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約會美麗都》:淺析人物、聲畫、手法在荒誕派電影中的運用

2020-12-11 愛打機的妹子

《瘋狂約會美麗都》是法國導演西維亞·喬邁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長片,曾入圍第76屆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長片獎。影片講述的是蘇沙婆婆的孫子查賓在參加環法國自行車大賽的時候,被法國黑手黨綁架,蘇沙婆婆為了拯救孫子,帶著小狗布魯諾前往黑手黨老巢所在地美麗都。途中蘇沙婆婆遇上紅極一時的美麗都三姐妹,跟她們一起闖入黑手黨老巢,成功救出孫子查賓的故事。

導演西維亞·喬邁出生於法國伊夫林省邁松拉菲特,受當時文學影響,西維亞的作品充滿了法國荒誕主義氣息。他在設計角色外貌的時候以誇張的手法突出法國人外觀的特點,充分地顯示了法國人的氣質,向我們展現了法國濃厚的本土民族氣息與法國文化特點。

西維亞的作品通常以荒誕的表現手法向我們展示作品的主題。荒誕派戲劇來源於法國,是現代戲劇流派之一。與寫實型的作品不同,荒誕派作品通常是奇特怪異的,使用誇張甚至是荒謬的表現手法,以喜劇的形式向我們展示現實的醜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在觀看荒誕派電影捧腹大笑的同時,能感受到作品向我們傳達的悲哀與絕望。

接下來我們以《瘋狂約會美麗都》為例,淺析人物形象、聲畫結合、表現手法這三方面在荒誕電影中的運用。

01 人物形象:誇大人物外貌特徵,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荒誕派電影中角色的外貌特點通常是誇張而奇怪的。導演西維亞對荒誕派電影中角色的造型打造得心應手,不僅誇大了法國人外貌特徵,更突出了影片人物的性格特點。

奶奶矮小的身材與美麗都高大肥胖的女人有著巨大的反差。奶奶不僅沒有美麗的外形,高大的身材,導演甚至將奶奶的角色設置為殘疾的老人——一個長短腳,只能靠增高的鞋子維持走路平衡的普通老奶奶。導演設置奶奶不完美的角色特點,是為了突出奶奶她身上巨大的能量,為了拯救孫子,踏著腳踏浮艇就追隨黑手黨的郵輪而去,憑著勇敢和智慧救出孫子。以優秀的個人品質與充滿缺點的外形進行對比,突出反差美。

在我看來,查賓的角色是沒有靈魂的道具。在整部影片中,查賓沒有表現出思想活動,就算被黑手黨綁架,也沒有任何反應,導演為了突出奶奶的形象,故意削減查賓對整部影片的影響,作為道具般將故事串聯起來。

查賓從小失去雙親,此處導演將小時候的查賓刻畫為不說話、雙眼無神、有著深深的黑眼圈的小孩,突出了自閉症小孩的社會形象。長大後的查賓有了目標,為參與環法自行車大賽而不斷努力,此時的他跟其餘參賽選手一樣,因長期騎車導致雙腿非常粗壯,上半身因為缺乏鍛鍊而瘦弱無比,與雙腿的健壯形成巨大的反差。

影片中對美麗都女人的刻畫,都是非常高大而肥胖的。因為美麗都是一個紙醉金迷的地方,這裡的生活非常享樂,人們每天的食物都是大分量的漢堡,每晚的消遣都是去觀賞美麗都三姐妹的演唱。從影片開頭瘦弱的男人們跟隨著肥胖的女人去看演唱,其中一個男人被夾在肥胖女人的屁股上昏迷了,而女人不理不睬的場景可以猜測,影片暗示美麗都猶如好萊塢般的存在,拜金主義風氣盛行。

年邁的美麗都三姐妹表演的飯店中,西維亞對飯店經理的刻畫更加怪誕。飯店經理是沒有骨頭的存在,在客人面前,身軀是向前彎的,暗示著社會某些人對地位高等之人點頭哈腰的場景,而在其他人面前,飯店經理的身軀以扭曲的形態向後彎,體現了他趾高氣揚的形象。

