山泉和幾十上百元一斤的千島湖特產包頭魚啊!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新安江水庫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錢塘江上遊新安江主流上,是浙江省杭州市面積最大的水體。1984年12月,經浙江省地名委員會批准,千島湖為新安江水庫的風景區名。
  • 賣水就是這麼賺?農夫山泉一上市就暴漲,力壓「二馬」成第一!
    隨著9月8日農夫山泉的上市以及股價攀升,其創始人鍾睒睒身家水漲船高,持有農夫山泉84.4%股份,按8日開盤價39.8港元/股計算,此部分財富為3758.63億港元。若再加上鍾睒睒持有A股公司萬泰生物74%的股份對應的市值,粗略計算,鍾睒睒的整體身家超4000億元,已成功超過馬雲、馬化騰,躋身中國第一大富豪。
  • 農夫山泉招股書終於透露了
    農夫山泉招股書終於透露了來源:紅星新聞有些人,想低調都低調不了。近日,證監會官網公告稱,核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同時,農夫山泉招股書還透露了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賣水到底多賺錢?讀了招股書,有網友套用農夫山泉的廣告詞稱其為「大自然的印鈔機」。
  • 金龍魚,萬億食用油行業的絕對龍頭,值得我們持有一生!
    基本面金龍魚背靠大樹好乘涼,是巨無霸商業帝國——益海嘉裡的一員。這就決定了,金龍魚的原材料供應、營銷、技術支持,成熟而穩定。這次金龍魚的上市主體是益海嘉裡,它旗下還有胡姬花、歐麗薇蘭、香滿園等耳熟能詳的品牌。
  • 農夫山泉:你以為我在賣水?其實我是賣瓶子的
    9月8日,農夫山泉登陸港交所,正式上市。開盤後,農夫山泉股價一度飆升85.35%,股價衝上39.85港元,總市值突破4400億港元,創始人鍾睒睒個人財富也在一夜之間迎來暴增,躋身中國前三大富豪,甚至還短暫「體驗」了一把「中國首富」。
  • 3元一瓶的瓶裝水,他一年賣出20億瓶,挑戰農夫山泉霸主地位
    在此過程中,湧現出不少知名的礦泉水品牌,其中尤以農夫山泉、怡寶以及哇哈哈等名頭最盛。而眾所周知,如今市面上大多數礦泉水售價都在2元左右,但就是在如此多品牌的夾擊下,還是有一瓶裝水企業,以3元一瓶的價格脫穎而出。其創始人周敬良更是用一年的時間便賣出20億瓶水,頗有幾分意圖挑戰農夫山泉霸主地位的既視感。
  • 農夫山泉標準門事件始末
    4月10日起,京華時報連發了多篇報導,直指農夫山泉水源地有問題,援引飲用水協會觀點,認為農夫山泉執行的標準不如自來水標準,其使用的地方標準寬鬆於國家標準。其間,農夫山泉也先後四次予以回應。這個過程中,北京市桶裝飲用水銷售行業協會下發通知,要求北京市桶裝飲用水行業各銷售企業即刻對農夫山泉桶裝飲用水產品做下架處理。昨天,京華時報的頭版報導提到,農夫山泉桶裝水因「標準」問題在北京停產。
  • 一瓶水毛利達六成農夫山泉賣水不只是「有點甜」
    時隔24年,農夫山泉終於叩響了赴港上市的大門。7月31日,證監會官網發布公告,核准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公司可赴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 「眼紅」農夫山泉,「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要做水
    來源:北京商報上市短短幾個月,「乳酸菌第一股」均瑤健康盯上了礦泉水生意。12月6日晚,均瑤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申請設立全資子公司上海均瑤天然礦泉水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均瑤健康開展礦泉水品類業務進入實質性階段。
  • 農夫山泉的同一種類型維他命水咋倆顏色?
    一名濟南市民上周在濟南一家大型超市買了兩瓶農夫山泉「力量帝」維他命水,當時也沒在意,回家後一看,同是「石榴藍莓風味」的,顏色竟然有很大差別!「農夫山泉也是個大品牌,一種飲料都兩個色兒,讓我們以後還怎麼信任你?希望你們能給一個說法!」市民說。
  • 一瓶水毛利1.2元的農夫山泉要上市了,背後隱秘富豪商業帝國浮現
    來源:投中網文丨馬慕傑來源丨投中網那個悶聲發大財的農夫山泉要上市了。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核准農夫山泉發行不超過13.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0.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後,農夫山泉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與此同時,證監會核准公司股東養生堂有限公司等70名股東所持合計45.882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股份,相關股份完成轉換後可在港交所上市。事實上,早在此前,農夫山泉就已啟動了上市計劃,並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
  • 農夫山泉「維他命水」被指「山寨」可口可樂
    近日,有媒體引述消費者意見指農夫山泉旗下一款飲料和可口可樂在華銷售的另一款同類產品外包裝具有較高相似度,引起業界關注。可口可樂方面表示,已和農夫山泉接觸,後者也已改變了一些包裝設計。而農夫山泉昨日在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可口可樂的同類飲料存在價格和價值背離,又指推出該產品「意在為中國消費者維權」。
  • 2020年,農夫山泉將赴港上市?官方回應來了
    賣出4瓶飲用水,1瓶是農夫山泉目前,全國瓶裝水市場有不少於3000個品牌,據2019年中國瓶裝水品牌力指數排行榜,農夫山泉以568.8的品牌力位居榜首。至此,農夫山泉連續2年超越康師傅,成為行業第一品牌。
  • 瓶子比水貴,農夫山泉的巨額利潤從哪來?
    關於農夫山泉,有這樣一個段子:在賣水的公司裡,農夫山泉最會營銷;在營銷的公司裡,農夫山泉盈利能力最強。中國未來最有希望成為「可口可樂」的快消公司就是農夫山泉。2019年,農夫山泉的包裝飲用水毛利率高達60.2%,同為巨頭的娃哈哈只有20%左右。
  • 農夫山泉上市,復盤這些令人驚豔的營銷案例
    近期,農夫山泉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徹底刷屏,從籍籍無名的瓶裝水一躍成為國民品牌,甚至在上市後一度改寫了中國頂級富豪榜的座次,不得不說確實很拉風。當然,農夫山泉上市的高光時刻,和自身的品牌定位、數次成功的營銷戰疫、品牌包裝都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