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副教授評審權:用好而不用濫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許 鋒

  近日,廣東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取消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事項的通知》,取消了高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

  按照通知,從今年開始,廣東省教育廳不再受理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的審批工作。不再受理審批也就意味著副教授的評審權會下移,誰用人誰評審,這個權力將徹底歸屬高校。

  對於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而言,顯然是利好。在此之前,部分民辦高校已經獲得了中級職稱的評審權,很多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的教師比較「容易」地晉升了中級職稱,也享受到了辛勤付出之後的回報。

  職稱對於大學教師而言,事關個人發展,業績考核,職業規劃,待遇享受,的確非常重要。從中級職稱到副高職稱,屬於一種跨越。教育主管部門放開了這個權力,由原來的握權到鬆手,也是去行政化的又一重大舉措,應該點讚。而高校獲得了這個權力,在興奮和欣喜之餘,應該考慮如何用好、用足,而不是用壞、用濫。

  用好和用足的前提是要講原則。對於副教授的評審權,要本著高標準、嚴要求的態度,制訂「條條框框」。「條條框框」並非都是壞事,要看框的是什麼。副教授有副教授的標準,摒棄不利於發展的「條條框框」,灌入活水與清泉,給更多優秀教師以晉升的空間和平臺,儘快實現中、高級職稱師資的合理配比,意義重大。

  當然,也要防止用壞、用濫的現象出現。或許會出現的情況是:本來不是專任教師的行政管理幹部,為了獲得副教授的帽子,象徵性地帶幾節課,拿到職稱晉升的「硬體」,為了讓「硬體」更硬,甚至造假課時,玩紙上談兵的數字遊戲。所以,對於不具有晉升條件的人,應該堅決說「不」。

  遵循人才成長規律,這是此次改革的目的。只有認真貫徹有關職稱改革的政策規定,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落實公示環節,做到崗位公開、政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才能繼續激發高等學校辦學活力,不斷提升高等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

