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孩子喜歡的機器人教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科學研究的習慣,掌握科學研究流程,是國際上先進國家的機器人教育之道。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機器人編程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少年要置身於世界新技術的發展潮流當中,需要做的不僅僅是順應,還有參與。而與人工智慧時代貼合最緊密的教育形式,無疑就是機器人編程教育。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孩子也必然要把機器人編程當做自己工作和接觸世界的一個重要工具,就如同現在的家長當年通過收音機,電視,圖書,雜誌來接觸一樣。家長或許覺得編程是一種很難的計算機語言,其實不然,在代碼的世界當中沒有一板一眼的規定動作,更沒有所謂的「標準正確」答案。學習機器人編程,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建立自信。即使孩子之前沒有基礎科學知識和編程基礎,也可重新為他打開這扇大門。有的孩子成績平平,並不代表孩子在其他領域不會成為優等生,編程世界不會排斥你的到來。就像有的寶貝擅長音樂、書法、體育等一樣,只要寶貝對機器人編程課程有興趣,那他就能在這個領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現在的孩子對手機、iPad、電腦等數碼產品依賴性越來越強,在操作方面有時比大人甚至還溜。事物都有兩面性,家長是否想過可以引導這樣的孩子們走上機器人編程學習的道路呢?其實各種遊戲、app應用就是由一串串具備自身特定邏輯的代碼構成,如果我們讓孩子明白了遊戲本身的原理、看懂了遊戲世界的樣子,並且自己也能寫出遊戲,他們還會沉迷其中麼?
事實上,喜歡玩遊戲的孩子,往往對遊戲規則理解迅速且容易上手,如此一來對遊戲的潛在邏輯也更敏感,更容易發現一些竅門。機器人編程只適合男孩學習,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思想傳播,我們要摒棄。女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鍛鍊和培養力並不比男孩子遜色,想像力和思考維度同樣豐富,她們同樣適合機器人編程的學習。如果你的孩子已經在某一領域展現出了天賦和特長,又或許已經對未來有所計劃和想法,那麼請毫不猶豫地讓他們接觸一部分機器人編程的知識和內容吧。
手的活動能促進大腦的發育。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心理活動是大腦的機能。動手能力能培養孩子的創造能力。手的活動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敢想敢幹的大無畏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意志品質。從小培養孩子動手能力,不僅讓孩子獲得表現自己的創造力的機會,還可以使他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產生足夠的信心,養成他敢說敢幹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頑強意志,這些孩子今後的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
強化小孩邏輯思考力。小孩必須去思考如何合理的安排編程,讓程序流暢的處理輸入、演算、直到輸出,這讓小孩對事物的邏輯分析能力會有極大的提升。培養小孩專注細心,在學習編程的過程中,是絕對無法得過且過,能有效改正小孩馬虎行事的毛病,避免當個差不多先生。提高小孩耐性,父母都會遇到此情況,孩子坐不住,總是跑來跑去,只有玩具或者遊戲才能讓孩子安靜下來。少兒編程課程就是運用這種特性,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但這一次他們不只會玩到遊戲,還會懂得一個遊戲是怎麼被設計出來的。幫助小孩培養整理信息,吸收融合能力,最終要完成一個有頭有尾的編程,必須融會貫通,學以致用,確保程序在執行中不會出現矛盾的情形導致失敗。
學習團隊合作,學會共同學習。在互動之中增進情誼,學到如何用團隊力量解決問題。比起老師在臺上單方向的講課,同學之間的研究和探討將讓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增進解決問題能力。面對一道道關卡的挑戰,小孩會不停的利用手邊學到的資源、程序,試著達成破關的目的而不斷的動腦。一旦養成這樣的習慣,在碰到生活中或是其他課業上的問題時,自然也會試著自己解決,而不是一句話交給爸媽去處理。
父母只要給予適當的工具,讓小孩自己動手動腦完成。玩中學,做中學——世界上學習的方式有成千上萬種,被動的接受,被灌輸是一種學習方式,主動的探索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讓更多的家長了解學習機器人對孩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