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對不起,我沒有那麼完美

2020-11-19 尹建莉父母學堂

畫面外,拿著鏡頭的媽媽一邊繼續拍攝,一邊冷漠地拒絕了他:「不行。」

小孩愣住了,有點疑惑也有點慌亂:「不行?為什麼?」

此時的孩子已經在崩潰的邊緣嚎啕大哭,畫面外的媽媽依然操著冷靜的語氣,淡淡地解釋:「這是爸爸跟你的約定。」

言下之意就是,這事不歸我管,被你爸揍還不是你沒寫完,該!

接著她又開始催促:「你快寫,有這時間你都寫完了。」


就這個短短半分鐘的視頻,如果不是孩子的聲音清晰地傳入我的耳朵,我以為他怕的是什麼不得了的老妖怪。

回想一下,小時候我最害怕的「愛吃小孩的老野貓」,對我的震懾度也不過如此了。

後面這位媽媽親自站出來澄清說,他們的初衷是想給孩子培養一個好的習慣。

可是,孩子都嚇得魂飛魄散了,哪還有精力投入學習、養成習慣?

像這樣的視頻還有很多。比如前段時間,被網友調侃「讓他一次切個夠」的萌娃切橡皮的視頻。

起因是小孩在課堂上走神切橡皮,被老師發現了,老師告訴了他的爸爸。

於是,他爸爸發了火,並買了一整盒橡皮讓他切個夠。

畫面依然是只有被懲罰的、委屈巴巴的孩子,在鏡頭外看著孩子受罰卻只是舉著手機拍視頻的媽媽,還有雖然隱身但每一秒視頻都能顯露他「威嚴」的爸爸。

對孩子來說,「愛」沒有了,本應為他提供溫暖、保護的父母,只因一塊橡皮這樣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一個變得可怕,一個變得冷漠,全都高高在上,只丟他一個人在底層瑟瑟發抖。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說,孩子作業沒完成、上課不聽講,家長還不是著急嘛!父母嚴厲懲罰都是為了孩子好啊!

我們毫不懷疑家長們的良苦用心。

望子成龍是大多數中國家長的心聲,怕孩子學不會,又怕孩子長不好,對孩子掏心掏肺、添衣添食,幾乎是「用盡一生一世將孩子供養」的程度。

但是家長在這樣焦慮的、操心的狀態下很容易「好心辦壞事」。

就讓我們換位思考一下。

試想,如果我們工作的時候,頭上壓著一個兇惡的動不動訓斥、罰款的領導,身邊坐著一個公事公辦、嚴肅認真的監工,會覺得自在嗎?能不想辭職嗎?這樣的環境,難道不令人窒息嗎?

這樣的環境我們只是想一想都覺得想逃,視頻中的孩子卻不得不長期生活其中,怎麼能不反感父母、不反感學習?

大人工作分明也有懈怠、走神的時候,卻希望孩子每天都分秒不差地按時寫作業、分秒不落地認真聽講——這樣的「完美期待」又是否合理呢?

對於孩子來說,因為不符合父母的「完美期待」就受到冷漠的對待,懲罰甚至打罵,這只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心理:

只要我沒有滿足別人的期待或要求,就會有嚴重的後果。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過度脆弱和敏感,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過分關注別人的評價,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別人就會傷害自己。

甚至當別人並不是因為他而感到不愉快,他也會下意識地去討好別人。

當孩子要哭著哀求,跟爸媽在「打幾下」「由誰打」這些事上討價還價時,這種心理就已經初現端倪。

「完美」是孩子用來欺騙大人的假象

2016年2月14日,福州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發現的一具女屍,揭開了震驚全國的「北大學生殺母案」的一角。

