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魔術師Conway:「超現實主義」遊戲人生的終止

2021-02-26 奇略研究所

英國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H·康威(John Horton Conway)證實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11日因新冠肺炎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住處逝世,享年82歲。

Conway的離世是數學界的重大損失。在緬懷Conway教授的帖子裡,有數學愛好者評論說:「Conway終究遺憾地輸掉了他的生命遊戲」。


生命遊戲(Conway’s Game of Life)是Conway最廣為人知的發明。

生命遊戲是一種元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on),源自大名鼎鼎的數學家馮·諾依曼在1950年代模擬細胞自我複製的發明。

馮·諾依曼貴為學界泰山北鬥,但他的初代元胞自動機並未引起學界重視。

而Conway的生命遊戲卻在問世之後立即在學界成為爆款。元胞自動機由此成為一門全新的學科,而生命遊戲則為數學家與碼農所熟知。

著名碼農刷題平臺Leetcode(力扣)的題庫中,第289題就是用代碼實現生命遊戲,標定難度中等。

這道題的確不難,因為Conway設計此遊戲的首要原則就是「規則簡潔」。生命遊戲的背景是無盡正方形格子組成的宇宙,其中每一格代表一個細胞。

每個細胞有兩種狀態,生存或是死亡。

細胞的繁殖或死去取決於其與周圍八個相鄰細胞的互動,遵循以下規則:

1. 若一個活細胞周圍活著的鄰居只有0個或1個,則此細胞下回合死亡。(模擬人口過少)

2. 若一個活細胞周圍活著的鄰居恰有2個或3個,則此細胞下回合存活。

3. 若一個活細胞周圍活著的鄰居超過3個,則此細胞下回合死亡。

(模擬人口過剩)

4. 若一個死細胞周圍活著的鄰居正好有3個,則此細胞下回合變為活細胞。

(模擬人口繁殖)

簡潔、合理的規則之下,生命遊戲蘊含著不勝枚舉的有趣「生命形態」。

Conway宇宙中,最簡單的永久生物是一個2×2的「方塊」。由6個活細胞組成的「蜂巢」也是一種簡單永久生物。

若沒有外來因素影響,永久生物將持續生存下去,其形態不會改變。

  

「方塊」                                      「蜂巢」

除永久生物外,另有一種周期性改變形態的生物。「脈衝星」是其中最漂亮的之一。

「脈衝星」有三種不同的狀態,每三回合循環各出現一次。

「脈衝星」

比周期型生物變化更頻繁的,是「飛船型」生物。

飛船型生物不僅周期性改變其形狀,且位置也會持續變化。

舊的細胞不斷死去,而新的細胞在新的位置持續重生。

這讓人想起那個古老的哲學問題「忒修斯之船」:如果忒修斯之船上的木頭被持續替換,直到船上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本的木頭,那麼這艘船還是「忒修斯之船」嗎?

「重型飛船」

Conway的生命遊戲曾令無數極客沉迷於其中。不過,對於Conway本人而言,生命遊戲只是他數學研究結出的,相對不重要的成果之一。

實際上,Conway的研究成果遍及數論、有限群理論、扭結理論、編碼理論、組合博弈論等數學分支。

在今天,數學各子領域高度專業化,大部分數學家一生的研究只局限於一兩個領域。像Conway這樣研究橫跨多個不相關領域的數學家,實為鳳毛麟角。


因此,Conway被廣泛讚譽為「數學魔術師(mathemagician)」。

Conway很早就展露出數學研究的超凡天賦,但他在年輕時也曾陷入迷茫。

在20多歲時,Conway就對一些形式特別的趣味數學問題感興趣,卻擔心其他數學家將其研究評價為「平凡無奇」。

平凡無奇,即trivial,這是數學工作者絕不想聽到的最低評價。因此,Conway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研究進度逡巡不前。

數年磨刃之後,Conway以一篇關於有限群的嚴肅論文一鳴驚人,在學界聲名鵲起。但Conway很快意識到,這世界上數學家總共沒有多少,因此他們的評價也沒有想像中的重要。那麼,為什麼要在意他人類似「不夠嚴肅」、「平凡無奇」的評價呢?

