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 吉利德在研藥專利?看看智慧財產權律師怎麼說

2020-12-13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 吉利德在研藥專利?看看智慧財產權律師怎麼說

  美國生物醫藥公司吉利德在研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於2月4日抵達中國,開始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臨床試驗。

  這一消息,為攻克新冠疫情增添了不少希望。

  不過,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傳出「搶註」瑞德西韋專利一事,引發廣泛關注。

  2月4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官網文章稱,武漢病毒研究所在1月21日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識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得西韋」,「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並將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

  該官網文章提到,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兩家主體,開展了聯合研究,發現Remdesivir(瑞德西韋)和磷酸氯喹兩種藥物在細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其在人體上的作用還有待臨床驗證。

  對於此次專利申報,武漢病毒研究所特別指出,「如果國外相關企業有意向為我國疫情防控做出貢獻,我們雙方一致同意在國家需要的情況下,暫不要求實施專利所主張的權利,希望和國外製藥公司共同協作為疫情防控盡綿薄之力。」

  需要指出的是,公開消息顯示,吉利德公司於 2011年7月22日提交的 PCT 申請中公開了名稱為「用於治療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和化合物」的專利,首次披露了瑞德西韋(Remdesivir)化合物。

  此外,在2016年9月16日的專利申請中,吉利德公開了瑞德西韋可以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

  那麼,究竟是誰「搶註」了專利,吉利德與武漢病毒研究所申報的專利有何不同? 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申報能成功嗎?

  國內藥物研發人士:專利申請是「跑馬圈地」,這是一種談判手法

  2月5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就上述爭議撥打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公開電話,但無人接聽。

  不過,就在2月5日當天,國內藥物研發的相關知情人士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指出, 「我們1月21日申報了(瑞德西韋)這個專利,目前還沒有批下來。專利審批有個過程,一般來說,批下來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

  關於此次專利申請,其進一步解釋稱,「專利申請本來就是『跑馬圈地』,是在保護自己的利益。目前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不管試驗結果是否證明瑞德西韋有效,我們都要申請這個專利。這種做法也是為了保護國家利益,如果我們不搶先註冊藥品用途,以後這個藥物的供應、價格上都保證不了。國外公司想給你藥就給你藥,不想給你藥就不給你藥,想要多少錢就要多少錢,這樣中國必將受制於人。中國如果有了瑞德西韋藥物用途專利,其他的專利我們可以和國外公司進行交叉許可,這也是一種談判手法。」

  智慧財產權律師爭議專利新穎性、創造性

  關於這場專利爭議,2月5日下午,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律師、浙江省律師協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毛愛東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指出,從我國專利制度上來說,藥品可以申請產品專利(比如瑞德西韋),也可以申請用途專利(用瑞德西韋治療新冠病毒肺炎),「藥品專利主要是保護產品成分、配方,用途專利主要是保護現有藥品的新的用途,這就好像萬艾可最早是用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後來又發現可以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就可以申請藥品用途專利,這是兩種專利概念。」

  毛愛東認為,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專利申請能不能獲得授權,「要看其和美國吉利德公司用於冠狀病毒治療的用途等現有技術相比,有沒有新穎性、創造性。」專利申請之後,在沒有授權之前,社會公眾都可以實施該專利。在專利授權之後,社會公眾要實施該專利,則必須要取得專利權人的許可。

  同時,上海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專利團隊負責人郭國中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展示了吉利德公司關於瑞德西韋的兩份專利申請文件,一份為吉利德於2011年7月22日提交的 PCT 申請中公開了名稱為「用於治療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和化合物」的專利,首次披露了瑞德西韋(Remdesivir)化合物,另一份為吉利德於2016年9月16日提交的名稱為「治療沙粒病毒科和冠狀病毒科病毒感染的方法」的專利申請,公開了瑞德西韋可以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

  郭國中律師指出,「專利權具有地域性特點(哪個國家授權,只在哪個國家有效),因此吉利德公司雖然獲得美國專利授權,但不代表在中國即擁有專利權。」

  「吉利德公司於2016年9月16日在中國申請了有關瑞德西韋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專利,但該專利尚未授權,如果該專利申請未通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則在中國沒有專利權(但因為吉利德擁有瑞德西韋的產品專利權,所以中國企業如果生產製造瑞德西韋,可能仍然存在侵權風險,但中國相關政府部門可能會基於中國專利法執行強制許可制度)」,他指出。