經調查,警方認為,死者謝天琴的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

消息一經發布,所有認識謝天琴母子的人都感到難以置信。

吳謝宇的一個同學甚至斬釘截鐵地說:「我情願相信自己去殺人,也不會相信他會殺他的母親。」

因為吳謝宇從小就是「完美的、別人家的孩子」。

吳謝宇

他的媽媽是在當地有名的「剛正不阿、要強忠貞、保守認真」的好老師。

吳謝宇懂事孝順,成績優異,謙和有禮,拿到了北大的獎學金,從小到大沒有忤逆過媽媽一次。

在跟同學老師相處時會努力照顧所有人的情緒,完美得不像真人。

甚至一直到考上大學之後,他還是幾乎每天都會跟母親通電話。

這樣一對母子,本是所有人羨慕的對象,然而隨著案件被一點點展開,我們看到了這對母子光鮮完美的表象下,混沌易碎的內心。

謝天琴是一個嚴肅認真的老師,她對吳謝宇的要求很高。

尤其是在吳謝宇高中進入她做班主任的班級之後,這種要求更是成倍增加。

也就是說,對於吳謝宇來說,他沒有媽媽,只有一個跟他一起生活的嚴厲的「班主任」。

可想而知,這種環境下的吳謝宇活得有多麼小心翼翼。

他不敢在任何方面展露出不滿,他最希望母親可以快樂,他把母親的情緒問題看作是自己的責任。

唯一一個見過他脆弱一面的高中摯友,在採訪中提到,吳謝宇向他傾訴過「生活很壓抑」「沒有能夠說話的朋友」「想自殺」。

吳謝宇有嘗試過逃離,出國留學就是他主動尋找的一條出路。

但當他知道他媽媽也要跟著他一起出國時,他崩潰了。

他不知道該如何掙脫,他決定從根源上把問題解決,於是揮刀砍向母親。

殺了母親之後,吳謝宇冷靜地處理了屍體,甚至用上了活性炭吸味,然後開啟了他的逃亡之旅。

在這過程中,沒有了母親的嚴厲要求,他完全放縱了自己。

跟性工作者同居,拍攝了大量的性愛視頻,去酒吧做男模,這一切都是在打破之前全力維持的「完美小孩」人設,仿佛是向已經死去的母親最後的、無聲的宣戰。

吳謝宇是個悲劇,他的母親同樣也是。

吳謝宇從「北大學霸」變成弒母、逃亡的殺人犯,與他媽媽「追求完美」的教育方式是脫不了關係的。

不完美的小孩才有未來

尹建莉老師曾說:

「教育的目標是要儘可能讓一個孩子優秀,但教育最要提防的是求完美心理。在完美期待中成長的孩子,天性被過度馴化,其作為獨立的『自我』無法正常舒展,卻耗散太多的精力去適應他人的要求。」

我們要還給孩子犯錯誤權。

當孩子因為不成熟,而犯了大人眼中大大小小的「錯誤」時,父母可以怎麼做呢?

「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媽媽梅耶·馬斯克就遇到過這種問題。

她的小女兒託斯卡·馬斯克,是好萊塢演員、電影製片人、導演,也是愛情電影流媒體服務網站Passionflix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

梅耶·馬斯克和女兒託斯卡·馬斯克

在託斯卡15歲那年,她幹了一件大事。

就在媽媽梅耶離開當時她們定居的南非,前往加拿大看望兒子埃隆的三周時間裡,託斯卡把她們的房子、家具、車全部變賣了!

返回南非時,梅耶能做的就只有籤字。

梅耶雖然震驚,但她從始至終都沒有對女兒發火,甚至沒有生氣。

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我,遇到這樣大的事,只會氣血上湧。為何梅耶能這樣克制?

原來,託斯卡希望她們能像哥哥埃隆一樣到加拿大去發展,而媽媽一直猶豫不決,她才把媽媽留戀的一切都賣掉,用這種幼稚的方式「幫」媽媽下決心。

梅耶傾聽了孩子的想法後說:「我覺得孩子說得有道理……如果你的家庭成員提出了一個好想法,哪怕後來的變化出人意料,作為家人的你面對現實就行了。」

事實證明梅耶的決定是對的。

在新的環境,她的事業有了新的平臺,她的三個孩子也都成長得非常出色,女兒託斯卡最終走了自己最愛的戲劇之路,獲得了不小的成功。

梅耶·馬斯克和她的孩子們

那麼梅耶·馬斯克做對了什麼呢?