 認清「他人的評價不重要」之後,Conway決定放飛自我,優先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方向。

生命遊戲是Conway投入思考的方向之一,不過這只是一盤開胃菜。

在發明生命遊戲的同一時期,也就是1970年前後,Conway發明了一套後來被稱為「超現實數(Surreal Number)」的數字體系。


超現實數與名為「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流派沒有直接關聯,只是超現實數的問世本身就是一件帶有「超現實」色彩的事件。

在複數與超複數(如四元數)等數字體系建立後,數學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認為,數字體系的發展已基本走到盡頭。而Conway的超現實數,可謂於無聲處起驚雷。

比超現實數的發明本身更令人驚奇的是,Conway最初的目的並不是發展新的數字體系,而是研究一門來自東方的古老遊戲——圍棋。


在劍橋大學學習和工作期間,Conway接觸到圍棋,並沉迷於其中。

劍橋大學1985年出版的《數學人》一書中記載,在創造生命遊戲期間,「Conway與身邊的研究生一起工作,一面寫滿了數以畝計的草稿紙,一面手中把玩撲克牌、硬幣、貝殼、圍棋子,直到他們找出能夠平衡生與死的遊戲規則」。

或許是圍棋簡潔的規則啟發了Conway,使得他創造的生命遊戲同樣簡潔、美麗。

圍棋與生命遊戲的關係我們只能從一些隻言片語裡推斷,不過圍棋啟發了超現實數的發明,這一點確鑿無疑。

Conway在研究圍棋的官子(即終局階段)時領悟到,全局性的圍棋官子問題可以被視作若干局部官子問題的總和(例如下圖)。

而局部性的官子問題可以被進一步抽象為數字,超現實數則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應運而生。

Figure 1 圍棋官子問題

超現實數的基本形式是G={L|R},可以被視作像圍棋這樣雙人回合制遊戲的抽象。

L代表執黑棋方下一手導致所有可能結果的集合,而R則代表執白棋方下一手導致所有可能結果的集合。

超現實數具體到圍棋上,Conway考慮的是圍棋規則的一種變體——無停著圍棋(No-pass Go)。

常規的圍棋允許棋手在沒棋下的時候停一著,而無停著圍棋則不允許停著,這會導致一些微妙的區別。

第一個被創造的超現實數是0 = { | },L和R都是空集,相當於黑白雙方都沒有合法著數可下的局面,見下圖:

 0 = { | }

現在若輪到黑方走棋,那麼根據規則,黑棋不能在C、D處白棋的「眼」裡自殺。

而圍棋的基礎知識告訴我們,兩隻真眼才能活棋。所以黑棋也不能自填僅有的A、B兩隻眼,因此黑棋無棋可下。

同理,若輪到白棋下,白棋也無棋可下。因此,{ | }這個局面的結果被指定為0。其含義是,此局面下,輪到哪那一方下棋,那一方就必輸無疑。

緊接著0 = { | }之後,下一組超現實數是1 = { 0 | },和-1 = { | 0 }。

在圍棋盤上,前者可以用下圖表示。此局面下,黑棋有A、B、C三個眼,而白棋只有D、E兩個眼。

若輪到黑方走棋,黑方可以走A、B、C的任意一點,結果都等價於上圖的0 = { | }。

而若輪到白方,她沒有任何可行的選項。因此,{ 0 | }這個超現實數,豎線的左邊代表黑方有可行著法,並導致「0」這一結果;而豎線右邊代表白方沒有可行著法,因此留空。

{ 0 | }等於1,其含義是黑方比白方多1個可行的選項。換句話說,無論輪到誰走棋,這個局面都是黑方勝。

1 = { 0 | }

-1 = { | 0 } 是 1 = { 0 | }的相反數。

在圍棋盤上,前者相當於在後者的基礎上交換了黑白子,如下圖。

{ | 0 }等於 -1的含義是,白方比黑方多一個可行的選項。因此無論輪到誰走棋,此局面都是白方勝。

-1 = { | 0 }

到目前為止,三個超現實數,0、1、-1已經被創造出來,但這還沒有超出我們熟悉的整數的範圍。

而下一個超現實數,則不再屬於整數,也不是分數、無理數,甚至不是複數。

這個數是 * = { 0 | 0 }。其對應的圍棋局面如下圖。

與0 = { | }的局面相比,此局面只多出C一處空點。這個點在圍棋術語裡叫做「單官」。

若現在輪到黑走棋,則A、B、D、E仍是不可行的著法,只有走C,其結果和 0 = { | }一樣。

若輪到白走棋,白方也只能走C,結果還是0 = { | }。所以,此局面被記作{ 0 | 0 },即黑、白雙方的唯一策略均指向「0」這個局面。

{ 0 | 0 }的結果與{ | }正好相反:輪到黑方下則黑勝,輪到白方下則白勝。

Conway因此用「*」這個特殊符號記錄此結果,指定 * = { 0 | 0 }。

* = { 0 | 0 },「單官」。

總結四個基本的超現實數,我們可以得到下表:

