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了離婚兩次到法院起訴,可阻礙他離婚的妻子不是妻子,而是丈母娘。她宣稱婆婆和大姑子,才是破壞她婚姻的罪魁禍首,最終這場幾經波折都沒有結果的婚姻該何去何從,調解即刻開始。
在6月份的時候,男方的媽媽沒有與梅女士商量,就讓張先生姐姐來家裡住宿,梅女士就不同意,於是張先生就打了一個電話給了父親,父親就讓張先生離婚,並且說到你不離我都要你離,於是張先生一回來就起訴離婚了。
男方解釋到,自己就一個姐姐,姐姐來到杭州自己的家,住在自己家不是很正常的嘛,是因為妻子的不講理才導致自己起訴離婚的。顯然大姑子借宿事件只是離婚的導火索。此前張先生就提到結婚九年來,妻子有這樣一大特點,吵架的時間很不一樣,每次都是過年的時間吵架。
張先生和姐姐常年在外跑出租,各忙各的唯有過年才團聚,所以梅女士跟大姑子並沒有太多交集,既然如此梅女士對大姑子的怨又從何而來呢?大姑子主動要求上場,向弟媳問個明白。當梅女士看到大姑子不是一個人而是帶著婆婆一起進門時,她的臉色瞬間變了。面對咄咄逼人的弟媳,大姑子該如何應對呢?大姑子告訴我們,她來到弟弟家住宿不是自己的主張,是自己父親的安排的。
這時梅女士反駁到,大姑子可以來住,但是為什麼讓她睡床上,讓自己的兒子睡沙發,就由於這一點讓梅女士很生氣。同樣有委屈,大姑子在講述事情時卻很冷靜很克制,對弟媳也沒有半句指責,如此知書達理的大姑子為什麼在梅女士眼裡卻偏偏是個惡人,甚至為了發洩怒火對大姑子動手呢?
梅女士是在什麼情況下動手的,她所謂的出一口氣到底是出什麼氣,又是出誰的氣呢?大姑子說到,在過年的時候自己幫母親燒菜,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弟媳吵架就出來了,她就扔一個鞋子到大姑子的頭上,大姑子覺得很委屈,不知道為什么弟媳要打自己。
聽大姑子的表述她和弟媳並沒有直接衝突,她也不解,為何弟媳總是針對自己,對此梅女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總之她就是看大姑子不順眼,梅女士是憑直覺判斷,大姑子活動婆婆一起挑過她和丈夫的關係,可是她又無法付出一切去證明自己的觀點。
梅女士感覺自己在婆家被孤立,婆婆則認為是兒媳婦過於敏感計較,不好相處,為什麼梅女士自從到了婆家就無所適從呢?婆婆認為是親家母手伸得太長。
聽到婆婆埋怨母親梅女士不樂意了,要說摻和小家庭的事兒她認為最該反省的是婆婆,這些年婆婆雖說沒有直接管她,卻一直在背後指手劃腳強加幹預,而丈夫總是處處維護婆婆,這個家根本沒有她的立足之地。梅女士表示連孩子壓歲錢婆婆都要幹預。
這時觀察員郭華平拿起了話筒,夫妻有矛盾應該先內部解決,並且女方在意的是自己在婆家的地位,凡事不能只顧自己,要學會換位思考。經過調解員們的努力,梅女士表示了自己的錯誤,她向婆婆和大姑子表示了錯誤,並且表示自己會改變的,最後丈夫張先生也原諒了妻子,兩個人也一起相擁在一起。
調解的最後兩位親家握手言和,這是大家庭和睦的開始,也是夫妻倆接納彼此的契機。婚姻是兩個家庭的融合,其中難免會有生活習慣的不同,觀念的差異,但是大家可以通過相互的包容和理解達到求同存異,希望通過調解梅女士能明白,唯有用心經營婚姻用善良和將心比心,與丈夫的家人相處,你才能獲得婆家人的認可,才能最終融入這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