02 聲畫結合:以喜劇的方式表達悲傷之情

《瘋狂約會美麗都》是一部幾乎沒有對白的動畫影片,更多地以人物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人物的思想及故事脈絡。作為一部音樂類的喜劇電影,導演在聲音以及畫面的處理非常出色,通過聲畫結合的方式帶動觀眾的情緒,將觀眾吸引到故事發展的情節中,讓觀眾對荒誕的情節捧腹的同時能感受到影片傳遞的悲傷情感。

每當談起《瘋狂約會美麗都》,人們都會對美麗都三姐妹的經典演奏十分讚嘆:年老的三姐妹已經沒有美妙的歌喉,只能依靠才藝謀生——運用生活中的物品進行奏樂。她們其中一人通過拍打報紙有節奏地發出沙沙聲,另外一人用手指彈奏冰箱裡的鐵架子,發出清脆的咚咚聲,最後一人開著吸塵器,用手對吸塵管有控制性地捂放,使之產生嗚咽之聲。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產生的聲響,交織成令人震撼的樂曲,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同時,不得不佩服導演的想像力與才華。此處以歡樂喜劇的方式表現出美麗都三姐妹的才藝,同時也暗示三姐妹的名氣與青春早已不在,只能苦苦謀生,此處體現了荒誕派電影的特點,以喜劇的形式表現悲劇,用不可思議而令人讚嘆的方式表現了生活的悲劇性。

然而同樣的演奏,通過對樂器聲響稍作調節,便能給人以不同的感受。同樣是三姐妹用報紙、冰箱、吸塵器演奏的聲音,在小狗布魯諾的睡夢中,成了噩夢的催化劑。在表演臺下的小狗,因為聞到了旁邊黑手黨老大手帕上查賓的味道,夢裡出現了查賓的身影:小狗坐在一節緩慢行走的火車上,順著火車看去,是火車頭的鎖鏈套在查賓的脖子上,靠查賓行走的力量拉動火車。

此時的背景音樂依舊是三姐妹的演奏,而報紙的沙沙聲和冰箱架清脆的聲音被減弱的同時,增強了吸塵器的嗚咽之聲,結合查賓用脖子的力量拉動著整個火車,如奴隸般行走,此時的音樂營造了一種悲涼與恐怖的氣氛。荒誕的夢境不僅暗示小狗布魯諾是因為聞到主人查賓的味道才夢到查賓,也暗示了查賓現在所遭受的痛苦——如奴隸般被黑手黨強迫騎車,作為黑手黨娛樂的賭注。

當然,影片對聲畫結合運用的優秀之處不僅體現在荒誕的表現手法,還有很多優秀的地方。在奶奶查看查賓貼滿環法自行車大賽時與法國經典樂曲的結合,體現了濃濃的法國氣息;最突出的聲畫結合的場景是,影片開頭奶奶問查賓:「影片結束了嗎?」到故事結尾時年邁的查賓才回答:「是的,結束了,奶奶。」說明了奶奶已不在世,而奶奶和查賓的故事已經結束。

03 怪誕手法:深化主題的同時,揭露社會現狀

電影中的怪誕手法,經常指各種離奇古怪,極度誇張,有悖於常理的刻畫方式描繪電影中的人、事、物、景等。怪誕手法的運用在《瘋狂約會美麗都》的運用非常多,不僅深化了主題,還揭露了法國當時的社會現狀。

查賓參加環法自行車比賽前,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以及精準的飲食控制。在訓練中,聽到法國總統的鼓勵後,查賓騎行的速度甚至超過了旁邊公交車的速度,暗示他對比賽的渴望與動力;訓練完成後,查賓需要進食。我們現實生活中對食量的控制一般是對食物進行稱量,而導演運用了怪誕手法來描述:讓查賓在進食時坐在連接著鬧鐘的天秤上,一旦查賓到達要求的體重,鬧鐘會提醒查賓停止進食。