就像普通的數字一樣,超現實數也可以進行四則運算。

比如超現實數的0+1=1; 1+(-1)=0, 1+1=2; 這些運算的結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驗證。

筆者潘達在這裡要介紹的是一個特殊的運算結果,* + * = 0。這個式子看上去很抽象,不過放到圍棋盤上就容易理解了。

前文提到,* 相當於一個單官,那麼 * + * 就相當於兩個單官,可以用下圖表示:

 

* + * = 0

棋盤上有C、D兩處單官,是僅有的可下之點。

無論是黑棋還是白棋先下,結果都是黑、白各佔一點。因此最後總是回歸到「0」這個局面(上圖右)。左圖是 * + *;右圖是0,兩者等價。因此用超現實數的語言總結,* + * = 0。

在上述四個基本的超現實數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遞歸定義出分數、無理數、無窮小量、無窮大等各種超現實數。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不再展開介紹。

Conway的超現實數理論脫胎於圍棋,其適用範圍也遠遠超過了圍棋。

在超現實數的基礎上,Conway與同行一起開創了組合博弈論這一數學領域,用於研究包括圍棋在內的一大類數學遊戲。

其中,與Conway一道創立組合博弈論的Elwyn Ralph Berlekamp教授,在超現實數的基礎上發展出一套專門適用於圍棋官子的數學理論。

像下圖這道Berlekamp設計的官子問題(輪白棋下),曾經難倒過中、日、韓三國的職業棋手,也讓新時代的圍棋AI無從下手。

而Berlekamp的理論,不僅能夠成功解出此題,並且能夠給出嚴謹的證明。

Berlekamp給出的解題思路

AI給出的錯誤解答

很遺憾,Berlekamp教授已於2019年4月逝世,Conway教授也在前天離開人世。兩位大師的離去是學界的重大損失,不過,我們或許不必為此過度傷心。

有一句網絡流行語說得好,「男人至死是少年」。

Conway作為一位天才數學家,內心可以強大到無視世俗的評價,而醉心於研究常人眼中的「玩物」,踐行了超越現實的遊戲人生態度。

而Conway前兩年的採訪也可確證,他不會因為死亡的臨近感到緊迫,或因為無法看到重大數學未解之謎的最終解決感到遺憾,因為他的一生都已獻給他所熱愛的研究。

在緬懷Conway教授的帖子中,有網友以Conway教授創造的生命遊戲和Conway的人生態度撰寫了一則墓志銘,筆者以此結束本文。

「Conway創造了生命遊戲。而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社交距離限制,名為Conway的元胞沒有足夠多的鄰居,遺憾地退出了生命遊戲。」 

想找高手陪你下棋

卻找不到組織找不到對手?