1、尊重、信任。首先,她把孩子當做平等的人,信任孩子的善意,願意傾聽孩子的想法,接納孩子的意見,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認為大人就一定是對的,孩子就一定是錯的。

在她明白了女兒的意圖之後,她順勢而為,幾周後就和女兒一起搬離了南非。

她的信任和理解是付諸實踐的。

2、寬容。她沒有因為女兒不成熟的決定而對女兒進行說教責罵,而是選擇平靜接受這個結果。

發火無法改變既定的結果,只會讓親子關係變得緊張。

當孩子犯了錯誤,已經覺得羞愧抱歉了,此時,父母的寬容大度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通過父母的身教,孩子才能學會寬容。

父母寬容的姿態還能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當孩子保持對父母的信任,才可能接受父母的引導。

梅耶跟三個孩子的關係都非常好,一直到現在,她會出席女兒電影的首映禮,埃隆更是稱她是自己的「英雄」。

梅耶·馬斯克和她的孩子們

第三、正面強化。在梅耶的解釋中,她提到了「我覺得孩子說得有道理」,她願意去理解孩子做這件事背後的原因,也會在了解之後肯定孩子的想法。

看到孩子不成熟的做法中積極的方面,並進行強化,可以讓孩子更加樂觀,更有自信,更充分地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搬到加拿大後,梅耶的確經歷了一段難熬的時光,但她從來沒有說過「如果留在南非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之類的話,她反而經常表達,搬到一個新環境其實是一件好事,這讓他們一家人都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儘管「萬事開頭難」,但長遠來看,絕對受益無窮。