  郭國中律師認為,武漢病毒研究所於1月21日提交的專利申請,「首先,是有關瑞德西韋用於『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與吉利德的在先專利相比有其創新之處;其次,該專利申請涉及技術方案也是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科研成果。對於新的科研成果,專利申請人當然有權利提交專利申請,且專利挖掘與布局完全符合商業策略,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做法完全無可厚非,而且也有利於後續產業化中,作為與吉利德公司商業談判的籌碼。」

  不過,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藥學院院長丁勝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丁勝2月5日接受媒體報導時指出,「吉利德公司已將瑞德西韋治療冠狀病毒的用途申請專利,雖然新型冠狀病毒作為新出現的病毒,並未明確寫入,但已經包含在冠狀病毒的概念中」。

  他認為,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新用途與吉利德公司已申請的抗冠狀病毒用途具有接近性,不可能申請成功。即便武漢病毒研究所申請成功,也不握有瑞德西韋的化合物結構專利,而無法應用。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專利?看看律師怎麼說
    武漢病毒研究所官方刊文稱,「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智慧財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德西韋,我們依據國際慣例,從保護國家利益的角度出發,在1月21日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並將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隨後,「瑞德西韋」被武漢病毒研究所「搶註發明專利」的短消息在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 重大疫情前,武漢病毒所申報瑞得西韋專利應該嗎?有用嗎?
    武漢病毒所再度引發了公眾關注。原因是,該所在1月21日對瑞德西韋(Remdesivir)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不久前,美國一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接受瑞德西韋注射後好轉的消息,讓這個尚未完成全部臨床的藥物已經成為關注熱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關於申請瑞得西韋專利的消息,更是引發了外界的爭議。
  • 救命藥與專利,熟悉的陌生人-虎嗅網
    21世紀財經《吉利德回應武漢病毒所「搶註」瑞德西韋專利》援引中科院相關知情人士回應更清晰的解釋了新申請專利的意圖:「這是做科研的基本要求。我們是做藥物研究的,做出新成果就會去申請專利。這個專利的權利範圍是瑞德西韋在抗新型冠狀病毒上的用途。
  • 武漢病毒所未卜先知?—新聞—科學網
    日前,有一篇題為《請問武漢病毒研究所,你是能未卜先知嗎?》
  • 瑞德西韋今起免費供武漢重症患者試用,專利的事咋辦?
    而且還因為武漢病毒所專利註冊風波,進一步被熱議。但今天,瑞德西韋的製造商吉利德已進一步明確表態:研究藥物的提供,全免費。所以在美國首例新冠肺炎治療中的「立竿見影」後,能否在武漢得到更多驗證?目前,各方專家包括吉利德都保持非常謹慎的態度:在人體應用前仍需嚴謹的臨床試驗評價。值得一提的是,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等機構的中國學者,已經在細胞水平上驗證了瑞德西韋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上有較好的活性。
  • 瑞德西韋開啟臨床實驗,背後的吉利德公司能否「翻盤」?
    (論文連結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282-0.pdf)同時,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稱,申請將瑞德西韋用於治療病毒的使用專利,對在我國尚未上市、且具有智慧財產權壁壘的藥物瑞德西韋,他們在1月21日申報了中國發明專利(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用途),並將通過PCT(專利合作協定)途徑進入全球主要國家。
  • 瑞德西韋的專利到底是誰的?新藥研發如何保護專利地位?
    而2月4日晚,武漢病毒研究所在官方網站上發布了《我國學者在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文中稱:「瑞得西韋」被武漢病毒研究所1月21日搶註了發明專利,一夜引爆輿論。   瑞德西韋(Remdesivir)以往叫做GS-5734,屬於核苷酸類似物前藥 ,是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病毒核酸合成抗病毒。
  • 武漢病毒研究所:已經對「瑞得西韋」申報中國發明專利
    據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官方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聯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藥物篩選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武漢病毒所申報一項防雷器發明專利?