想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天

就在超有愛的圍棋交流群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刻加入

一起下棋,聊天,進步


本文是【奇略研究所】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聯繫開白

喜歡本文,記得給奇略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生命遊戲發明者、英國全能數學家John Conway因新冠去世
    有人評價他,世界上可能有比他更厲害的數學家,但是在頂尖的數學家裡,沒有人能比他科普做得更好。他在數學領域多點開花,是一個在組合博弈論、幾何、數論、群論、算法甚至量子力學理論等多個方面都做出貢獻的天才數學家。但是他卻說,自己從沒有工作過一天,而是都在玩。
  • 「趣味數學」數學魔術師——沙貢塔娜
    我是「教評宋老師」,很高興能在這裡和大家結實,非常感謝今日頭條提供的這個開放平臺,讓我在這裡認識了好多五湖四海的朋友,也讓我在這裡開了眼界,學到了好多東西,我在這裡將為大家分享「數學故事」、「趣味數學」、「數學成就」和「數學名家」,希望我的分享對大家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一起參與討論。
  • 教學隨筆:小小數學魔術師田亞婷
    2018-12-6:與五三班孩子們相識的三個月時間裡,數學課上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是每周一次的數學魔術。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也開始躍躍欲試,想當一回數學魔術師,本周的小小數學魔術師是田亞婷同學。剛打上課鈴,田亞婷已經迫不及待地站在門口等待我的命令。我朝她點點頭,她高興地走上講臺。
  • 跨界整合 玩轉數學---爭當向陽小學數學魔術師活動月紀實
    爭當向陽小學數學魔術師活動月,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感受數學魔術的神奇,激發學數學的樂趣。每個班級播放數學魔術表演視頻,一、二年組播放《聽話的撲克牌》;三、四年組播放《魔法方塊》;五、六年組播放《一定找到你》。然後請數學魔術隊的同學到各班現場表演。(魔術表演視頻、魔術揭秘視頻、魔術表演說明均由創意數學工作室提供。)第一階段時間為10月9日——10月16日。
  • 數學魔術師: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
    親愛的朋友們,小編不賣關子了。上面照片中這位先生真的是一位數學老師哦,他用撲克牌給小學生們在講什麼呢?小編也很好奇。下面就讓我娓娓道來!就在上周,在我們密雲區的西田各莊鎮中心小學,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小學數學老師培訓活動。這次活動到訪的客人真不少,有來自安徽、瀋陽等四個省市31所「十商」聯盟學校的100多名小學數學教師哦。呵呵,好客的密雲人民有機會向他們展示「青山綠水水庫魚」以及「古北水鎮司馬臺」了。那麼,什麼是「十商」聯盟學校呢?
  • 「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John Conway
    自戀狂、遊戲愛好者、最神奇的數學家康威(John Horton Conway)是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搖滾歌手米克·賈格爾和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之間的交集。在人生的很多年裡,他曾經很擔憂自己對遊戲的痴迷會毀掉自己的事業——直到他發現遊戲也可以帶來非凡的發現。
  • 與你共逛藝術展——超現實主義大師:達利
    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旅行Simone 與 Andrea,是在工作時認識的好朋友。 兩年多前的某日,藝術「學者」Simone與哲學「達人」Andrea決定用最精煉的時間遊逛法國、蘇格蘭、荷蘭,以及中國臺灣等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當然香港也在遊逛之列。
  • 英國全能數學家John Conway因新冠去世,他曾發明風靡一個時代的電腦遊戲,還能心算萬年曆
    在數學講臺上,康威的魅力充分展現出來。他從火車和汽車、貓和狗的角度討論抽象概念。在講對稱性和柏拉圖式固體時,他會帶一個大蘿蔔和一把雕刻刀去課堂,將蔬菜切成薄片,組裝成二十面體,邊走邊吃。後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馮·諾伊曼教授。他本人就是一個數學頑童。
  • 陶哲軒發文緬懷John Conway:他是數學家構成的凸包中的一個極值點
    Conway從看似無聊瑣碎的問題中,提煉出深奧有趣的數學問題的能力,給我帶來了特別的影響。我在普林斯頓讀書的時候,康威很喜歡在普林斯頓的研究生休息室裡閒逛,擺弄一些遊戲或裝置,還經常找附近的研究生協助他做一些實驗。我隱隱約約記得,我被他叫去和其他幾個同學一起,拿著不同長度的布條,來計算辮群的某些元素。