就是媽媽的積極關注、正面強化,才使託斯卡長成了一個自信、獨立、有主見的優秀女性。

親愛的孩子,希望你快樂長大

人類幼崽是所有哺乳動物幼崽中最最脆弱的,所以才需要父母花費長達18年來呵護教養。

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無法獨立生存,孩子會對父母產生無條件的愛和依賴。

如果成人「利用」孩子的弱小無依,而對孩子施以嚴厲的打罵和懲罰,那麼只會得到孩子的討好、欺騙、害怕和逃離。

為人父母,要做的是用愛給孩子鋪墊充足的安全感,用尊重和鼓勵支持孩子的成長、發展。

這樣長大的孩子,才有獨立在世界上生存的能力,也才有愛人的能力。

面對將全部信任交付給我們的孩子,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對不起,我做不了「完美媽媽」!
    閨蜜半夜跟我訴苦,她都好幾個月沒有睡過好覺了,後來後知後覺的問,你也沒睡啊?我說從生了第一個孩子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上學時從來都是一覺睡到自然醒,睡眠特別好。做了媽媽之後,剛開始覺得挺好的。孩子生下來時,看著這個幼小的生命,你心裡無限的憐惜。你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 寫給孩子的信:對不起,我並不是你心中完美的媽媽
    親愛的孩子:媽媽常常問你:「你最愛的是誰?」你總會用天真稚嫩的語氣回答我:「我最愛媽媽,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每當聽完,我總會開心地把你抱起來。但媽媽又常常自責和慚愧,因為我知道我並不是你心中的完美媽媽。
  • 對不起,我不想做被人誇讚的「完美媽媽」!
    每次一提到孩子的教育問題,相信很多人想到的第一責任人都是「媽媽」。女性被要求時刻扮演著完美媽媽,孩子摔了、病了、不舒服了,責任都在媽媽身上,女性在育兒煩惱和焦慮中耗盡所有精力。但老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無完人,又怎麼可以強求誕生完美的媽媽?雖然道理如此,仍有很多媽媽前赴後繼地爭當他人眼中的「百分媽咪」。
  • 沒有完美的媽媽,只有「我喜歡的媽媽」
    前段時間,跟兩個朋友見面,那天聊了三四個小時,但無意中發現我們幾乎都在談孩子,幾乎沒有聊到自己。當下感慨歲月,感慨曾經是少女的我們如今變成媽媽,開口閉口都是孩子,同時也有一絲絲不甘。當媽以後,自己真的變了很多,敏感、膽小、多慮,總是膽小自己稍微不小心孩子就會受傷,擔心自己不能給他百分百的愛。
  • 別說對不起,我沒那麼多沒關係
    可是長大了,卻越來越不喜歡聽到別人說對不起,也許隨口一句對不起,卻註定有人為此受委屈。有人說對不起是為了求得原諒,有人說只是為了求個心安,一句對不起,為難就變成別人的了,並不管對方願不願意。當然,如果對不起能換來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是不錯的,但是有很多事,說了對不起也彌補不了,說了沒關係,也不見得是真正釋懷。
  • 我是職場媽媽,我才不欠孩子什麼對不起
    可是對於別的職場媽媽沒有辭職的問題上,她竟然透露出一絲不屑:我對得起我的孩子,你呢?   是的,如果另一半的收入能力尚可,或者說家裡有人在經濟上幫助,媽媽們更願意將時間奉獻給孩子,因為誰也不想「後悔」。   可是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衣食優渥有人幫襯。
  • 媽媽,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媽媽,對不起,我知道錯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可有些孩子就是不聽話,特別是青春反叛期更是翻天了,和你對著幹。某日,我去串門,阿玲讓她女兒叫我姨姨,她女兒理都不理你,繼續玩著她的遊戲。阿玲招手叫我去了房間,關上了門和我聊起了天。阿玲說:這個孩子很難管教,一點禮貌都沒有,你別見怪,不只是對你這樣,平常對我們,也是愛搭不理的,說話也不懂尊卑。
  • 對不起,從來就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又會繼續去保留他的很多症狀,我在心裏面會對他進行另一種解釋,我並不認為說他是因為經歷了原生家庭,所以到現在為止他都沒有辦法去擺脫那一切。我會認為其實他現在去使用那些症狀,是他想要用這些症狀去跟他的父母溝通,去喊話。可能他最想大聲喊出來的就是:「你們傷害了我,你們要認錯,你們要接受。」
  • 媽媽,沒有完美只有唯一
    畢竟是劇,現實中真的有這樣完美的媽媽嗎?表示懷疑。但現實中很多人都是按上面「完美媽媽的標準」來要求媽媽們的。仿佛做不到這麼完美,你就是不合格的媽媽。說說我自己,我從懷孕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才去找工作上班,但上班之後,就沒有那麼多時間,陪孩子玩、學習,覺得自己會因此錯過孩子的成長,對孩子有所虧欠。兩者不能兼顧,以前也矛盾過。但還是一邊上班,一有時間就陪孩子。我是這樣想的:你只是個凡人,做不到別人口中的完美。我能做的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養育好孩子。
