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龔豔平)12月6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我省組建考古隊對贛江新區建設區域內的七星堆六朝墓群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經過近500天的田野發掘,考古隊共清理了73座古墓葬,出土遺物700餘件,其中六朝墓葬數量最多、形制最豐富、規模最大、級別最高。七星堆六朝墓群分為A、B、C三個發掘區,A發掘區為江西地區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家族墓地,是國內罕見的東吳周氏世族墓園,為江西地方史研究提供了珍貴材料,填補了江西地區六朝考古研究的資料空白。據悉,目前該項目正在參評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3年6月,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湖濱南路土方施工中挖掘出六朝時期網錢紋墓磚。2018年8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組建考古隊開始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18年8月至12月,考古隊基本完成A區發掘,發掘面積2600平方米,發現墓葬22座,出土了各式遺物近200件。2019年4月至8月,基本完成C區發掘,發掘面積約3000平方米,發現六朝墓葬51座,出土遺物500餘件。目前考古隊正在全面勘探B區,同時對A區最大的墓M5的排水溝進行發掘。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家介紹,目前A區和C區發掘出的六朝時期墓葬均為磚室墓,規模龐大、形制多樣。在一處墓群中同時發現多種墓葬形制且墓葬規模龐大,在我省屬於首次發現,在全國同時期的墓群中亦屬罕見。結合六朝墓分布規則,墓磚銘文、墓葬的形制、規格等,該墓地應是六朝時期江州世族或地方豪強周氏家族墓地。目前七星堆六朝墓群出土了700餘件遺物,按質地可分為瓷器、陶器、金屬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從數量上看,瓷器佔絕大多數,陶器次之,金屬器再次,石器最少。
考古發掘以來,省文物考古院組織了3場專家論證會。專家明確表示,七星堆六朝墓群是現在保存的數量最多、規模最大、形制最豐富的高規格六朝家族墓地,是我國六朝考古的重大發現。南京、杭州、馬鞍山、南昌、九江等地均多次發現六朝時期的墓群,但是目前保存下來的大型六朝墓群並不多。與國內保存的其他六朝墓群比較而言,七星堆六朝墓群的規模和規格均是空前的,墓群出土的器物從數量、特色看,也是國內罕見的。專家表示,七星堆六朝墓群是長江中下遊六朝時期經濟繁榮、商貿活躍、船運發達的歷史見證,是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期形成的縮影,是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對研究六朝時期民族融合、東亞文化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