  • 「生活太重要了,不能太過嚴肅」:最神奇的數學家John Conway
    自戀狂、遊戲愛好者、最神奇的數學家康威(John Horton Conway)是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搖滾歌手米克·賈格爾和超現實主義畫家薩爾瓦多·達利之間的交集。在人生的很多年裡,他曾經很擔憂自己對遊戲的痴迷會毀掉自己的事業——直到他發現遊戲也可以帶來非凡的發現。
  • 《DARQ》:一款超現實主義、暗黑風格的恐怖解謎遊戲,自帶中文!
    #遊戲背景DARQ講述了一個男孩勞埃德的故事,他意識到他實際上是在做夢。在遊戲中很少見到的超現實主義的風格Gamespot「its gloomy atmosphere and exceptional sound design enrapture you
  • 布勒東 | 《第一次超現實主義宣言》
    哲學背景:超現實主義的基礎是信仰超現實;這種現實即迄今遭到忽視的某些聯想的形式。同時也是信仰夢境的無窮威力,和思想能夠不以利害關係為轉移的種種變幻。它趨於最終地摧毀一切其他的精神學結構,並取而代之,以解決人生的主要問題。
  • 杭州的這所小學有個「魔術師」,變著戲法兒讓孩子們愛上數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趙遠利學校裡有老師不稀奇,但如果有「魔術師」,是不是有點羨慕?如果你去杭州市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孩子們會很驕傲地說:「我們學校有魔術師哦!」孩子們說的「魔術師」,是學校的數學老師沈益強。要是沈老師走在校園裡,孩子們看到都會驚喜地衝過來:「你好,魔術師!」「魔術師」沈益強會「數學魔術」。近一年中,沈老師嘗試開發了《讀心術》、《透視術》、《瞞天過海》等二十多個「數學魔術」,聽過課的孩子都說,簡直太好玩了!
  • 英式超現實主義是什麼?
    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踏上一場別致的「尋根之旅」,揭開超現實主義運動在英國的前世今生。 ▲「 真正的開山鼻祖」 眾所周知,超現實主義運動(Surrealism)是由法國詩人安德魯·布雷頓(André Breton)於1924年在巴黎發起的。
  • 遊戲人生:趣味數學大師馬丁·嘉德納
    中學時代,嘉德納就對幾何頗有興趣,熱衷於各類數學遊戲,這為他致力於用數學遊戲傳播數學埋下伏筆。1936年,22歲的他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哲學系。沒錯,他畢業於哲學系,而不是數學系。 導讀 今年是趣味數學大師馬丁·嘉德納誕辰105周年紀念,嘉德納被認為是世界上對數學普及貢獻最大的人,許多大數學家都說他們是被嘉德納引上數學之路的。
  • 《第五人格》魔術師怎麼玩 魔術師玩法技巧教學
    導 讀 之前我們跟大家介紹了關於第五人格手遊中冒險家這個角色,本期我們再來看看在遊戲中的這位魔術師吧~
  • 英國全能數學家John Conway因新冠去世,他是數學瘋子,也是遊戲瘋子:沒有誰比我更愛玩遊戲了!
    數學就是遊戲1937年12月26日,康威出生在英國利物浦,從小就對數學表現出強烈的興趣,顯然,這位天才的起跑線也是在我們這些凡人的前面。他完全沒有架子,和學生就像朋友一樣,會跟學生們去酒館喝酒、聊遊戲、打彈球、談人生、談數學。。。在公共辦公室裡,他也從來不缺乏聊天的對象,因為就算是在公共辦公室裡(後來也相當於是他的個人辦公室,因為經常有人打電話到公共辦公室來找康威教授),桌面上也是擺滿了他的玩具,走過路過的教授、學生都非常喜歡進來跟康威「吹吹水」。
  • 生命遊戲之父約翰·康威:一個只想過得有趣的數學家
    此時的他,也開始沉迷於各種遊戲:在研究室一連玩好幾個小時雙陸棋,給西洋棋編寫其他規則,甚至自己發明新的遊戲,比如使用紙筆就能完成的拓撲學遊戲 「豆芽」,以圍棋為基礎的博弈遊戲「天使與魔鬼」。為人風趣幽默,還擅長將深奧的數學道理融入天馬行空的遊戲,這些都讓他成為了「最有魅力的講師」。
  • 離島的魔術師(1)
    小益老師是臺灣澎湖石泉國小的數學老師,同時也是數學咖啡館的召集人。數學咖啡館其實跟愛數人的教室有點像,也是一個由數學老師組成的社團、團體。平時我們都會在網絡上分享,討論教學,每個月有一次實體共備。在五六年前開始以桌遊、魔術等一些方式結合在自己的數學課,所以在2014年參加臺灣的教學創新獎,獲得了數學組的標杆獎。後來把自己做的東西再做整理,然後更深化,在2016年去參加一個教學創意獎,得到特優獎。
  • 暢玩撲克遊戲,培養數學興趣
    本文作者李燁為江蘇教育出版社編輯撲克上有圖形,有數字,而且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萬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家長可根據需要,引導幼兒操作撲克,來玩數學遊戲,不僅能讓幼兒在玩中認數、數數、比大小、識圖、加減運算等,還可以按某種特徵分類和有規律的排序,將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生活化、遊戲化,讓幼兒玩得輕鬆,學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