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洛浦縣:麥麥提明老人的養殖致富夢

2020-12-22 人民網

清晨天剛發亮,新疆洛浦縣布亞鄉阿亞格蘇勒瓦村村民麥麥提明·託合提老人就在他的養牛合作社裡忙碌起來,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去年一年,我這合作社收入達到了15萬!」滿面紅光的麥麥提明樂呵呵地介紹道,自信滿滿、幹勁十足得像個小青年。

現年70歲的麥麥提明,身體健朗、精神矍鑠,是阿亞格蘇勒瓦村的養殖大戶,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他經營的農喜樂養殖合作社總共有75頭牛,其中奶牛44頭,肉牛31頭;每日僅牛奶銷售一項純收入就有800元。

麥麥提明老人家中一直規模化地養有肉牛,他帶著家人共同致力於養殖,早早地脫貧致了富,日子過得充實寬裕。勤勞好養殖的他又在2018年嘗試養了4頭奶牛。從牛奶銷售裡看到商機的老人,便又想著要規模化養殖奶牛,持續增收。但家人鑑於老人年事已高、投資風險大、現有規模收入也可觀等原因,並不支持。可麥麥提明並不甘心,便獨自到村委會尋求村幹部的支持和幫助。

「當時老人興衝衝地來找到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讓我很驚訝也很感動。衝著老人願幹能幹的熱情勁頭,我們必須支持他實現自己的夢想。」阿亞格蘇勒瓦村第一書記阿拉吾丁·阿不都熱依木回憶著說。之後,工作隊和村「兩委」便將此事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幫助老人聯繫購買優良奶牛、申貸資金、擴大畜圈規模、成立合作社並辦理相關手續。

2019年8月,農喜樂養殖合作社正式成立,總投資150萬元。看到養殖畜圈裡的牛群,麥麥提明老人萬分激動:「我的想法實現了,感覺像夢一樣!」

雖然有著多年的養殖經驗,但規模化養奶牛還是頭一次。好學的麥麥提明老人便常常到村委會查閱相關養殖書籍,虛心向鄉裡的養殖技術員和其他養殖大戶請教科學飼養知識。在老人的帶領下,一家人精心管理、科學飼喂,合作社正常有序地運營著,新購的奶牛已產奶見效益。

老人的夢想,不僅讓自己全家增收,還為村裡的2名貧困戶提供了就業崗位。村民圖妮薩·吐爾孫託合提是建檔立卡貧困戶,3個月前成為了農喜樂養殖合作社的員工之一,每月穩定收入1500元。

心若年輕上進,年齡都不是問題。「今年預計可以收入19萬元!」麥麥提明老人滿懷信心地憧憬著,他的夢想還在一步步地成長壯大。(李蓉 祖力皮耶)

