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教育是如何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的

2020-09-18 格物斯坦機器人教育

通過孩子喜歡的機器人教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科學研究的習慣,掌握科學研究流程,是國際上先進國家的機器人教育之道。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機器人編程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少年要置身於世界新技術的發展潮流當中,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順應,還有參與。而與人工智慧時代貼合最緊密的教育形式,無疑就是機器人編程教育。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孩子也必然要把機器人編程當做自己工作和接觸世界的一個重要工具,就如同現在的家長當年通過收音機,電視,圖書,雜誌來接觸一樣。家長或許覺得編程是一種很難的計算機語言,其實不然,在代碼的世界當中沒有一板一眼的規定動作,更沒有所謂的「標準正確」答案。學習機器人編程,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建立自信。即使孩子之前沒有基礎科學知識和編程基礎,也可重新為他打開這扇大門。有的孩子成績平平,並不代表孩子在其他領域不會成為優等生,編程世界不會排斥你的到來。就像有的寶貝擅長音樂、書法、體育等一樣,只要寶貝對機器人編程課程有興趣,那他就能在這個領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現在的孩子對手機、iPad、電腦等數碼產品依賴性越來越強,在操作方面有時比大人甚至還溜。事物都有兩面性,家長是否想過可以引導這樣的孩子們走上機器人編程學習的道路呢?其實各種遊戲、app應用就是由一串串具備自身特定邏輯的代碼構成,如果我們讓孩子明白了遊戲本身的原理、看懂了遊戲世界的樣子,並且自己也能寫出遊戲,他們還會沉迷其中麼?

事實上,喜歡玩遊戲的孩子,往往對遊戲規則理解迅速且容易上手,如此一來對遊戲的潛在邏輯也更敏感,更容易發現一些竅門。機器人編程只適合男孩學習,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思想傳播,我們要摒棄。女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鍛鍊和培養力並不比男孩子遜色想像力和思考維度同樣豐富,她們同樣適合機器人編程的學習。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在某一領域展現出了天賦和特長,又或許已經對未來有所計劃和想法,那麼請毫不猶豫地讓他們接觸一部分機器人編程的知識和內容吧。

手的活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心理活動是大腦的機能。動手能力能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手的活動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敢想敢幹的大無畏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從小培養孩子動手能力,不僅讓孩子獲得表現自己的創造力的機會,還可以使他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產生足夠的信心,養成他敢說敢幹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頑強意志,這些孩子今後的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

強化小孩邏輯思考力。小孩必須去思考如何合理的安排編程,讓程序流暢的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這讓小孩對事物的邏輯分析能力會有極大的提升。培養小孩專注細心,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是絕對無法得過且過,能有效改正小孩馬虎行事的毛病,避免當個差不多先生。提高小孩耐性,父母都會遇到此情況,孩子坐不住,總是跑來跑去,只有玩具或者遊戲才能讓孩子安靜下來。少兒編程課程就是運用這種特性,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但這一次他們不只會玩到遊戲,還會懂得一個遊戲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幫助小孩培養整理信息,吸收融合能力,最終要完成一個有頭有尾的編程,必須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確保程序在執行中不會出現矛盾的情形導致失敗。

學習團隊合作,學會共同學習。在互動之中增進情誼,學到如何用團隊力量解決問題。比起老師在臺上單方向的講課,同學之間的研究和探討將讓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增進解決問題能力。面對一道道關卡的挑戰,小孩會不停的利用手邊學到的資源、程序,試著達成破關的目的而不斷的動腦。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在碰到生活中或是其他課業上的問題時,自然也會試著自己解決,而不是一句話交給爸媽去處理。

