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漢「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身邊的小夥伴紛紛談之色變,更是鬧得人心惶惶。
2003年非典期間,新華社曾發布的一篇報導。文中寫到:「非典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但它並不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唯一疾病。人類要想抵禦各種疾病、保持健康,必須擁有強壯的體質。一個人要想擁有健康首先必須有良好的體質,就像古人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這句話用在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今天,同樣有道理!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死亡和重症患者,大多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或併發症的免疫力低下人群。
新型冠狀病毒來襲,許多醫務人員都建議患者在隔離期間加強營養充足睡眠。無論患病與否,在這個特殊時期,合理膳食加強營養對提高機體抵抗力、增強個體防病抗病能力都會有著一定的幫助。
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我們如何在家裡增強免疫力呢?
規律、均衡飲食,保持適當的體力活動。
節假日或隔離期間,也應當保持正常的生活飲食規律,一日三餐定時定量,隨意忽略任何一頓飯(尤其是早餐),都會造成營養攝入不足。均衡飲食要做到餐餐有主食,餐餐有蛋白質,餐餐有蔬菜,儘量注意少鹽少油,清淡為主。
健康人群即使足不出戶也不建議長時間臥床或久坐,缺乏體力活動會導致食慾下降,代謝減緩,肌肉減少等後果,減低機體抵抗力。建議可選擇舉啞鈴、靠牆靜蹲、跳繩/虛擬模仿跳繩,或是做家務等方式,保持每日至少30-60分鐘體力活動。文末附適合宅家裡練習的簡單瑜伽教程。
充足能量攝入
為了保證充足的能量攝入,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入250-400g主食,主食應當注意增加全穀物和和雜豆類的食物,如烹調主食時,將大米與雜糧(燕麥、小米、玉米、蕎麥等)以及雜豆(紅小豆、綠豆、四季豆等)混合烹煮使用,能大大提升主食的營養價值。
適量的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是機體細胞增殖更新、修復的重要原料,免疫分子也由蛋白質構成,因此抵抗病毒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時,蛋白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蛋白質的選擇上可適量增加吸收利用率高的優質蛋白質,來源有魚、禽、蛋、奶、瘦肉等。每天保證1個雞蛋、2份奶製品、2-3兩肉類(優先選擇魚肉、水產品及去皮禽肉)就可以滿足大部分人對蛋白質的需求。烹飪上以清蒸或燉煮為主,避免過分油膩給腸胃帶來負擔。
充足的水分
冬季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水,機體缺乏水分時抵抗力就會下降,因此有意識的補充水分非常重要,成人每天建議喝1500-2000ml水,小孩每天喝水1000-1500ml。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少量多次補充,充足的水分能夠潤滑呼吸道,從而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
充足的維生素及礦物質
每人每日1斤新鮮蔬菜、半斤新鮮水果能夠保證大部分的水溶性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充足供應。若物資無法滿足,口服維生素片也可以在過渡期使用。
專家指出當前防控疫情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戴口罩可以預防。再把關於口罩的相關知識給大家分享一下。
究竟什麼樣的口罩可以預防冠狀病毒的侵襲呢?
下面附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翻譯了WHO推薦的2019-nCoV防護小貼士,更直觀,更完善大家可以看看。
鍾南山給提前返崗同志的五點抗疫防護建議
雖然新型肺炎暫時還沒有特效藥,但目前恢復的病人也不少,在這些恢復的病人中,除了醫生的治療,好些靠的就是身體的自愈能力,身體條件好的,扛過的機會大。
所以,平時要注意養生,吃好睡好鍛鍊身體,增強身體免疫力才是王道。
附一套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陰瑜伽練習,既然宅在家,不如練練簡單的瑜伽動作,讓身體保持最好的狀態。
一套增強免疫力的陰瑜伽練習
難度等級:★☆☆☆☆
1、倒箭式
臀部雙腿靠牆仰臥在墊面上
臀部下方可以墊抱枕
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掌心朝上
雙腿併攏或者分開都可以
身體完全的放鬆,保持2-3分鐘
2、香蕉式
仰臥在墊面上,屈雙膝靠近臀部
將臀部抬起向右側位移、落在墊面上
依次伸直左腿、右腿
軀幹向左位移,右側手臂伸展
左手握住右側手腕
保持1-2分鐘,換另一側
3、毛毛蟲
坐立在墊面上,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呼氣,放鬆脊柱,身體前屈
前額在瑜伽磚上或者在雙腿上
保持1-2分鐘
4、融心式
四角跪姿在墊面上
雙手臂向前伸展,前額或者下巴點地
保持1-2分鐘
5、半蝴蝶式
坐立在墊面上,雙腿伸直
屈右膝,右腳放在左大腿根部
脊柱完全的放鬆,軀幹前屈
雙手放在身體的前側或者抱枕上
保持1-2分鐘,換另一側
6、蝴蝶式
坐立在墊面上,雙腳併攏
或者微微分開
呼氣,脊柱完全放鬆
前屈向下,雙手臂向前伸展
7、天鵝式/睡天鵝式
下犬式開始,將右腳向前一大步
屈右膝,右腳靠近髖部
吸氣,立直脊柱
進入天鵝式,保持1-2分鐘
呼氣,前屈向下
進入睡天鵝式
保持1-2分鐘,換另一側
安心宅家裡,提升免疫力!我們相信,「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只要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我們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分享朋友圈或者下方點個在看,把這個手冊分享給親朋好友。
點擊在看分享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