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5-10-29 21:11 來源:澎湃新聞
人類首次在彗星上發現了氧氣分子。這一意外發現,對目前的太陽系形成模型提出了挑戰。
從2014年9月開始,歐洲航天局(ESA)發射的探測器羅塞塔(Rosetta)開始探測彗星67P中的物質,安裝在羅塞塔上質譜儀檢測到了氧氣分子。
檢測結果顯示,離彗核越近,氧氣分子含量越高。
該研究10月28日凌晨在線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論文標題為《在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的彗發中發現大量氧氣分子》(Abundant molecular oxygen in the coma of comet 67P/Churyumov–Gerasimenko)。
來自德國、美國、瑞士、比利時、荷蘭、法國、以色列的33位科學家完成了這項研究。
彗發是彗核的蒸發物,彗星離太陽越近,被蒸發出的彗發就越大,在圖像上是一團光暈。
令研究人員好奇的是,彗發中的這些氧氣是從哪兒來的?
柯伊伯帶(Kuiper belt)和奧爾特雲(Oort cloud)被認為是太陽系彗星的兩大主要「倉庫」。彗星67P來自柯伊伯帶。圖片來自歐洲航天局(ESA)在自然界,水可以被光解或者輻射裂解,生成氧氣。研究人員也的確在彗星67P的彗發中檢測到大量水分子。而太陽可以提供光解或輻射裂解所需的條件。
但上述反應不太可能是目前探測到的氧氣分子來源,研究人員這樣在論文中表示。
因為,如果是水光解或輻射裂解產生的這些氧氣分子,那麼這些反應只能發生在彗星大氣層表面較淺的區域,同時,彗星在宇宙中不斷在向外拋灑、丟失物質,隨著時間的延長,檢測到的氧氣分子與水分子的比例應該不斷減小,其比例也會隨著光照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但實際情況與此不同,二者比例保持恆定。羅塞塔探測器上得到的結果是H
2O/O
2=(1.9±0.3)×10
-3。
研究人員認為,
這些氧氣分子幾億年前就已存在了,並在彗星形成時被「鎖住」。
「但很多現有的太陽系形成模型都不這麼認為,因為氧氣分子很活潑,它會與氫氣分子反應掉。考慮到引力問題,氣態的氧氣能被鎖住那麼久,有點兒懸。」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天文學家邁克•赫恩(Mike A』Hearn)這樣告訴《自然》。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彗星,發現,氧氣,首次
相關推薦
評論(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