父母只要給予適當的工具,讓小孩自己動手動腦完成。玩中學,做中學——世界上學習的方式有成千上萬種,被動的接受,被灌輸是一種學習方式,主動的探索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學習機器人對孩子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機器人教育與編程教育相輔相成,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
    機器人教育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切入點,以對機器人仿生學的形態編輯,結合學科知識,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形態變化中關鍵幀、重心、循環、速度等知識要點。編程教育是以程式語言的學習與計算思維的培養為目的,需要將模塊一層層剝開,學習核心的邏輯、算法、語法和結構。編程教育因為學生群體年齡跨度較大,會分階段、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讓每個孩子在不同階段收穫不同的編程技能。
  • 機器人編程教育是如何塑造孩子思維能力的?
    是激發孩子學習、觀察、思考、探究、動手、合作等多方面興趣的科學啟蒙教育;是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寓教於樂的一種教育方式。 在思考設計機器人的過程中,孩子的思維需要在虛實空間中靈活轉換,會鍛鍊孩子空間想像的抽象思維。 在組裝搭建過程中,會涉及物理、數學、機械結構、工程結構上的原理。
  • 科技教育勢頭迅猛,壹號全腦機器人教育能培養孩子哪些能力?
    現今,機器人教育已經成為呼聲很高的創新教育平臺,並且正在大踏步地走向基礎教育,給中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增添新的活力,成為培養中小學生綜合能力、信息素養的優秀平臺和教學方式。機器人教育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沿領域,是一門具有高度綜合滲透性、前瞻性、創新實踐性的學科,也是一門多種學科綜合的學科。它是以創新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科學品質、探索精神、實踐能力為目標的平臺,利用機器人教學對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協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是值得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問題。
  • 機器人教育有利於思維能力的培養
    發展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從孩子的思維和技術能力創新上抓起不僅重要而且必須。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機器人教育更多的是採用引導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想法。重在培養孩子的的思維、心理素質以及動手能力。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享受著最好的呵護。可是有時「太多」的呵護反而會影響孩子們這些能力的養成。那麼,機器人教育會對孩子們有什麼幫助嗎?自立、自主的品質對於在過分優越的環境中成長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難題。機器人教育會有意識地改變孩子們依賴父母的觀念。
  • 機器人教育有利於培養雙商皆高的孩子
    相信每個孩子在老師眼中,都不只是學生,更代表著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機器人教育除了關注孩子的綜合科學素養之外,也會反覆強調對道德層面的培養。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聊聊機器人教育是如何培養雙商皆高的孩子。在越來越強調升學率的大環境下,道德層面的教育卻越來越被忽視。而對學科能力的過度培養,往往會導致道德、情感等能力的缺失。不少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在畢業後,才發覺自己只擅長考試,其他卻一無所長,培養出這樣高分低能的學生真的是教育的本意嗎?機器人教育會比傳統意義上的「德育」擁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具體的實踐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 機器人教育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
    機器人教育是教孩子們如何利用機器人思維解決問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跟機器相處,並運用機器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機器人教育是根據不同階段,開發孩子們的思維模式的。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是哪些階段,什麼樣的思維。
  • 學習機器人教育培養哪些能力
    學生的能力結構通常有:想像力,創造力,創新力,耐挫折力、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發現、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等。而每個學生的能力結構通常都會參差不齊,有的動手能力強,有的創新能力強。而機器人教育恰好對孩子的相關能力作出影響,格物斯坦小坦克為您解讀。
  • 人工智慧時代,越來越受重視的綜合能力該如何培養?
    「意見」強調,不僅要加強學科建設融合,更要注重人才複合培養,大力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培養人工智慧複合型人才。縱觀這一系列改革動作不難發現,孩子的綜合素質與能力越來越受重視,從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早已過去。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雲教數壩AI機器人寓教