    最近,有網友在網上爆料:武漢病毒所,申報了一項防雷器的發明專利。現在疫情都還沒結束,病毒那麼火,防雷如此衰,武漢病毒所,竟然培育出一款新型防雷器?(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WUHAN INST VIROLOGY GAS)發明(設計)人:劉進學仔細看看專利信息:國內某專利申請中心智慧財產權專員提供了該發明專利的基本信息: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用於IDC機房的電源防雷器,包括第一級限壓限流支路、第二級限壓限流支路、第三級限壓限流支路;所述第一級限壓限流支路包括氣體放電管
  • 有人申請「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商標?@美國專利商標局:請駁回
    」「武漢病毒」商標?除了「中國病毒」外,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災區武漢,也成為了某些美國政客攻擊中國的工具。在川普發表了不再將新冠病毒的名稱與中國聯繫在一起的言論後,3月25日的七國集團(G7)外長會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試圖將新冠病毒妄稱為「武漢病毒」寫入聯合聲明,但遭到了其他國家外長的反對,導致聯合聲明最終流產。
  • 吉利德在研B肝新藥GS、9688B肝治癒藥,治癒來的再快一點吧!
    患者最期盼的要數吉利德了,吉利德將C肝治癒藥物研發,又勵志幫助B肝患者研發治癒藥物,並且也已經有一定成效了,患者呼籲治癒來的再快一點吧! GS-9688是一種由Gilead Sciences公司研發的可口服使用的小分子收費樣品受體8(TLR8)激動劑,目前正在臨床開發用於慢性B型肝炎(CHB)的治療。
  • 點「藥」成金 誰在炒作瑞德西韋?
    作為原研企業,美國吉利德科學(下稱「吉利德」)擁有瑞德西韋的專利。早在2016年,針對瑞德西韋在冠狀病毒上的應用,吉利德在中國以及全球申請了更多專利。不過,其在中國申請的冠狀病毒專利尚待批准。對藥物來說,其專利類型大致分為產品專利、製備方法專利、用途專利等,不同專利類型的保護方式和程度不同。
  • 吉貝爾在研抗抑鬱藥獲歐洲授權專利
    原標題:吉貝爾在研抗抑鬱藥獲歐洲授權專利   吉貝爾
  • 抗毒傳奇吉利德
    這個奇蹟瞬間就點燃了飽受病毒困擾的人們,也讓它背後的製藥公司吉利德進入了普通大眾的視野。吉利德並不是醫藥界的Nobody,而是抗病毒領域裡一匹狂奔的黑馬。它不但憑藉一己之力僅用四款藥就做出了根除C肝這一創舉,還在抗愛滋病毒領域做出了革命性的改變。如今他們已經吹響了進軍B肝的號角,致力於徹底根治B肝病毒。01 「神藥」為什麼神?
  • 九洲藥業提示風險 稱與吉利德公司未就在研藥物瑞德西韋開展實質性...
    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九洲藥業(603456)在2月5日強勢漲停之後,當日晚間披露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與吉利德公司未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研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開展實質性合作。
  • 廣生堂(300436.SZ):三款在研創新藥獲得專利授權通知書
    格隆匯 9 月 22日丨廣生堂(300436,股吧)(300436.SZ)公布,公司自開展創新藥物研發以來,積極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專利申請工作,為公司創新藥研發提供智慧財產權保護。近日,公司獲得了三款在研創新藥的專利授權通知書,現公告如下:一、新型肝癌靶向藥物GST-HG161獲得巴西專利授權通知書公司新型肝癌靶向藥物GST-HG161的系列化合物已通過PCT途徑申請國際專利,且已獲得中國、美國、歐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的化合物發明專利授權。
  • 廣生堂:專注全球抗B肝病毒藥物,積極完善智慧財產權布局
    9月22日晚間,福建廣生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廣生堂,股票代碼:300436)發布公告稱,公司自開展創新藥物研發以來,積極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專利申請工作,為公司創新藥研發提供智慧財產權保護。近日,廣生堂獲得了三款在研創新藥的專利授權通知書。
  • 吉貝爾在研創新藥物抗抑鬱藥獲歐洲發明專利
    公告稱,本次獲得專利證書的發明專利名稱為氘取代1-[2-(2,4-二甲基-苯硫基)-苯基]哌嗪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及其藥物組合物和用途,為公司在研創新藥物抗抑鬱藥沃替西汀衍生物(JJH201501)在歐洲的授權專利,專利期限為20年,生效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此前,該化合物專利已在中國和美國獲得授權。
  • 吉利德的「神藥」瑞德西韋(remdesivir,GS-5734)
    起作用的關鍵藥物是吉利德公司的廣譜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GS-5734),效果好得出乎意料。在病人住院的前六天,醫院採用了通常的肺炎治療方法,退燒藥、生理鹽水、抗生素和吸氧,但是病情不斷惡化。病人住院治療後的第七天,醫生試用了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的藥物remdesivir,靜脈注射給藥,同時停用了萬古黴素和頭孢吡肟 [1] 。僅僅一天功夫,病人的病情有了立竿見影的好轉。
  • 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獲批:自主智慧財產權
    每經編輯:步靜據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官微5月2日消息,4月2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藥品註冊批件,成為中國生物第二家、國內第四家獲批生產的四價流感疫苗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