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郊區有一座很精緻的古橋,已有130年歷史,至今保存完好

2020-12-20 咕東

大家好,這裡是喜歡旅行的「咕東」!本次分享的主題是我國浙江寧波古橋中最精緻的一座,現如今保存完好,已經有超過130年的歷史了!

在我國江南地區,小橋流水的景象幾乎隨處可見,而且有的古橋還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經歷過很長時間的洗禮,卻依舊完好地保存了下來,甚至還在發揮著它應有的作用!這不,在我國浙江寧波的郊區,位於地鐵站旁邊,就有這麼一座高大的石拱橋,它最開始建造於1736年,後來又重建了一次,算起來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了

這座古橋位於寧波有名的西塘河之上,距離寧波地鐵1號線盧港站很近,步行也只要幾分鐘的時間就能到達!古橋的名字比較特別,叫做「上升永濟橋」,具體位置在寧波市鄞州區高橋鎮蘆港村的半路庵自然村。如果從寧波市區出發,沿著中山西路出城,在距離梁祝大道300米左右的位置向左拐,然後就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單孔石拱橋,也就是所謂的「上升永濟橋」了!

這座石橋為寧波古橋之最,因為重建的時間比較晚,所以代表了寧波古代造橋技術的最高水平,而且130多年過去了,它依舊保存完好,這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況且,在這一百多年的時光裡,上升永濟橋從來沒有經過大修,仿佛被上天刻意眷顧了一般,沒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損壞,因此才讓我們可以看到100多年前這座古橋的真實模樣,算是見證了寧波的百年歷史變遷吧!

古橋底下的西塘河,曾經是古代時期寧波北上京城和聯繫中原地區的主要水道,算是一條水上交通要道!當初這條河上會有很多的官船經過,所以跨河而建的古橋都是高大的石拱橋!西塘河上所保留下來的古橋其實並不止一座,只不過「上升永濟橋」是現如今這條河上建成時間最晚、形制最健全、建造最精緻、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橋罷了。

作為有著百年歷史的古橋,寧波市內的上升永濟橋其實最開始建造於清代乾隆丙辰年,也就是公元1736年,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座古橋在公元1883年,也就是清光緒癸未年重建了一次,然後就一直保存到了現在,期間再沒有過大範圍的修繕了!所以說,現存的上升永濟橋其實就是130多年前的那個樣子,至今還在使用當中,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從整體造型來看,上升永濟橋無疑是寧波所有古橋當中最為精緻的一座,它全長有26米多,淨跨達到了8.22米,橋面的寬度為3.25,橋孔內設有過道!而且在橋的兩頭各有29級臺階,兩側還設有欄杆等等,看起來很有古典韻味!當你踏上這座古橋的臺階,一步步拾級而上,兩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西塘河,感覺就像是踏著時光的印記,轉眼間回到了過去。可是附近不遠處突然傳來的地鐵開動聲音,又瞬間會把你拉回到現實,古與今的交融在這做古橋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現,會讓你不由自主地去回憶起那些曾經有過的舊時光,尤其是那些美好的時刻

對於這座代表了寧波古代造橋技術最高水平古橋,你們大家有想去走一走的嗎?如果有什麼想法,都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感謝支持!