    家長們不難發現,在當下紛繁的興趣班中,有一項能力的培養備受家長們重視——邏輯思維能力。對於邏輯思維的拓展成為了孩子未來競爭力的有利保障。像海清13歲兒子「蛋妞」,海清對他的培養可謂不遺餘力,並且尤其注重對其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 機器人編程只是少兒編程分支?學機器人編程培養孩子5大能力!
    隨著機器人編程教育在一線城市的大眾化,許多家長也紛紛跟隨著趨勢送孩子去學習,但其實大部分的家長都還不太清楚什麼是機器人編程教育?甚至將機器人編程等同於少兒編程教育,今天iCoding愛編程的老師就給家長們好好分析一下。
  • 機器人教育有利於培養高雙商人才
    相信每個孩子在老師眼中,都不只是學生,更代表著一個個充滿希望的未來。機器人教育除了關注孩子的綜合科學素養之外,也會反覆強調對道德層面的培養。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聊聊機器人教育是如何培養雙商皆高的孩子。而對學科能力的過度培養,往往會導致道德、情感等能力的缺失。不少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在畢業後,才發覺自己只擅長考試,其他卻一無所長,培養出這樣高分低能的學生真的是教育的本意嗎?機器人教育會比傳統意義上的「德育」擁有更豐富的內涵和更具體的實踐方式,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 機器人教育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機器人教育會有意識地改變孩子們依賴父母的觀念,通過獨自組裝、搭建、編程運行機器人,培養孩子們的獨立自主能力,給他們更多鍛鍊的機會,提高對成長環境的適應能力,這將有助於孩子們長遠性的發展。只因機器人教育對孩子的幫助實在太大了 機器人教育指通過設計、組裝、編程、運行機器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 如何培養出不被機器人搶飯碗的孩子?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使之未來不被機器人淘汰?最好的辦法是幫他們發展一系列特定技能,從而提高他們能做自己想做的工作,且收入不錯的機率。下面列出了一些父母可以做的事情,無論他們選擇什麼職業道路都適用。質疑規則教育傳統的學校制度和大量育兒建議都是從聽話和服從規則的角度出發,給兒童定規矩。但實際上,服從規則是機器人最擅長的,這方面即使是最訓練有素的工作人員可能也無法和機器人媲美。所以,應鼓勵孩子質疑規則,獨立思考,因為這才能幫孩子培養機器人無法掌握的那種思維。短期內這會讓育兒難度稍許增加。
  • 機器人教育助力孩子更好學習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習上是學霸,確實幸運的話,孩子學習習慣很好,成績也好,也非常聽話懂事。但更多的是學習成績讓父母心力交瘁的學渣。格物斯坦小坦克在這裡告訴你方法,學習機器人教育讓孩子學渣變學霸。
  • 壹號機器人一分鐘解讀:機器人素質教育五大能力七項優勢
    為什麼會如此受家長和孩子歡迎,下面跟隨壹號全腦機器人一起來看一下吧~機器人教育是讓孩子通過組裝、搭建和運行機器人,從而讓孩子們產生學習動力、提升綜合能力。在機器人教育過程中,孩子通過親手組裝機器人、調試傳感器、編寫程序、完成任務等活動,可以使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等都得到全方位的訓練和提升。與傳統教育相比,機器人教育有什麼優勢和特點?
  • 機器人教育和編程教育,家長要如何選擇?
    同時幾門不同的課程下來,孩子暈了,家長也會跟著迷茫起來,都不知道該為孩子報什麼樣的課程了。到底機器人教育好,還是編程教育好呢?家長要如何選擇呢?我們之前文章中就機器人教育和編程教育已經做了詳細的對比介紹,請參考文章:「機器人教育」和「編程教育」之爭,孰高?孰低?家長如何選?孩子如何學?
  • 科普貼 | 孩子如何接觸和學習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教育是多學科綜合的教育,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結構、 建築、地理、生物、能源、信息技術等。學習機器人課程可以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包括動手、想像、 創造、觀察、分析、判斷、歸納、理解、決策、組織、實驗、計劃性、條理性等。
  • 科普貼|孩子如何接觸和學習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教育是多學科綜合的教育,例如:數學、物理、化學、結構、 建築、地理、生物、能源、信息技術等。學習機器人課程可以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包括動手、想像、 創造、觀察、分析、判斷、歸納、理解、決策、組織、實驗、計劃性、條理性等。
  • 機器人教育與編程教育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學機器人和學編程有衝突嗎?孩子要如何選擇呢?今天小編給大家來剖析一下。 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教育需要軟硬體結合,注重多學科的綜合運用,需要融匯貫通多門類知識,如物理、數學、生物、歷史等,涉及的範圍廣,對孩子的綜合素質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機器人教育在特定年齡,會加入編程教學。編程教育:純軟體教學,注重編程的邏輯能力訓練,對於孩子的邏輯推理思維能力要求高。
  • 機器人加強孩子的知識應用能力
    機器人課程,讓孩子的知識和想像力得以驗證 一般孩子3歲時,大腦會開始產生想像力 所有孩子需要的是驗證自己想像力和所學知識的方法。 例如,「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那豈不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而優迪爾機器人課程則會通過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來找到想要的答案「推拉門、升降梯,都需要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