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要大補,是中國人特有的習慣。女性懷孕,一個身體,兩個人,按照平時的營養補充,無法滿足需求。民間也有「一人吃,兩人補」的說法,可見孕期補充營養已經成為了共識。
補充營養,會帶來一個問題,就是體重增長。無論在什麼階段,胖瘦始終是女性最關心的話題,在孕期也是如此。孕期體重增長幅度,在什麼範圍內,才算是正常的呢?
孕期體重增長幅度,是以女性的標準體重為基礎,也就是BMI指數。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的結果就是女性的標準體重指標。一個女性的體重如果是50千克,身高1米6,它的BMI就是19.53。
懷孕期的BMI指數在18.5-24.9以內,就算是正常的。保持標準體重的懷孕的女性,如果是單胎,體重的增長範圍就是11.5-16公斤,中晚期的體重增長率應該保持在每周0.42公斤,或者在0.35-0.5公斤之間。如果是雙胞胎的女性,標準體重增長範圍應該是14-23公斤。
超過了這個標準,很有可能會出現營養過剩的問題。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營養補充都能到位,最大的麻煩就是營養過剩。孕婦營養過剩,胎兒生長超過正常標準,就會出現所謂的「巨嬰」。
有調查顯示,我國的孕婦營養過剩的人群佔了43.2%。長期營養過剩,不僅會使得嬰兒體積過大,還會增加孕婦自身的風險,早產、流產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都可能發生。
營養過剩的孕婦,同時也會存在營養不足的問題,但是營養不足主要是指缺少某些特定的營養元素,比如膳食纖維、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等。膳食纖維匱乏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也是很多孕婦會被便秘困擾的原因。
體重需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孕婦如何控制體重?
孕期控制體重,主要就是控制飲食,女性滋補過度是體重增加過快的主要原因。要控制各種湯類的攝入,減少肉類以及油膩性食物的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配比,粗糧和細糧搭配著吃,既不會導致營養過剩,也不至於營養匱乏。
每餐吃得量不宜多,而要增加用餐的次數。 在一日三餐之間,適當增加一餐,做到一日五餐或者六餐,增加的餐次依舊以蔬菜瓜果為主,可適當搭配堅果,保證能量攝入充足。
飯後要運動,運動量不宜大,一般以散步為主。飯後半小時後,堅持散步半小時,能加速食物消化,減少脂肪堆積。走路要控制速度,速度過快對胎兒生長不好,還會帶來的一定的危險性。
每天要做好體重檢測,除了定期體檢,根據醫生建議調整飲食習慣外,還需要自己在家監測體重。根據每天的體重變化,調整好自己的飲食,如此一來,可以很輕鬆地控制好體重,避免體重大幅度增加。
懷孕期間的體重,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女性自己的健康也會產生威脅。無論體重增長過快,還是過於消瘦,都不是好兆頭。為了更好地管理體重,女性在懷孕之前,就應該將身材控制好,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把控孕期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