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梵雲!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孩子為何如此在意別人的眼光。
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孩子們進入小學高年級或初中階段,家長們是否注意到,孩子開始變得非常在意,同學們的看法和說法。比如他今天穿了件衣服,可同學們說另類;比如在學校因為吃的較多,同學們笑話他;又比如和同學約好一起做的事情,由於我們的反對而爽約。
這時的孩子就會出現非常急躁的情緒,有時還會和我們發生爭執。在我們父母看來非常小的事情,為什麼到了孩子那裡就成了天大的事。其實很多父母,都不太在意孩子的這種情緒表達,往往採取無視或訓兩句就草草了之;還有些父母很重視,但苦於不知如何處理非常的煩惱。
今天梵雲就通過兒童心理學,給家長們做個分析,也非常歡迎大家留言評論,我們一起學習共同探討。
往期文章中我們聊到,孩子的成長其實是一個,心理成長而非生理成長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主意識越發強烈,心智模式也趨於成熟。由於學校生活佔據了他們大部分時間,父母也不再是他們的唯一。
很多時候,孩子們更願意和同學在一起,其實這很正常,因為他們有共同語言。所以同學的看法和說法,對於他們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由於我們很多家長的疏忽或不理解,無形之中就會使得這種現象更為明顯。
因為很多家長,在意的只是孩子們的學習和在學校的表現,從來不會主動關心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沒有很好的和孩子建立情感連接。使得孩子在內心產生,父母只關心我的成績根本不關心自己、不愛我的潛意識。
那麼孩子就不再願意與我們相處,更不會和我們傾訴他們的心聲。冷漠、孤僻、叛逆便接踵而來,嚴重的還會產生抑鬱心理,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極為不利。
我們家長今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又該如何處理呢?這裡有些建議帶給大家,家長們不妨做個參考。
首先我們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們的這種情感表達,萬萬不可採取無視或打壓的方式。情感表達,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您可以因為不開心而拿孩子置氣,難道孩子有點小情緒還不能發洩嗎?
告訴孩子,沒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眼光,因為這是他們的談資,你越在意他們就越得意。如果你反過來不去理會他們,因為無趣也就不會再取笑你了;再有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既然有優點就一定會有缺陷,告訴孩子他的優勢在哪裡,從而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和心理滿足感。
最關鍵的也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在學習之餘多和孩子保持溝通,多詢問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趣聞趣事,不要整天好像除了學習沒別的談一樣。讓孩子知道,我們真正愛的是他們,而不是冷冰冰的書本。
當我們化開了他們的心結,融入了他們的心靈,他們就會把我們作為他們可以交心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父母;當孩子對我們能夠敞開心扉無話不說之時,那麼一切的問題也就都會迎刃而解了。
我們說教育從來就不是,出現問題後的補救措施;而是預防問題發生的有效手段。孩子的事無小事,這就需要我們作為父母,在平日的生活中細心觀察、勤於思考、善於發現,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礎上採取正確引導。
這樣一來我們的教育才是有成效的,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有幫助的。為了孩子們能更好的成長、更好的發展,讓我們都能成為智慧型父母。
希望梵雲今天分享的內容能夠對您有所啟發,歡迎關注,評論和分享。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感謝您的閱讀!
作者簡介:一枚心理學的從業者和愛好者,也是三個娃娃的母親。多年從事兒童心理教育,倡導兒童心靈撫養,關注兒童心理健康。致力於通過兒童心理學,幫助更多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把我們的孩子培養的更健康、更優秀!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