浙江寧波城區內有一個「黃金沙灘」,免費開放,還可以下水遊泳

我國這條懸崖邊上的「天路」突然火了,獲百萬網友點讚,你想去嗎

90後小夥坐公交車每天花費150,從廣東去上海,全程1922公裡

14歲少年和父親一起騎行川藏線,24天騎2200公裡,網友都自嘆不如

相關焦點

  • 成都被忽略的一座古橋,是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橋,有400年歷史
    不管是古橋的發展,還是古橋與古橋之間的差異,有座古橋即使經過千百年,仍保存完好,一座古橋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失,令人嘆為觀止,不管發展到哪一座,古橋的發展都顯示出不同的價值。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古橋本身使用的方式和現在有所不同,並非所有的老橋都保留得很好,但是,在我們國家漫長的歷史中,也留下了許多古橋,所以簡單介紹一下,我在東京的一座橋,其實這座古橋的開發價值代表性也很高,我想去一些景點。
  • 寧波1870年至1940年間建50座古橋 現存僅14座
    寧波多水,境內有獨立的甬江水系,有自注入海的溪流,還有浙江最大的淡水湖東錢湖。這些江河溪流縱橫交錯,蜿蜒曲折。為啟通途,寧波的先祖們取木石為基,架橋為渡,幾經滄桑,形成了獨特的橋梁文化。  據光緒七年(1881年)的《寧郡城河丈尺圖志》標載,單寧波老城(現靈橋路、長春路、望京路、永豐路、和義路一圈)內,就有古橋159座。
  • 寧波海曙4大古村落,值得一去的隱匿風光
    浙江寧波,海曙區。地處市中心,自古繁華,海曙同時也保存著許多美好的古村落。一起來看看4大古村落,你曾經去過幾個?1 李家坑古村海曙區章水鎮,在海拔800多米的杖錫山麓下,一片翠色映襯下的幽谷秘境。因見李家坑山環水繞,景色秀麗,隨即披荊斬棘,墾地開荒,建舍發族,迄今已有360多年的歷史。目前在村南尚存一座李氏家廟,宗廟莊嚴肅穆,碑匾高懸,棣萼生輝。村裡的民居大多為清朝中晚期和民國的建築,以對稱的兩層式四合院為主。映入眼帘的是青牆灰瓦,馬頭牆三疊高聳,牆基都是用大小不一的鵝卵石砌成,圓潤有致。
  • 廣西有座最豪華的私人莊園,已有百年歷史,保存完好卻很少人去
    廣西有座最豪華的私人莊園,已有百年歷史,保存完好卻很少人去在一百多年前,廣西是個地理偏遠的地方,然而,這裡有一個最豪華的私人莊園,謝魯山莊,被稱為中國四大私人莊園之一,當時,廣西經濟落後,很多都是山區,謝魯山莊佔地400
  • 中國「第二大」孔子廟,保留至今已有700多年,裡面文物保存完好
    中國「第二大」孔子廟,保留至今已有700多年,裡面文物都保存完好 導語:走遍祖國大好河山,領略無數綺麗風景,一路行走,一路成長。眾所周知,孔子是名揚海內外的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第2大第2大,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為孔聖人、至聖、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北京市周邊的一座明代古堡,歷經400多年保存依舊完善!
    北京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有很多的歷史遺蹟。今天要說的是北京周邊郊區的一座明代古堡,也是北京市周邊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善的明代古堡,一起來看看吧!這座古堡就是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新城子鎮遙橋峪村雲岫谷自然風景區對面的遙橋古堡,是北京市周邊唯一一座保存比較完善的明代古堡。現在古堡內住著當年駐守邊關將士的後裔。現住有60戶村民,大部分為民俗旅遊接待戶。也是比較有特色遙橋古堡民俗村。
  • 寧波規模最大的石屋古村,至今已600多年歷史,100個最美古村之一
    烏石村不僅是一座古村落,還是一座典型的石頭村,在浙江這樣的村落有很多,除了烏石村外,浙江這座石頭村也非常值得一去,它就是「許家山村」。許家山村,也成為許家山石頭村,是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茶院鄉西南山區的一個自然村,距離寧海縣城約20公裡,開車的話大約35分鐘即可到達。
  • 南陽一座保存完好的府衙,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是北京故宮的縮影
    南陽,一個曾經是與西安、洛陽齊名的城市,它的歷史是很輝煌的,古代是大禹封國和夏都所在地,西漢時是全國五大都會之一,東漢時光武帝劉秀起兵南陽,成就帝業。南陽歷史這麼悠久的城市,也留下了許多古代的建築,河南保存最完好的兩座府衙一座就在南陽,南陽這座府衙很有名堂的,是北京故宮的縮影。
  • 《寧波古橋名橋圖志》出版
    本報訊(記者王佳 通訊員高曙明)寧波市政府地方志辦公室歷時10餘年編纂完成的《寧波古橋名橋圖志》日前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該書共入載了255座古橋名橋,考證解決了歷代志書等地方歷史文獻記述中橋名不統一、橋址描述不準確、始(修)建年代不清楚、橋聯文字差錯等問題。  歲月的橋,歷史的河。
  • 廣州有一座紀念一位「好老師」的百年古橋,遊客:經過卻不知道
    每次廣州曉港地鐵站出來,向前進路方向走到經過曉港公園的東門後,站在馬路上能遠遠地看見曉港公園內有一座用花崗巖砌的古橋。好多次經過看到,經常看見,卻一直都沒有走近這座古色古香的橋。直到這個周末,有了空閒時候的珊珊三丫頭來廣州的曉港公園閒逛,才第一次走進這條一直只在遠觀的古橋:雲桂橋。
  • 浙江五個「冷門」的江南古鎮,名字鮮為人知卻都有值得打卡的理由
    一、「江南第一儒鎮」——前童古鎮前童古鎮地處於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始建於宋末,盛於時清,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契合了傳統儒家思想的江南古鎮。在古鎮幾乎每一天主幹道上,一旁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築,腳旁邊則是潺潺溪流的活泉水,從高山上流下來活泉水流遍了古鎮的家家戶戶,可謂是是「家家有雕梁,戶戶有活水」。古鎮在起初修建的時候,就把儒家的思想結合在水繫上,八卦水系的設計實現了「戶戶有活水」,也正是彰顯了「天人合一」儒家思想,也因此被譽為「江南第一儒鎮」。
