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北電錶演學院2011年初試放榜的日子,記者在進入複試的名單中看到了「謀女郎」周冬雨的考號。接下去她所要面對的,是北電錶演學院今年「百裡挑一」的嚴峻局面。據悉,北電和中戲等知名院校表演系的學生,早已不復趙薇、陳坤、章子怡等「黃金一代」的風採,不少畢業生都迫於生計而選擇另謀生路。而本報記者昨日通過採訪了解到,一些院校已在教程和授課內容上大刀闊斧地改進,為表演系學生將來的轉型「鋪路」。
現象
招生數銳減考表演百裡挑一
現在有什麼活動能比相親現場更加火爆?答案就是一年一度的北電、中戲表演系報名現場。每年北電錶演學院的招生現場都會令人聯想到「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壯觀場面。經歷了前兩年的招生大年,今年北電錶演學院的招生名額銳減,然而懷揣著一顆明星們少男少女們依然絡繹不絕,報考人數相比起前兩年有增無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愈演愈烈。
據悉,今年北電全院的報名總人數達到19678人次,比去年增加了6010人次,其中,報考表演學院的人數高達4392人。然而相比起考生的熱情,被稱為「星光大道」的表演系,計劃的招生名額僅僅只有區區30人,換言之,最終落榜的淘汰率竟高達99.3%。而除了表演學院報名火爆外,其他1.6萬名考生也報考了導演、文學等和電影有關的幕後專業。難怪有網友笑言,每位最終「殺出重圍」得償夙願的考生,都可謂是真正「百裡挑一」的勇者。
對於北電「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火爆現狀,業內人士也紛紛提出質疑。編劇谷峪就直言要像限制購房一樣限制藝考:「這麼多人被逼上藝考的絕路,他們得對自身的文化素質絕望到什麼程度。」
出路
就業很嚴峻為生計被迫改行
同報名現場「擠破頭」的空前盛況相比,作為中國表演藝術的最高學府,北電的「造星能力」似乎正在遭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在不少人眼中,北電和中戲的表演系畢業生,早已難現當年96級趙薇、陳坤、章子怡、劉燁等被譽為「黃金一代」的輝煌,而且他們和許多大學生一樣,正在遭遇到就業難、甚至失業的困境。
據悉,中戲和北電去年共有80名畢業生,然而這些「天之驕子」中,真正能為公眾所熟知,有自己代表性作品的卻是寥寥無幾。記者從知情人處獲悉,一些表演系學生畢業之後,往往會迫於生活壓力而另謀生路。其中有些人選擇繼續考研深造,畢業後步入三尺講臺從事教職;有的人不甘心在劇組跑龍套,退居幕後不再拋頭露面,從事和電影表演有關的其他工作。
上戲表演系的何雁老師告訴記者,由於藝術院校的增多,學生就業壓力比過去大不少:「現在就業性質變了,以前籤劇院的比較多,但因為現在劇院企業化,不再養人了,所以學生的畢業後選擇從事什麼行業的餘地也比較大,不排除有個別學生去做演員經紀人或者導演。」而如今的學生,也不再像陸毅、任泉那批人一樣,懷抱理想為了藝術而甘願忍受寂寞。
有一位知名院校的表演系學生就向記者抱怨過,同學之間相互攀比家庭條件、炫富和聚在一起吃喝玩樂的多,「認真上課的同學越來越少了,學習氛圍一點也不濃」,而這也必定是表演系就業難的主因之一。
變革
留條退路表演系上導演課
如何解決表演專業學生的就業難問題?不少表演學院都想到了在課程設置上進行改良。記者獲悉,如今就讀表演系的學生,接受到的課程同1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不少的變化。除了傳統的表演、臺詞、形體等專業課程外,諸如編劇、攝影等其他課程也納入了學生的課表之中,可謂給學生的就業提前找好退路。
導演基礎、電影史論、劇本創作……這些早已成如今每個表演系學生必做的功課。而去年張藝謀在拍攝《山楂樹之戀》時,場記、統籌和副導演這些工作都由北電錶演系畢業的學生「壟斷」。
對此,北電錶演學院的副院長張勁松表示,表演系學生的就業應該「一專多能」。北電錶演學院院長陳浥也贊同這一觀點:「如果說他在演員的道路上走得比較艱難了,或者他自己希望能轉型了,我們也希望他們能夠有更多的一種創作方式。」
上戲表演系的何雁老師則希望一心做著成為演員美夢的考生,在報考表演系前不要盲目樂觀,「三思而後行」:「有的人像黃金,有的人像鑽石,有成為明星的美夢固然好,但夢多了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