法國對自行車大賽非常重視,舉行環法自行車大賽是全國歡慶的時候。影片中有一個片段:有一家豬肉店,在展覽窗上有一隻豬的手腳被綁在一輛小自行車上,不停地騎著用香腸當輪子的自行車。我剛看到騎自行車的豬覺得它憨厚搞笑,直至我看到查賓被困在黑手黨老巢,被迫不停地在自行車上騎行,作為黑手黨的賭注,此時我才恍然大悟,手腳被綁在自行車上的豬,暗示著以後查賓的遭遇。

怪誕手法還體現在與懸殊的力量進行抗衡。比如當黑手黨綁架查賓上了一艘巨大的郵輪後,奶奶租賃了一艘腳踏浮艇,冒著風雨追趕郵輪。巨大的郵輪與渺小的浮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黑手黨勢力的強大與個人力量的渺小,而奶奶以腳踏浮艇的方式緊隨郵輪,以誇張的手法體現了奶奶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對孫子的愛。

怪誕手法除卻對劇情的描述外,還體現在對環境的描述。奶奶一路追蹤黑手黨的郵輪,來到了美麗都的港灣,在港灣中出現了一個奇怪的「自由女神像」——一個肥胖的女人右手舉著甜筒,左手託著漢堡包。此處有法國送美國自由女神像的歷史表現,也體現了當時法國女人的形象特徵與生活習慣。

影片多處運用怪誕手法暗示了美麗都是好萊塢的映射。工程師老鼠頭的形象暗示了好萊塢迪士尼的米老鼠,他在「HOLLYFOOD」(好萊塢是HOLLYWOOD)拍了照片,與唐老鴨拍的照片上他掛著寫有「sucker」(傻瓜)的胸牌。當黑手黨老大被奶奶擊落在郵輪的煙囪上,郵輪爆炸,在如城堡般的美麗都上綻放了煙花,無不說明美麗都是好萊塢的映射。

04 結語

荒誕派電影不僅是喜劇,更是一種悲劇。

在荒誕派電影裡,我們可以看到令人捧腹的畫面,但我們不能僅從表面上「看」電影,還要透過電影喜劇般的表現形式,看懂作者向我們傳達的諷刺與悲傷的情感,看懂影片所揭露的社會現狀以及要表達的更為深刻的主題。

