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被低估?按購買力,中國GDP比美國高23.35%,這意味著什麼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美銀美林,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經濟分析機構。其研究團隊在2019年10月底研究討論了美元的估值問題。認為在當前的G10(十國集團,主要是由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組成)中,美元被高估了,其他國家的貨幣則被低估了。

持此觀點的還有IMF,其在2019年7月7日發布的《2019外部風險報告》稱,美元被高估了6%至12%。並且認為,歐元估值對整體歐元區來說比較適宜,而人民幣整體被低估。此外,國際金融協會、高盛集團等多家機構也都曾發布過類似的觀點。

IMF:按購買力,中國GDP比美國高23.35%

目前對全球各國GDP的衡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按照匯率。一般是將各國的GDP,按照年度平均匯率折算成美元。比如,2018年中的GDP高達90.03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平價匯率折算約為13.608萬億美元。

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看各國貨幣的購買力,採用的是「PPP,購買力平價方法」。其採用的是「一籃子商品」在各國境內的價格。比如,「一籃子」成千上萬種商品在中國需要1萬元人民幣(僅僅是舉例),在美國大約需要2800美元。

這樣就得出1萬元的人民幣與2800美元的購買力相當,即按照購買力平價,人民幣與美元的比重是3.56比1——與匯率法相比,人民幣「大幅升值」了。或者說,當前的人民幣被低估了。

那按照購買力平價衡量的中美兩國GDP究竟是多少呢?按照IMF的算法,2018年中國GDP高達25.28萬元美元,比按照匯率法GDP(13.608萬億美元)提升了85.77%。因為都是以美元為參考標準,所以美國的GDP保持不變,都是20.494萬元美元。

這意味著:按匯率法,中國的GDP僅約為美國的66.4%。但如果按照購買力,那中國GDP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且比美國還高了23.35%。從這個角度來看,與目前的匯率相比,人民幣是不是就算是被低估這麼多呢?

人民幣真的被低估這麼多嗎?

按照大量經濟學家、經濟分析的看法,當前的人民幣應該是被低估了。但用購買力平價和匯率法算出來的GDP差額,並非就是人民幣被低估的程度。因為,中美兩國的GDP計算方法並非完全一樣。

比如,在美國更加重視服務業,對服務業統計的相當全面。而在咱們中,對GDP的統計還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與美國相比完善度相對低一些。還有,美國特別重視對房地產的計算,甚至引入了「虛擬房租」的概念。

通俗的說,在美國如果您是租房子住,需要繳納租金,這納入GDP核算中,這無可厚非,全球各國都是這麼做的。但如果您已經購買了房子,並未給房東交房租,也仍然要按照市場價格虛構個房租出來,納入GDP核算中。僅此一項,就大幅提升了美國房地產行業的GDP。