相關焦點

  • 高校可以自主評審教授副教授
    本報長沙訊 教育部等5部門近日印發《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將職稱評審權下放到高校。這標誌著高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這也是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放權部分單位自評碩博士學位點之後,國家部委再一次對高校發布放權政策。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好不好?各國教師職稱怎麼評的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3日發布《高校教師職稱評審監管暫行辦法》,規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權直接下放至高校,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要「切實把師德評價放在首位」。  《辦法》明確,不具備獨立評審能力的高校可以採取聯合評審、委託評審的方式,主體責任由高校承擔。高校副教授、教授評審權不應下放至院(系)一級。
  • 教育部人社部出臺監管辦法 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
    教育部人社部出臺監管辦法 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 2017-11參與互動    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至高校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據同時徵求意見的《高等學校教師職稱評價基本標準》要求,講師職稱須「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並擔任助教職務滿4年」。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高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政解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專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專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職稱系列。誰來評?如何監督?
  • 湖北省教授和副教授職稱評審條件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的要求,客觀公正地評價高校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使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件》和我省職稱改革經常化以來有關政策,結合我省高校實際,制定本評審條件
  • 廣東省教育廳關於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審批的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條 為貫徹國家和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擴大和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推動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教育部關於做好高等學校副教授評審權授予工作的通知》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擴大和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促進高校加快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等有關文件精神,制定本辦法。
  •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下放至學校,怎樣才能評上教授?
    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實行教師職務聘任改革。嚴格執行教授為本科生(專科生)授課制度,連續三年不承擔本科(專科)課程的教授、副教授,轉出教師職稱系列。誰來評?如何監督?——下放職稱評審權至高校;違反評審紀律的黨政領導要按規定處理此次意見提出下放職稱評審權。
  • 江蘇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
    江蘇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權下放不唯論文,強調師德,同時規定申報「紅線」;涉及全省90所高職院校中國江蘇網4月2日訊(記者 楊甜子)近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和省教育廳聯合發布《關於下放全省高職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權有關問題的通知
  • 高校職稱評審為何亂象叢生?
    近日,網友曝出湖南高校職稱評審有評委開房索賄,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某因評職稱不成而對評委大打出手。高校職稱評審一時引起社會熱議。職稱評審異化的關鍵在哪?如何完善職稱評審制度?為此,本刊記者採訪了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  實習記者 苗卉  1、近日,湖南高校職稱評審被曝索賄,向教師發送包含評委名單、賄款金額、收賄地點等信息的簡訊。
  • 高校職稱評審追求學術GDP 能力考核變名額競爭
    顯而易見,申請多少項目,發表多少論文,獲得多少經費是可以用數據來證明的,為教育行政部門提供了考核便利,逐步成了考核標準。而教書育人是軟指標,短期內難見政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者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論文買賣成為一個內部公開的產業,評審拉關係、走後門,讓學界人心渙散,學術道德日漸腐敗。
  • 高校職稱評選潛規則:教授10萬副教授最低3萬
    據媒體報導,5月2日晚,湖南警察學院警體教學部主任、2011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劉一兵居然在賓館高調「開房收錢」。湖南省教育廳迅速做出反應,6日在其官網上發文,稱「目前已終止劉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資格,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
  • 高校職稱評選潛規則:教授10萬 副教授最低3萬
    據媒體報導,5月2日晚,湖南警察學院警體教學部主任、2011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劉一兵居然在賓館高調「開房收錢」。  湖南省教育廳迅速做出反應,6日在其官網上發文,稱「目前已終止劉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專家資格,有關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核實」。
  • 人民日報:公權過度自衛就是濫權
    【天亮有話說】  公權過度自衛就是濫權  不教而誅,是古代就摒棄的公共管理行為。而在教育相對普及的今天,法律和公共道德則取代學識,成為公權「緊箍咒」。雖然權力的邊界並非都能夠不言自明,但至少可以通過公開討論形成一定的共識。  有些事處於「混沌」地帶,需要根據具體情境分析。
  • 民進黨官員濫權 使臺灣向心力潰散
    民進黨官員濫權 使臺灣向心力潰散 2018年05月28日 14: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聯合報》25日社論說,蔡英文民調一落千丈,臺當局卻不斷編造數字
  • 事關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教育部發布重磅文件!
    意見提出,落實高校職稱評審自主權,圍繞健全制度體系、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機制,形成以人才培養為核心,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評價科學、規範有序、競爭擇優的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意見還對6類高校教師——助教、講師、副教授(教學科研型)、副教授(教學為主型)、教授(教學科研型)、教授(教學為主型)的職稱評價標準,作出了詳細說明。
  • 評教授副教授公辦高校可自己做主
    文/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實習生萬洋    中國江西網訊 4月12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啟動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對全日制本科公辦高校實行自主制定標準、自主資格審查、自主開展評聘、自主發放證書,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再審批評審結果、不再發放資格證書,改為事中事後監管。此外,逐步下放高職院校職稱評審權。
  • 混高校你必須了解的——高校教師系列職稱評審的條件
    一般來說,各個省、自治區的職稱評審條件是不同的,但是也是有共性特徵的。從講師到教授的評審,基本包括以下幾類條件要求。下面,熙教授跟大家逐條梳理、分析。【分析】舉例說明:碩士學位者評講師,需要工作兩年;博士學位者一般直接定講師,在講師崗位工作滿2年可參評副教授,而碩士及以下者需要在講師崗位工作滿5年;碩士及以上者,在副教授崗位工作滿5年可參評教授。
  • 高校教師職稱制度迎來重大改革!高校可自主評審教師職稱!
    保持高校教師現有崗位類型總體不變,一般設有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等崗位類型。適應新時代教師隊伍發展的需要,高校可根據自身發展實際,設置新的崗位類型。2.健全層級設置。高校教師職稱一般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一般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這所大學講師也可享教授待遇,高校職稱評審改革成趨勢?
    此次首輪崗位績效定檔評審共有58名副教授、15名講師被跨層級「低職高定」為正高檔,享受教授檔崗位獎勵津貼,待遇大幅提升。他們在國家級科研項目、高水平論文、學生創新競賽指導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陳勇的職稱是講師,但業績成果已到學校「教授3檔」的定檔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