——END——

相關焦點

  • 主創談話劇《大師》:荒誕手法表現現實故事(圖)
    運用荒誕手法 諷刺虛假呼喚真誠《大師》是一部黑色幽默喜劇,用荒誕的手法反映了人們盲目崇拜,幕後推手瘋狂製造「偽信仰」的現象,充滿諷刺意味。當今社會頂著各種名銜的「大師」頻頻曝光,但他們到底有多少真才實學?這個時代又究竟需要怎樣的大師?這是亟需反思的問題。
  • 《灰猴》與《瘋狂的石頭》,同樣的黑色幽默、荒誕狂歡
    從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到品欽的《萬有引力之虹》,「黑色幽默」顯然已在歷史更迭中逐漸脫離文學而變作一種時代態度,這種藝術表現形式放置在電影層面則使影片呈現出「荒誕感」,某種程度上也能說是一種後現代化傾向。而這種傾向在《灰猴》裡主要體現為影像內容的通俗化以及帶有荒誕感的「狂歡」。
  • 布迪達爾瑪,荒誕派作家,印度尼西亞小說的重要革新者
    百家原創作者:茄子說歷史最近小編再看很多現代小說,看到著名的荒誕派作家布杜·威查雅的小說,覺得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順便再給大家介紹另一位作家布迪達爾瑪。布杜·威查雅他是峇里出生的,生於1944年。小說描寫一個工廠的勞資糾紛,由於無法相互溝通和協調立場而最後導致工廠被燒毀……作者採用電影剪輯的手法把各種片段交接在一起,場景的變換呈跳躍式。他用電影「蒙太奇」的手法表現意識流,別具一格。布杜·威查雅的成名之作是《電報》,發表於1973年,講一個年輕人於恍惚之中似乎收到關於他母親病故的電報。
  • 淺談羅伯託·貝尼尼代表作電影《美麗人生》的主題與藝術手法運用
    電影《美麗人生》是義大利著名導演羅伯託·貝尼尼的代表作品,影片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戰爭的殘忍、愛情的美麗和父愛的深沉。影片中主人公圭多通過一個善意的謊言,向兒子展示了自己的深沉父愛,體現出了猶太人愛的教育,使觀眾可以在殘酷的戰爭中依然可以體會到人性的美好。
  • 從古詩詞中學習如何運用襯託的手法塑造人物
    實際上,在寫作中,這種比較的用法也常常用到,這種手法稱之為襯託。襯託這種寫作手法不是我們現在才發明的,其實在很早之前人們就會用這樣的寫法。在古詩詞中也很常見。比如我們常說的「以聲襯靜」「以動襯靜」等,都是非常常見的襯託手法的運用。
  • 2分鐘帶你看完《電影瘋狂的石頭》,和其中運用,拍攝和剪輯手法
    2006年上映的《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是由寧浩導演,郭濤、劉樺、黃渤、徐崢等主演的是帶有黑色幽默風格的一部現代喜劇《瘋狂的石頭》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山城重慶一個快要倒閉了的,工藝品廠在推到舊牆的時候發現了一塊價值不菲的翡翠,廠長老謝為了還清欠款和廠裡連續八個月沒有發工資的困難,廠長老謝決定舉辦一場翡翠的展覽會
  • 談「一鏡到底」的製作手法在電影《1917》中的運用
    「一鏡到底」,是最近幾年流行的一種電影製作手法,是指在拍攝中在沒有剪切的情況下,運用一定的拍攝技巧將作品一次性拍攝完成。通俗的講,就是拍攝一個長鏡頭,或者不留痕跡地組接幾個鏡頭為一個鏡頭,它排除了普通剪輯帶來的視覺跳躍感。
  • 淺析電影《唐人街探案2》中,喜劇元素的成功運用
    《唐人街探案2》這部電影,講述的是男主及其舅舅一同破獲連環殺人案的故事,電影通過臺詞語言、人物設置、造型動作等喜劇元素的設置,在引起觀眾陣陣笑聲的同時,也展示出了一些中國特有的文化和當代的流行文化。「奎因手稿」「全河南」「PPT」「皮蛋」,一連串的詞語以底層文化對精英階層進行解構,同樣類似的手法,還有尋找宋義時的「麥當勞三要素」。通過對流行文化和底層文化的解讀,並將之融入到電影中,已經成為了許多喜劇電影的慣用手法,然而,在這部電影中,更加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應該是中英文結合的臺詞。
  • 約瑟夫·海勒:表達了人在荒誕環境作出人生選擇、第二十二條軍規
    而且令讀者驚嘆不已的是,除了暴露戰爭的荒謬、殘酷之外,它還觸及了西方社會中許多問題諸如統治集團無恥貪婪、愚音自私的本質以及人的尊嚴的喪失、普通百姓遭愚弄、被殘害的事實,人們生活在一個荒誕的異己世界中的可悲場景等。小說中那些看似荒謬的情節給讀者以極大的精神上的震動,而海勒搜用的「黑色幽默」的手法又給人哭笑不得的感受。
  • 透過長鏡頭手法,淺析《寄生蟲》中「樓梯」與「窗戶」等意象隱喻
    這部電影可供探討的優秀之處數不勝數。尤其在影片中,出現了許多絕妙而又暗含隱喻意味的「長鏡頭」。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中,長鏡頭拍攝手法一直都是利器法門。那麼,究竟什麼叫做長鏡頭手法呢?簡而言之,就是指在一定範圍內,時間和空間都是連續的,沒有任何場景的切換。
