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可以自主評審教授副教授

2020-12-16 瀟湘晨報數字報

    本報長沙訊 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這標誌著高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這也是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放權部分單位自評碩博士學位點之後,國家部委再一次對高校發布放權政策。

    根據教育部等5部門的意見,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到高校,由高校自主組織職稱評審、自主評價、按崗聘用。條件不具備、尚不能獨立組織評審的高校,可採取聯合評審的方式。高校要將師德表現作為評聘的首要條件,提高教學業績在評聘中的比重。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師,按照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不同學科領域,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等不同研究類型,建立分類評價標準。完善同行專家評價機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實際貢獻為主要內容的評價方式。對因把關不嚴、程序不規範,造成投訴較多、爭議較大的高校,相關行政部門將給予警告、責令整改;對違法違紀的責任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處理。

    針對這一放權舉措,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相比於之前在職稱評審方面的改革,這一次放權的力度比較大,值得肯定。但是,從發達國家的一流大學來看,它們不存在職稱評審一說,比如,一名教師被一所大學聘到教授崗位,他就享有教授待遇,而到了另外一所大學,他完全有可能不被聘為教授,也就不再有相關待遇。記者範典實習生王悅婷

    湖南多所高校已獲評審權

    對於湖南高校來說,自主評審教師職稱一事已不陌生。2014年,省人社廳和省教育廳發布消息,決定從當年開始,逐步將教授、副教授、高級實驗師、講師、實驗師職稱評審權下放給高校。

    當年,湖南師範大學、湘潭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南華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等7所高校,可以在教育部授予教授職稱評審權的學科(專業)範圍內組織開展本校相應學科(專業)職稱評審工作。此外,湖南師範大學、湘南學院、湖南科技學院等33所高校被授予副教授、高級實驗師職稱評審權。