(責編:薩妮婭、韓婷)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新疆洛浦縣:讓沙丘變綠洲
    各地林草頭條|新疆洛浦縣:讓沙丘變綠洲 2020-01-08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麥麥提圖爾蓀變巧匠
    新華社烏魯木齊3月20日電(記者馬鍇、曹志恆)誰都想不到,做過「村長」(村委會主任)的麥麥提圖爾蓀·努爾頓會變成無所事事的懶漢;誰也沒想到,懶漢麥麥提圖爾蓀眼下又成了一名巧木匠。麥麥提圖爾蓀家住新疆英吉沙縣薩罕鄉託萬塔格瓦孜村。
  • 和田洛浦縣村民:你吃的北京烤鴨,可能是我養的
    你在北京吃的烤鴨,很可能就來自4000公裡以外的新疆和田地區洛浦縣農村。這個綠洲面積佔全縣土地面積不足6%的縣,如今建成了中國第二大北京四系鴨繁育養殖基地,上千噸鴨子已經從洛浦「飛」到了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戳視頻,了解一下吧!
  • 新疆和田:5000噸洛浦「扶貧鴨」將分批銷往蘇州
    蘇州商會鑫昆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譚飛說: " 我們新疆蘇州商會蘇汽集團了解到,洛浦縣鴨廠有大量的優質鴨,就過來與鴨廠合作,銷往蘇州,我覺的他們的鴨肉的品質非常好,所以我們一次就籤訂了5千噸量鴨肉合同,作為當地企業和當地政府對扶貧的支持,今後我們也會採購好的當地農作物,帶到蘇州去銷售,幫助扶貧消費,比如說紅棗和核桃等這些之類的,把洛浦縣質量好的產品,推廣到蘇州
  • 新疆兵團女職工創新求變 依靠水產養殖成致富「領頭雁」
    這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三連女職工門麗常說的一句話。近年來,二二二團不斷加大連隊轉型力度,該團三連依靠得天獨厚的水源條件、旅遊資源,很多職工發展起了水產養殖、農家樂、垂釣等。而在水產養殖中,門麗夫妻不走尋常路,敢於轉變,依靠養殖南美白對蝦走上致富路,成為連隊水產養殖的「領頭雁」。
  • 特色產業助力脫貧——新疆和田地區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和田地區是新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新疆10個未摘帽貧困縣中,和田地區佔了一半。目前,和田地區正緊抓產業脫貧「牛鼻子」,構建特色產業扶貧大格局,確保如期上交脫貧大考合格答卷。咕咕,咕咕……在和田洛浦縣和佳新村種鴿繁育基地,一排排鴿舍、飛棚整齊排列,上萬隻肉鴿茁壯成長。今年32歲的吐尼薩汗·馬合木提正給鴿子添料加水。
  • 手工絹花成為「致富花」
    記者走進新疆洛浦縣洛浦鎮扶貧產業園內的新疆美錦工藝服飾有限公司絹花加工製作廠房裡時,看到婦女們正在低頭忙碌,一雙雙巧手上下翻動,將零落的花瓣有序粘貼起來,瞬間一朵朵五顏六色的仿真花便現出雛形。
  • 新疆洛浦: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
    原標題:新疆洛浦:紅棗豐收 農民增收成箱的紅棗正在裝車(買買提艾力攝)  寒冬凜冽,新疆洛浦縣依然冬陽和暖。12月9日,在該縣拜什託格拉克鄉依提帕克吾斯塘村的紅棗晾曬場,棗農買吐送·麥提託合提帶著家人正在將晾曬好的紅棗裝箱打包。
  • 走特色養殖之路 增收致富奔小康
    伊寧市南岸新區二橋社區養殖戶侯峰,在創業中堅持走特色養殖之路,從事蛋雞養殖已達10年時間,如今他又不斷創新思路,引進市場前景好、效益高的蛋雞新品種養殖,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在小康路上闊步前進。  如今,侯峰的養殖場已經實現了自動化養殖,1萬隻雞,只需要兩名工作人員來管理就行了。
  • 新疆大漠深處的「足球夢」
    電影《奔跑的少年》取材於新疆墨玉縣喀瓦克鄉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教師和他的學生們的「足球追夢之旅」。電影以主人公帕爾哈提從小被扼殺足球夢想,但後來竭盡全力為同樣熱愛足球的孩子們的足球夢保駕護航為線索展開。
  • 新疆沙棘林養出「沙棘鴨」 探索致富「新路」
    原標題:新疆沙棘林養出「沙棘鴨」 探索致富「新路」 中新網新疆阿克蘇9月23日電(苟繼鵬 王安妮)23日上午,記者走進新疆阿克蘇烏什縣亞曼蘇鄉尤喀克亞曼蘇村「沙棘鴨」養殖場,3000多隻鴨子在水中嬉戲覓食,養殖場的女工正在忙著餵鴨子。
  • 唱響新時代 開啟新徵程——洛浦縣舉辦2019跨年音樂會
    曾擔任過北京天安門閱兵總指揮的國家一級指揮王維、武警新疆邊防總隊政治部文工團著名歌唱演員,國家二級演員井怡丹、新疆音樂家協會會員陳參、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演員孫黛鳳、付亞紅、佘暢受邀出席音樂會。9:30分,音樂會在全場管弦樂合奏與現場觀眾齊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拉開序幕。
  • 新疆南部崛起富民產業群 特色養殖「養」出幸福生活
    新疆南部崛起富民產業群 特色養殖「養」出幸福生活 2020-12-14 13:24:34 趙飛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14日電 (記者 陶拴科)12月中旬的新疆墨玉縣依舊陽光明媚,該縣喀爾賽鎮巴格其村村民艾克拜爾·麥麥提江兩年前購買了10隻羊,如今已經繁殖到100多隻,和他一樣靠養殖富起來的村民村裡佔了多數。
  • 養殖蛋鴨闖出一條致富路
    6年前,在哥哥曹南來的大力支持下,曹陳華回到家鄉,利用當地水塘和荒灘地豐富的資源優勢,開啟了他的養殖創業夢。幾年時間,鴨子的存欄量從1000多隻增加到一萬多隻,他的產業越做越大。他也成為當地有名的「養鴨大王」。    「養鴨子很辛苦,白天夜裡都比較忙。」
  • 博湖小夥養殖4萬羽鵪鶉走上致富路
    2009年,陳盼從新疆科信學院俄語專業畢業,在烏魯木齊從事旅遊相關工作。2017年回到家鄉博湖縣塔溫覺肯鄉東大罕村開始從事鵪鶉養殖。如今,他養了4萬羽鵪鶉,每天產蛋240公斤,年收入達到近20萬元。「我從小就喜歡鵪鶉,一是它和其它家禽相比很可愛,造型呆萌;二是因為它能幫村民致富。」
  • 「夫妻羊倌」創新湖羊經營模式 走上生態養殖致富路
    現在,農場裡的湖羊都賣到了新疆,成就感就更高了。」2013年,謝偉把杭州的物流生意交給妻子顧瑾嫻打理,隻身一人來到南潯練市與朋友合辦起湖羊養殖場。一開始,他只把養殖場作為一項副業。沒想到,當年底合作夥伴就撤資了,這讓謝偉有點措手不及。「當時市場行情不錯,我就盤了下來,沒想到這一做就撒不了手了」。養殖場事情多,謝偉一人明顯忙不過來。
  • 洛浦縣稅務局:稅企座談會 「共話減稅降費」
    中新網新疆新聞4月24日電(阿依努爾•乃比 陳杰)為積極貫徹減稅降費決策部署,確保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近日,洛浦縣稅務局邀請11戶轄區各行各業納稅人代表召開了「共話減稅降費」稅企座談會。該局黨委班子成員、11戶企業代表及相關股所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 情暖洛浦——烏魯木齊市高新區82小、83中幫扶洛浦縣第四小學點滴
    中新網新疆新聞1月6日電(李婷婷)因為有你,春風吹入我心田。當洛浦縣第四小學的老師們打開一個個圓滾滾的包裹,孩子們都開心的笑了。老師們手腳不停地忙著整理包裹,大家都想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一件件包含深情厚誼的禮物送到孩子們的手中。
  •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
    天津市寧河縣引進卡拉白魚養殖成功 養殖致富又增新品種2012-01-04 10:0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天津人民廣播電臺        瀏覽量: 1304 次我要評論   天津市寧河縣鑫三角水產養殖公司,從烏茲別克斯坦引進的世界珍稀魚類品種卡拉白魚經周期性試養獲得成功,通過市專家組驗收,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養殖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