在咱們中國,還不能「深刻」的理解美國這種操作方式的內在含義。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果中國採用美國的GDP核算辦法,那我們的GDP也應該大幅提升。然後與購買力平價GDP之間的差額,才能算作是人民幣被低估的程度。對此,網友們認同嗎?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賈晉京:為什麼說中國的GDP被極大低估了?
    中國的GDP有著無限的增長潛力,而在當今的一個發展趨勢就是,數字資產首先被正式承認為資產。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中國的GDP為什麼被低估了?我們說中國的GDP到底相當於美國的多少呢?在2014年的時候,當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說,這一年中國的GDP超過了美國,於是引起了輿論的軒然大波。
  • 【長期閱讀】名詞解釋----PPP購買力平價
    按照市場匯率和購買力平價匯率計算出來的GDP結果是有差異的,不同機構和專家測算出來的中國購買力平價GDP也是有差異的。「舉例來說,如果在美國花2美元可以買一個麥當勞漢堡,在中國則需要10元人民幣,那麼美元與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是1∶5。然而,在美國要花50美元才能理一次髮,而在中國平均只需要20元,那麼購買力平價匯率就成了5∶2。
  • 中美工薪階層購買力PK:美國人購買力是中國3倍
    都說美國富,你知道美國的工薪階層和我們的購買力差距有多大嗎?  基於匯率,老美比中國人富5.5倍  第一張圖中,為了便於比較,根據人民幣和美元當天的外匯匯率(1 : 6.32)將老美收入折算為人民幣。
  •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20年中國GDP規模將追上美國
    美國一家民間研究機構星期四發表研究報告稱,到2020年中國、印度和美國三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將佔世界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三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在世界經濟總量中所佔的比重將超過50%。    報告中稱,按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計算,中國GDP規模就將追上美國。    這份報告由美國經濟情報研究所(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在本周四發布,該研究所是美國希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s Inc)出資建立的一家民間研究機構。
  • 當前匯率是接近7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這合理嗎?
    但從7月份開始,人民幣價值略有回升——由之前的略微超過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變成了現在的接近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而且不少經濟學家預估,美元指數或將繼續下滑,人民幣、歐元等貨幣有望進一步回升。從歷史經驗來看,沒有一種貨幣能永遠處於強勢地位,總是這幾年升值,那幾年貶值。而且不同貨幣之間的變動,也會互相影響,這是因為大多數國家採取的都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 在美國10美元,對比在中國10元人民幣!購買力有多大差別?
    在美國10美元,對比在中國10元人民幣!購買力有多大差別?   對於不少國人們來說,在首次選擇出國遊時,都會去一些比較發達的國家,見識見識世面。如今我們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仍在我們中國的排名之前,因此更是讓許多遊客都想去美國看一看。
  • 人民幣貶值為什麼竟然震撼了全世界,你有什麼好怕的?(深度好文!)
    本周人民幣突然在三天內從1:6.20貶到1:6.4,貶值達4%多,這是2005年7月20日人民幣漸進式升值以來僅有的最大跌幅,最快跌幅。世界為之震撼,美國政府,美國經濟界及各國經濟學家,政府均出來說話;日元、印度盧比、印尼盧比、新加坡元等等馬上跟著貶;世界多數股市下跌。
  • 夏長江:美國人生活比中國高多少?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夏長江】 常有人比較中美兩國居民的收入、價格和生活水平,有說美國比中國人高6倍,或者是多少倍。國際組織規定,涉及生活水平及貧困線,必須用購買力平價,用匯率是不科學的。由於中美兩國的居民收支調查統計口徑不同,換為統一口徑才好比較。
  • 美國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是中國人均的6倍,那消費差距呢?
    有這樣一組有趣的數據:2019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8.0%,總量達到了41.2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在6萬億美元左右。同期,美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是略微超過6萬億美元,但增速比我們「差一個檔次」。
  • 英媒稱中國對世界經濟重要性被低估
    &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網站5月26日發表題為《中國打噴嚏,全世界跟著感冒》的文章稱,中國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被低估。
  • 臺灣人均GDP那麼高,為什麼工資卻不高
    臺灣年輕人的收入,一直被說起薪22K臺幣,也就是約5000人民幣,這樣的起薪已經維持很多年了,臺灣數據,近50%的臺灣人民收入年薪低於50萬臺幣,約11萬人民幣。臺灣經濟已經近20年沒有大的發展,以及大企業的出走,使得臺灣除了高科技的代工產業外,其他的產業並不好,造成不容易找到好工作,而高勞力的工作,年輕人也不願意做,這都是臺灣平均收入不高的原因。
  • 換算不科學,那麼同樣面值的美元和人民幣,購買力如何?
    即使外國人來中國,中國人出國旅行,他們提前兌換貨幣來準備消費。很多人在換貨幣後會有一些問題,比如1000人民幣和1000美元,他們的購買力是一樣的嗎?由於世界各地的國家有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每個國家自然相同的貨幣價值,相當於貨幣(購買力)是不一樣的。
  • 中國經濟在2028年趕超美國?比疫情之前預期提前8年
    中國gdp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增長0.7%,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預測,到2020年中國GDP將增長2.5%,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預測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達到101.5萬億元,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持續升值最新數據已經突破6.5到6.492。2020年gdp折合15.61萬億美元。2021年經濟總量將達到111.65萬億元,假設人民幣升值6.2,折合18萬億美元。
  • 今年人民幣在哪些國家更有購買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在美元指數走強的影響下,人民幣匯率持續回落。那麼,如何從人民幣境外購買力的角度,選擇經濟實惠的旅遊目的地呢?這是本文將詳細解答的問題。>,具體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泰國、日本、越南、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俄羅斯、菲律賓、馬爾地夫、斯裡蘭卡、澳大利亞、土耳其、美國、加拿大、歐元區和英國。
  • 2018年各省人均gdp排名,澳門最高!
    伴隨著澳門公布了2018年的gdp數據,其全年的人均gdp也出爐了,按65.31的人口計算,澳門實現人均gdp為55.26萬元人民幣,約合8.35萬美元,排中國各大省級行政單位第一。其中大陸地區2018年人均gdp按最新的人口計算為6.45萬元人民幣,以2018年平均匯率計算為0.97萬美元,距上萬美元還差一點點,預計今年會上萬美元吧。其中按2017年年末常住人口計算,北京市人均gdp達13.97萬元人民幣,約合2.11萬美元,和上海成為內地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的僅有兩個省級行政單位。
  • 人民幣匯率再次跌破「7」,意味著什麼?
    2019年8月人民幣匯率「破7」,當時正值中美博弈激烈,美元走強,引起了不少人的恐慌,擔心資本外流加劇。隨著中美博弈降溫、美元指數平穩,人民幣匯率很快又進入了7以內。2020年,開年新冠狀病毒爆發,全球股市暴跌,這兩天,人民幣匯率再次「破7」,這一次人民幣匯率「破7」是好是壞呢?
  • 1997年香港GDP相當於北上廣8個城市總和,23年後,怎樣了?
    最近看到一組數據,著實吸引了視線,那就是有人翻出1997年時候的香港GDP和它2020年GDP與北上廣深這樣的內地大城市相比,看看我國香港23年來的GDP有啥變化。素有「東方之珠」之稱的香港,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城市。
  • Dalio最新發聲:幾乎所有人都低估了中國,低配了人民幣資產,美國...
    他認為,美國及美元的影響力短期內依舊不可撼動,但是長期來看它的地位正受到人民幣的削弱,就像歷史上每次世界強權的更替一樣。 而且歷史證明,儲備貨幣和金融實力的顯現會滯後於其他方面的實力,因此在中國金融市場愈發開放的背景下,達裡奧十分看好中國。
  • 2019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01100萬億元是什麼概念2019年中國GDP總量接近100萬億,這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於什麼位置?從2018年的GDP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總量繼續位於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02GDP總量擴大意味著什麼中金公司報告認為,中國GDP總量擴大意味著赤字率、債務率等以GDP作分母的指標的下降。未來幾年財政赤字空間將小幅提升。
  • 美國人比你富多少:中美工薪階層購買力差距(圖)
    基於匯率,老美比中國人富5.5倍滴答網訊 中國工薪階層的平均年薪是4.9萬元人民幣,而美國是27.2萬元人民幣,是中國的5.5倍。另外看到,美國各行業薪酬相對平均,其中金融、信息、科研、能源、衛生、房地產行業都屬於第一梯隊且相差不大。反觀中國,不同行業薪酬懸賞非常大,最高行業(金融)雄踞榜首。可見「男怕入錯行」這話在中國是經得起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