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盛產於國外,最早發源於埃塞爾比亞。傳說是早期埃塞爾比亞人在放羊的時候,無意中發現養吃了一種樹上長出來的紅色果實之後開始變得神採奕奕,而吃了很多這樣的果實之後就變得狂躁不安。於是那人對這種果實引起的連鎖反應變得好奇,並開始研究這種紅色的果實。他採摘了很一些帶回家,吃起來酸澀味道並不很好,並且還有較大的硬核,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咖啡豆。開始用水煮來喝,發現可以提神,後來士兵們在打仗的時候喝用來提神。
也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森林發生了火災,剛好燒到一片長滿紅色果實的森林,在熊熊大火燒烤之後,人們發現這片被焚燒過的森林飄逸著不一樣的香味。人們發現被大火燒過之後地面上出現很多棕色的豆,於是人們把它帶回家並嘗試用水煮來喝。一直到後來人們將這種豆子碾碎來煮水,這就是早期的咖啡飲品了。
咖啡在二戰的時期被引入日本,這就是現在比較有名的曼特寧咖啡了,曼特寧屬於偏酸性的咖啡品。曼特寧起源於印尼蘇門答臘,曼特寧不是地名也不是港口名更不是人名,曼特寧是一個民族。日本人在喝了這種咖啡的時候問了當地人叫什麼名,而被誤以為詢問他是哪裡人,於是回答道「曼特寧」,這個日本人就把這種咖啡叫做曼特寧並在日本推廣起來。
後來有了藍山咖啡,藍山咖啡產於高海拔的牙買加,由於海拔高,空氣品質好,難於採摘等原因,藍山咖啡的價值就得到了凸顯。口味純正、厚重沉穩,後來的藍山咖啡一時間被視為成功人士必備飲品,當喝著藍山除了價格貴能體現身份之外,還因為藍山的苦澀之後的回味甘甜,像極了歷經重重困難之後的功成名就。
咖啡在亞洲眾多國家得以傳播如越南7、泰國鑫隆咖啡,峇里島的巴裡咖啡,還有中國雲南小顆粒咖啡等。而咖啡也從小眾變成大眾化飲品。貓屎咖啡風靡一時,一時之間成為咖啡之寵,直到現在的象糞咖啡,除了貴基本沒啥毛病。咖啡飲品的口味除了跟咖啡豆的品種、產區、級別有關係之,烘焙的程度和方法也會大大影響咖啡的口感。烘焙時間較長咖啡豆容易碳化,由於咖啡豆在烘焙的時候會產生油脂所以香氣會因為烘焙程度不同而不同。咖啡豆裡富含大量的咖啡因,咖啡因會刺激動物神經,少量使用可以提神,大量使用會對大腦神經產生影響甚至興奮過度也叫咖啡因中毒,胃不好的朋友建議少喝咖啡,咖啡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
咖啡飲品是十分豐富的,有速溶咖啡如雀巢、麥斯威爾等,還有很多咖啡館,大眾品牌就有星巴克、costa、太平洋、還有瀕臨滅絕但是紅極一時的韓國品牌COFFEBENE等。星巴克主要以量大價優出眾,個人感覺比較像飲料,可能是為了迎合東方人口味吧,而costa則是意式咖啡,以冰咖啡出名。還有很多主題咖啡館,主要以主題文化、環境吸引消費者。
咖啡飲品有混合咖啡、純正黑咖啡、濃縮咖啡也就是expreso。早期是沒咖啡機的,早期得到推廣普及的咖啡工具就是虹吸壺,利用虹吸原理將咖啡進行簡單的萃取,發展到後期的漏鬥式咖啡機,再到比較專業的蒸汽式咖啡機。個人比較喜歡虹吸,比較帶感,特別是HERO的手藝人賽事。中國人還是比較重視養生的,慢慢的手衝咖啡就得到了推崇,重要原因是手衝咖啡能儘量減少咖啡油脂帶入,據說冰滴咖啡是最健康的咖啡飲品。咖啡飲品花樣也是層出不窮,各種嘗試比如抹茶味、雪頂等等。
有人說喝咖啡就如同品味人生,你選擇什麼樣的咖啡代表了你希望擁有的人生和故事。咖啡飲品也是故事眾多的,比如暗戀的愛爾蘭咖啡和康寶萊,2種咖啡又是不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情感映射。瑪奇朵是烙印的意思,而焦糖瑪奇朵就是甜蜜的烙印。卡布奇諾是一款泡沫咖啡,很多女孩子的首選,可能是因為名字好聽也可能因為聽了蕭亞軒的這首歌,但是卡布奇諾的故事真的不是一個愛情故事,卡布奇諾是帶著宗教色彩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
你最喜歡哪一款咖啡呢,趕快來評論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