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孕婦產後都要坐月子。這種習俗在歐美等國家都是沒有的,日韓等國家倒是有個差不多的習俗,只不過他們將坐月子稱作為「產後恢復休養期」。老一輩的人總是說,月子裡落下的病,會伴隨著產婦一輩子,只要月子裡恢復的好,產婦就不會得月子病。
月子做得不好,問題可不小。整個人看起來蒼老了不說,有些小毛病一旦落下,恢復起來就難了。不僅會影響到二胎的生育,甚至要跟著你一輩子。
相反地,月子如果做得好,用「宛若新生」四個字來形容女人產後的「重生」也一點都不為過。
想知道你的月子做得怎麼樣,來對照下自己有沒有下面這幾種表現吧:
1、坐月子後沒有出現頭疼的症狀
分娩過程中產婦會大量出血,所以分娩後產婦會氣血兩虧。腦部供血不足,就會有頭疼的症狀。所以產婦在坐月子時需要多吃點利於補血的食物。尤其是在分娩後的最初幾天,反覆的頭疼症狀會比較嚴重。如果在月子期間進行良好的調養,多多補血,在月子後就不會有頭疼的症狀發生。
2、產婦沒有抑鬱的情況
現在產後抑鬱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甚至個別孕婦因為產後抑鬱,抱著孩子輕生了。產後抑鬱主要是因為產婦的生活狀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未生產前,產婦受到家人的重點照顧,可生產後,孩子一出生,家人們的注意力全在孩子身上,對產婦關注的就少了。
產婦很容易感到失落,而且孩子一出生,自己的身體就變成了餵養孩子的工具,自己也被家人們當成餵養孩子、照顧孩子的工具人。
如果月子過後的產婦能保持樂觀的心態,常常笑容滿面,精神狀態也很放鬆,就說明月子做得非常好。
3、月子後沒有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
產婦在懷孕時身體的激素被調整到了適合懷孕的狀態,分娩過後,體內激素會逐漸地恢復到平常的狀態。激素恢復的時間,大約就是產婦坐月子的這段期間。因為體內激素尚未恢復,產婦的免疫力不足,特別是關節等脆弱部位,容易被疾病侵擾。
產後類似的小毛病還有不少,如果不想在月子裡落下更多「病根」,這幾件事在月子裡一定要格外注意。
1、久躺久坐不運動
女人生完孩子固然需要恢復精力,不過就算是剖腹產的媽媽一個星期以後也能下地了,順產的媽媽就更別說了,產後6個小時就能溜達了。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一些強度稍大的運動,確實要等到產後6周,各項檢查都正常以後再逐漸恢復。不過,像每天散散步,在家哄哄娃這些,在月子裡一樣可以做。相反,月子裡長時間躺著、坐著反而容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栓。
甚至寶媽們如果實在無聊,可以月子裡就開始每天堅持做十分鐘左右的凱格爾運動,更有助於產後恢復。總之,月子裡每天也要活力滿滿噠~
2、飲食油膩 過度進補
不少寶媽月子裡都少不了主動或被動地瘋狂進補。而無論是為了保持母乳的營養還是幫助身體儘快地恢復,都不建議把身體塞得太滿。
一味地大魚大肉身體吸收不了不說,對寶寶發育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而且也會讓媽媽們的體重持續上升。
每天吃不完的雞鴨魚肉和冒著油花的滋補高湯的月子飲食方式並不科學,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營養搭配均衡。寶媽們可以按照下面的比例隨意搭配,讓自己每天的三餐豐富多樣起來。
3、吹風著涼
雖說現在坐月子倒真的不用不洗臉不洗頭不洗臉,不過這都要得益於我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就算是冬天家裡也有空調、暖氣、吹風機。
不過,月子裡還是要小心著涼,感冒了可就不好了哦!
所以,澡可以洗,要暖!頭可以洗,要吹!就算洗手洗腳,也儘量用熱水或者溫水。在家裡也要做好保暖工作,無論冬夏,月子裡都別穿得太少或者是吹風,完全可以通過空調等設備把室內溫度調節得適宜。
至於到了冬天,只要做好保暖措施就可以啦。北方的媽媽們可以在家裡隨便放肆, 南方的媽媽們月子裡記得給自己買一套暖暖的絨絨睡衣,必要時一定要在家裡開空調或者電暖風,千萬別怕浪費那幾個電錢,尤其要注意腳部和關節的保暖!
不過,保護好自己的同時,無論冬夏都記得要時常開窗通風,經常換氣,媽媽們只要小心別被強烈的對流風吹到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