  • 我承認,自己是一個不完美媽媽!接受它,就是完美生活
    當了媽媽以後,重讀這首詩,我才終於讀懂了詩中所蘊含的那份深沉的、無私的、濃濃的愛意。我是一個媽媽,有著一個11歲女孩的媽媽,一個在育兒道路上一直很迷茫的媽媽,一個在工作和生活上做不到平衡的媽媽,一個教育上焦慮的媽媽,一個不完美的媽媽。
  • 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後內疚哭泣,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10月7日,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小男孩吃驚媽媽也要學習,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 她們說|對不起,我當不成『吉娜』這種完美媽媽
    ,是寶媽們的無處安放的焦慮,是被畸形審美綁架的無數媽媽們。-要求孕期媽媽們既要有個好身材,還要保證寶寶的營養和健康,懷孕也不能變胖,也要精緻美麗,變老變醜成為一種奢望,少女感從二十跨越到四十,被審美綁架的媽媽失去了做自己的自由
  • 對不起,媽媽沒有錢給你報興趣班
    他們討論的時候,我有聽到,其實,票價也不貴,我也可以陪著孩子去聽的。可是,人家去聽,都是因為在學樂器,而我家孩子,沒有學習任何樂器,去,又有什麼意義呢。看到他們發的現場照片和孩子的合照,我的心裡有根刺,扎得我隱隱作痛。
  • 「對不起」和「我愛你」一樣重要!
    文/熊寶媽媽咪 海外育兒精英大J曾說:如果說「我愛你」這三個字滋養了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擁有力量去面對人生的風雨而無所畏懼;那麼「對不起」這三個字則會釋放孩子的恐懼,讓孩子具備勇氣去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他人和不完美的世界。
  • 女兒,媽媽沒有幫你帶孩子,感覺對不起你
    而」希文媽媽說:「兒子是孩子,女兒就不是孩子嗎,我想幫女兒照顧孩子。」但希文爸爸一直不同意,他堅持讓希文媽媽還去工作,等到再過幾年就不做了或等到希文的弟弟結婚了,再去幫希文照顧孩子。面對希文爸爸的解釋,希文媽媽完全聽不下去。
  • 老婆我想對說,作為新手媽媽你不用那麼完美,沒有人天生會做媽媽
    曾看過一個微電影《不完美媽媽》,裡面有幾句話特別經典,我也深有感觸,現在分享給大家:「你總想聽懂他,你總害怕他發育遲緩,你總擔心他睡不安穩,你總因為科學育兒爭論不休,你總想給他最好的一切,你不用那麼完美,沒有誰天生會做媽媽。」
  • 媽媽不是完美媽媽,孩子不是完美孩子,我們天生就不完美
    昨天下班回家,6歲的孩子對我咆哮道:「你個壞媽媽,臭媽媽,我討厭你,我不要你當我的媽媽,我要重新換一個媽媽」。看到孩子面目猙獰的樣子,我生氣的吼了起來,孩子嚇得躲在角樓大哭起來,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我知道孩子肯定被我嚇壞了。我走過去用手抱孩子,孩子推開我的手,我用力的把孩子抱在懷裡,對孩子說對不起,孩子哭得更大了。
  • 心靈療愈:沒有完美媽媽,那就重新塑造一個內在的「完美媽媽」
    我不知道完美媽媽是什麼標準,但我非常清楚:我絕對不要,再做像我媽媽一樣的媽媽!1、不要粗暴急躁,沒有耐心。2、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但是,成長顯然沒有這麼簡單。當我沉浸在自己假裝的「完美媽媽」形象裡久了,我會覺得累。我會覺得不公,我會問為什麼。我甚至會羨慕孩子。為什麼別人都有一個無條件愛自己的媽媽,為什麼我沒有?為什麼別人都能被好好呵護著長大,為什麼我不能?
  • 範冰冰:沒有人對不起我,我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
    011、範冰冰:沒有人對不起我,我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範冰冰今天的這波採訪內容果然又雙叒引發爭議了:起因就是她的那句「沒有人對不起我,我也沒有對不起任何人」,讓不少網友吐槽「shui務問題對不起成千上萬的守法公民,怎麼就成了沒對不起別人了呢」。然而這其實就有點雞蛋裡挑骨頭了哈:結合上下文的語句,範冰冰明顯說的是李晨!
  • 「我哪點對不起你?跑那麼遠讀大學」!母親怒吼女兒,卻傷了自己
    「我哪點對不起你?跑那麼遠讀大學」!母親怒吼女兒,卻傷了自己可是在很多家庭,孩子都沒有決定權,孩子是學醫還是學師範,是學人文還是學理工都由父母判斷決定,甚至孩子是去本地讀大學還是去外省讀大學都是由父母來決定的!為了讓孩子聽自己的意見,很多父母最近幾天不停地給孩子洗腦,直到他們接受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