  • 《瘋狂的外星人》免費看,黃渤沈騰被猴「耍」,外星人建交靠喝酒
    在《瘋狂的外星人》中,和「瘋狂」系列前兩作《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有著很大的不同。前兩作中運用了多線索敘事和交叉剪輯,在故事上可能會更加精彩,但是有些地方觀眾會看不懂。而《瘋狂的外星人》中在敘事上回歸了傳統,讓故事敘述更流暢,但是這也不妨礙它骨子裡,繼承的依然是這個系列「瘋狂」的精神。
  • 淺談慢動作在電影中的運用
    慢動作鏡頭又稱高速攝影鏡頭或升格攝影鏡頭,它在當今的電影製作中被廣泛的運用著,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十分明顯的。今天我就來談談,在不同的電影中,慢鏡頭的運用都給我帶來了哪些感受,或者說慢鏡頭的運用在不同的電影中都有哪些功用。
  • 《青春派》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
    《青春派》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不瘋狂,怎叫青春?居然在高考前拍畢業照時,當著全校師生的面,大聲地用泰戈爾的詩句向暗戀了三年的黃晶晶表白,收穫了甜蜜的初戀。開始了一段瘋狂的高三歷程。 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幾個情感豐富講義氣的哥們,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損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憶。這就是青春派——生活裡總在閃爍,永不褪色的一段歲月這年頭,懷舊青春的電影很多,懷念高考的也不少。我始終認為,高考這一題材只能拍成紀錄片。
  • 從《剪刀手愛德華》,看哥特藝術在電影中如何被成功運用
    人們對他導演的電影風格總是冠以華麗而頹廢的哥特風格。他善於運用誇張的色彩,迥異的服飾塑造古怪精靈的人物。蒂姆.伯頓導演的電影除了這部《剪刀手愛德華》,還有《艾德.伍德》《殭屍新娘》《愛麗絲夢遊仙境2:鏡中奇遇記》等,這些電影都以其充滿奇幻和怪誕的視覺風格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 《原野》象徵手法的運用,劇中人物的悲劇美
    《原野》的角色比較少,但是人物內心各種戲劇衝突卻錯綜複雜,通過緊張激蕩象徵手法的運用,將人性中裹挾的仇恨、愛欲、妒恨、兇暴、痛苦還有希望交織在一起的感情激流洶湧而出。劇中人內心世界強烈的感情流動和潛意識的變化都讓人久久無法忘卻。
  • 《瘋狂的石頭》:環環相扣捨不得按暫停的喜劇
    瘋狂的石頭《瘋狂的石頭》是寧浩導演的黑色喜劇片 ,由郭濤、劉樺、黃渤、連晉和徐崢等出演,於2006年上映,影片一開始就奠定了黑色喜劇的基調,不管是電影的整體畫面,還是人物的語言,都透著幽默。影片的幾大看點看點:天南地北的方言:重慶方言,青島話、粵語等再配上奇怪又詼諧的語調,雖然有髒話但又不低俗;再將一些性格差異很大的人物用「石頭」連接在一起,衝突於反轉令人捧腹大笑,這部影片以荒誕的語言描述了一個不荒誕的事,這就是黑色幽默。
  • 喜劇荒誕電影《漁槍》,從頭到尾的反轉,三人荒謬絕倫的海中求生
    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讓很多人見識到唯美的海中風景,也領略到大海的求生艱險,更記住了那隻老虎的名字:理察。今天推薦的電影《漁槍Harpoon》可以說和《少年派》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可以說是一部以少年派的故事大綱拍攝的一部喜劇恐怖電影,豆瓣評分6.6分恐怖/喜劇電影。
  • 二十一世紀以來最好的50部動畫電影都在這裡了
    Fox」 (2009)定格動畫加上韋斯·安德森,絕對是個比花生醬配果凍更完美的組合——安德森為我們獻上了這部改編自羅爾德·達爾童話小說的甜中帶酸的電影。不必爭論本片是不是韋斯·安德森導過的最好的電影,但從很多層面上看,這部電影還是生動反映出他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個性。畢竟,出現在他電影內那些充滿強烈視覺效果的人物造型,不都像是真人動畫嗎?
  • 豆瓣8.4分的德國二戰電影,縱觀最後瘋狂中荒謬的人性
    德國人拍的電影,要麼沉著鎮定、一絲不苟,憋悶得喘不過氣來,要麼荒誕離譜、直眉瞪眼,誇張到根本無法理喻。相對於鄰居法國電影的熱忱浪漫、對門英國電影的精緻優雅,德國人用他們最擅長的表現主義,拍出來的電影,總是給觀眾們留下不好看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