相關焦點

  • 評教授副教授公辦高校可自己做主
    文/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實習生萬洋    中國江西網訊 4月12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啟動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對全日制本科公辦高校實行自主制定標準、自主資格審查、自主開展評聘、自主發放證書,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再審批評審結果、不再發放資格證書,改為事中事後監管。此外,逐步下放高職院校職稱評審權。
  • 湖北省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評審條件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客觀公正地評價高校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使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件》和我省職稱改革經常化以來有關政策,結合我省高校實際,制定本評審條件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據同時徵求意見的《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要求,講師職稱須「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4年」。
  • 江西2017年啟動改革:評教授副教授公辦高校可自己做主
    江西2017年啟動改革:評教授副教授公辦高校可自己做主 2017-04-18 09:45 來源:新東方網編輯整理 作者: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政解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教授、副教授的職稱同時明確了「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為主型」兩類的要求。如「教學為主型」的教授職稱就要求,需講授全日制普通本科(專科)課程,擔任過主幹課程的系統講授工作,教學水平高超。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教學,在學生培養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等。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學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教授、副教授的職稱同時明確了「教學科研型」和「教學為主型」兩類的要求。如「教學為主型」的教授職稱就要求,需講授全日制普通本科(專科)課程,擔任過主幹課程的系統講授工作,教學水平高超。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教學,在學生培養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等。
  • 高校職稱評選潛規則:教授10萬副教授最低3萬
    陸群在微博中還補充說:「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一青年教師剛剛給我打電話,該校一優秀教師去年申報副教授,材料十分紮實,條件遠超十年前的正教授標準,因過於自信而堅決沒有孝敬評委,結果在評審中名落孫山,自此不求上進,不務正業。」不獨湖南有此現象,廣東某重點高校的一名教授就向本報透露,評職稱送禮這件事情相當普遍。很多時候,有沒有「打點」評委幾乎對於評上職稱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 高校職稱評選潛規則:教授10萬 副教授最低3萬
    陸群在微博中還補充說:「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一青年教師剛剛給我打電話,該校一優秀教師去年申報副教授,材料十分紮實,條件遠超十年前的正教授標準,因過於自信而堅決沒有孝敬評委,結果在評審中名落孫山,自此不求上進,不務正業。」  不獨湖南有此現象,廣東某重點高校的一名教授就向本報透露,評職稱送禮這件事情相當普遍。
  • 高校職稱評選潛規則調查:教授10萬副教授3至4萬
    據媒體報導,5月2日晚,湖南警察學院警體教學部主任、2011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劉一兵居然在賓館高調「開房收錢」。湖南省教育廳迅速做出反應,6日在其官網上發文,稱「目前已終止劉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資格,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
  • 高校副教授評審權:用好而不用濫
    許 鋒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取消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事項的通知》,取消了高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  按照通知,從今年開始,廣東省教育廳不再受理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的審批工作。不再受理審批也就意味著副教授的評審權會下移,誰用人誰評審,這個權力將徹底歸屬高校。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迎來重大改革!高校可自主評審教師職稱!
    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及教師特點,採用業績水平與發展潛力、定性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高校自主實施分類分層評價,政府依法宏觀管理。保持高校教師現有崗位類型總體不變,一般設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型。2.健全層級設置。高校教師職稱一般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一般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上海市屬高校試點100%教授、副教授為本科生授課
    市教委昨天傳出信息,今年開學起,滬上8所市屬本科高校全面試點「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校內100%的教授、副教授都給本科生上課。明年全市範圍將有更多地方高校實施這項計劃。  據了解,教授為本科生開課事實上有規可循——教育部有關政策就明確:「高等學校要把教授、副教授為本科學生上課作為一項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學年至少要為本科學生講授一門課程,連續兩年不講授本科課程的,不再聘任其擔任教授、副教授職務。」
  • 這所大學講師也可享教授待遇,高校職稱評審改革成趨勢?
    此次首輪崗位績效定檔評審共有58名副教授、15名講師被跨層級「低職高定」為正高檔,享受教授檔崗位獎勵津貼,待遇大幅提升。他們在國家級科研項目、高水平論文、學生創新競賽指導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陳勇的職稱是講師,但業績成果已到學校「教授3檔」的定檔條件。
  • 「沒有一篇論文評教授,入校一年評教授!」多地高校職稱評審在改革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沒有一篇「達標」論文卻評上了教授,最近,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教師蔣華松成為該校憑教學專長晉升教授的第一人。類似這樣不單純以論文來評職稱的高校越來越多。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百餘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
  • 高校職稱評審為何亂象叢生?
    國外把教授職位和學術能力結合,而中國將教授與行政權力掛鈎。  近日,網友曝出湖南高校職稱評審有評委開房索賄,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某因評職稱不成而對評委大打出手。高校職稱評審一時引起社會熱議。職稱評審異化的關鍵在哪?如何完善職稱評審制度?為此,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
  • 五部門發文明確高校教授職稱評審權將回歸學校
    教育部等5部委日前聯合印發了《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首次明確試點高校人員總量實行動態調整,鼓勵高校推進內設機構取消行政級別的試點,管理人員實行職員制。同時還提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標誌著徹底取消行政部門對高校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評審權的審批管理方式。
  • 贛州報導:江西省所有高校將自主評審職稱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江南都市報記者章娜)9月15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新增下放59所高校教師職稱自主評審權。至此,我省所有高校的高校教師系列、實驗系列職稱全部實現自主評審。政府主管部門按規定加強指導和監管,不再審批評審結果、不再發文辦證。
  • 事關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教育部發布重磅文件!
    意見提出,落實高校職稱評審自主權,圍繞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形成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評價科學、規範有序、競爭擇優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意見還對6類高校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教學科研型)、副教授(教學為主型)、教授(教學科研型)、教授(教學為主型)的職稱評價標準,作出了詳細說明。
  • 大學老師不寫論文都可以評教授?高校闢謠:在理解上過於片面
    本文圖片 「長江日報」微信號在普遍以論文作為高校職稱評審硬標準的環境下,蔣華松和南京林業大學受到的讚揚和質疑紛至沓來。其實,江西理工大2009年出臺過類似政策,南京理工大2016年也正式推出「不唯論文評職稱」的措施,媒體以「不寫論文也能評教授」為主題進行報導,引起廣泛範圍的驚嘆。
  •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高校教授評級 取消正副教授職稱 推薦:「兩會」英語學習專題教授將不分正副只分等級共分13級,評選工作日前啟動3月4日,上海市政府網站發布消息說,教育部所屬各高校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教授評級定崗工作,這是改革開放以來高校首次進行教授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