  • 安徽有一座明朝古橋,至今在使用,建者是一寡婦,卻被皇帝剝皮
    安徽有一座明朝古橋,至今在使用,建者是一寡婦,卻被皇帝剝皮橋梁是人們通行的重要工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歷史上也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古橋至今還在使用,比如五亭橋,趙州橋等等。而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這座古橋,卻非常有特點。這座橋坐落於安徽歙(she)縣練江邊上,名叫「太平橋」。但它還有個名字,叫做"人皮橋"。聽到這樣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一哆嗦,這座橋為什麼會有如此恐怖的名字呢?難道是用人皮做的嗎?
  • 浙江一處名氣不高的古建築,如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你有去過嗎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歡工作以外的旅行的人增加了,出去旅行的時候,人們也可以看到不同的美麗景色,說起旅行,最先想到的是浙江,畢竟浙江的旅遊資源也比較豐富,另外,浙江有很多人文歷史觀光景點,但是,雖然浙江的古建築很有名,但是有些古建築也不有名,今天介紹一下浙江省不有名的古老建築物
  • 濮陽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牌坊,你去過麼?
    濮陽緊鄰宋朝國都開封,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從古至今,歷史古蹟太多太多,有距今已有6400多年中華第一龍,御井甘泉、徐鎮長樂亭村的春容寺,古洪洋山前瑕丘遺址,濮陽縣的明清一條街,也有近代史上的革命根據地舊址等等,同時小編也了解到,在咱們大濮陽還保留著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牌坊,牌坊作為一個很獨特的牌坊
  • 寧波這個村落被稱為「寧波的香格裡拉」,有700年的歷史,古樹老屋都...
    在寧波周邊,它屬於保留歷史風貌較好的村落,古樹、老屋、祠堂、古橋基本維持原貌,一眼看去,山環水繞,黛瓦粉牆。前些年古道熱,雁村被徒步到此的驢友稱為「寧波的香格裡拉」,並發了條攻略到網站上。沒想到這個名字越傳越熱,成了活廣告,為這裡帶來源源不斷的人氣。「現在流傳的關於童夏家村的介紹,也有些不完全是正確的。」
  • 男子發現拱券文字 推測寧波運河橋重建於清康熙時
    關於這位古橋研究愛好者——  他是寧波古橋活地圖  已經關注運河橋15年  在寧波,說到古橋,朱永寧先生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年過六旬的他,從1997年開始孤身一人尋訪散落在寧波各地的古橋,至今已踏訪了600多座;他為這些古橋建了一份檔案,從古橋橋名、所屬鄉鎮、建造年代、孔數、橋型、完好程度到是否有橋額、橋聯,甚至建梁的主要建築數據,都有詳盡的記載。可以這麼說,寧波的古橋,只要朱先生看一看照片,這橋的位置在哪裡,年代建造是什麼時候,他都能一口報出來。
  • 南京溧水藏著一古橋「國寶」,建於明正德年間,距今已480年歷史
    前面有小夥伴給樂樂留言,讓我去看看溧水洪藍的浦塘古橋;正好近期有空,我便提上了日程。這座古橋有些年頭了,也是我小時候的滿滿回憶。我們浦塘本地一直流傳著關於這座古橋的傳說,但未有史料記載。浦塘橋是一座九孔石橋,也是溧水目前保存最大的一座古橋了。它一直是浦塘重要的交通橋,上世紀80年代,為了保護這座古橋,便在它的不遠處建設了新橋;所以現在去看,浦塘是有兩座大橋的。
  • 川東一老街,原生態保存完好,至今未商業化
    在這個老街商業化同質化的今天,還是存在著一些沒有被商業化開發,保存完好的老街,比如四川廣安協興老街。協興老街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協興鎮,距離鄧小平故居約1.5公裡。據史料記載,協興古名望溪鄉,原來僅在靠北面設有場鎮,稱為"舊市",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舊市"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趕場交易的需要,清朝同治(公元1862年—1874年)後便在舊市的南面增設了"新市",因它與"舊市"相距不遠,鄉親們便取"同心協力,發達興旺"之意,從而得名協興,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協興老街南北走向,全長300餘米,寬3至5米,有100餘戶店鋪。
  • 中國十大歷史著名大院,這些古代豪宅至今保存完好,你去過幾個?
    喬家大院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建築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清代民居建築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科研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築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 浙江省資訊|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
    探村浙江寧波|茅鑊古村,華東第一古樹村落,絢爛靜美之至浙江寧波,茅鑊古村。一個藏於四明山深處不為世人知曉的小小村落,已有400餘年歷史,號稱浙東第一古樹村。位於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這個古樸的小村落雖然在驢界早已聲名顯赫,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養在深閨人未識。茅鑊,名字美好,卻難念。茅鑊,村如其名,生僻而古老。位於周公宅水庫北面的龍尖頭山上,地形就像一隻鑊,四周茅草叢生,茅鑊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