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法國高考試題掀熱議 引發中國考試立意反思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網傳法國高考試題掀熱議 引發中國考試立意反思

  高考關注時代熱點,注重價值導向,堅持能力立意,引領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值得肯定,但是如何處理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關係,如何處理考試知識立意與能力立意的關係不僅僅需要理論的支持,更需要實踐的逐步深入與社會的認同。

  哲學家抑或應試者之辯

  日前,一條有關法國高考(BAC)哲學考試的微博在網上引起熱議。著名學者許紀霖發表微博認為,法國高考與中國高考折射出法國產生眾多哲學家、而中國盛產應試者的原因。眾多網友對法國哲學作文考試的開放性、思想性以及批判性大為推崇,進而批評我國高考的應試性。有網友更是列舉了法國哲學作文與我國高考作文題目,指出與法國哲學作文如「在幸福與真理之間是否應該選擇幸福?」、「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等題目相比,中國高考作文如「摔了一跤」、「有句話常掛在嘴邊」、「提籃春光看媽媽」、「必須跨過這道坎」、「放下顧慮」等則顯得膚淺而直白,缺乏思想性與人文關懷。

  法國的高中會考(BAC)屬於全國性考試,考試內容依據國家規定的高三課程綱要而定。其中哲學是會考的第一門考試,考試時間從上午8點到12點共4個小時,內容一般為寫一篇哲學作文,考生可以在3道題中任選其一。供選擇的題中有一道是「語錄評論題」,即給出一段哲人的語錄,考生運用學過的哲學知識和觀點來加以詮釋和評論;還有兩道是「觀點論述題」,即給出某種哲學觀點,由考生引經據典加以論述和發揮。在法國,哲學課是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樣的主課不相上下的必修課。其目的是「給學生進行哲學文化啟蒙,培養他們批判性思考問題能力。哲學教育不是為了把知識和信息當作材料傳遞給學生,而是幫助學生理解他們所處的世界,最終讓學生走向自由」。對於法國高三的許多學生而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等名著是必讀的著作,還需要從批判的角度學會表達自己的思考與觀點。根據法國哲學作文的評分標準可以看出,雖然題目很開放,但測試的目的一目了然,主要通過概念解釋、點題、引用經典作家論述、層次與邏輯以及結論5個方面,測試學生作文立論的廣度、深度與邏輯,強調批判性與思想性,而這些都需要系統的哲學教育及思維訓練。

  法國高考哲學作文反映的是法國哲學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體現了法國教育制度的批判精神,以及對法國傳統與文化的尊重與反思,從而也反映出法國高考制度的基本信仰與價值選擇。

  中法高考作文立意比較

  比較而言,我國的高考作文更多的則是選拔性考試對學生基本寫作能力的考查,強調學生能從多角度切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強項選擇自由的文體,強調實用性。從限定主題作文到無主題作文、開放主體作文,體現出高考作文傾向於更加靈活、更注重學生的個性與選擇的價值取向。但總體來看,我國高考作文的立意多強調審美、詩意,而較少關注理性思辨與深刻的思索,正如孫紹振教授所指出的「即使蘊含著某種智性的內涵,也總是竭力以感性語言和生活現象為題幹」。

  不過,讓千差萬別的考生圍繞同一命題作文本身就意味著個性的束縛,這是考試本身無法避免的缺陷。其實即使在法國,公眾對哲學作文也褒貶不一。同樣,中國的作文考題年年都是爭論的熱點。中國的高考作文走到今天其實是社會輿論與考試目標共同選擇的結果。可以想像,如果援引法國哲學作文考試題目於我國高考作文中,必然也會引發「八股文」、「空疏無用」、「加重考生負擔」、「不利於農村學生」種種言論。就此而言,法國高考哲學作文與我國高考作文並沒有太大的可比性。兩者在考試類型、考試文體、考試目的、評分標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

  逐步摸索提升考試立意

  只要有考試必然產生應試問題。法國哲學作文考試也會專門訓練學生如何答題、如何寫哲學作文。而哲學作文題一出來也會成為社會新聞關注的焦點,哲學家與作家被邀請答題,出版社專門出版高分作文以及如何寫哲學作文的應試技巧書籍,這與中國如出一轍。

  社會公眾的批評更多集中在應試教育以及考試內容過分重視知識的傳授,強調唯一正確答案等問題上。強調知識的學習,注重知識體系的結構性與邏輯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學習過程的規範性和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是知識教育的主要特徵。但知識立意的考試並非一無是處,知識立意的考試強調衡量知識的客觀尺度,注重對知識掌握的客觀評價,易於操作而且相對比較公平。近年來,強調能力立意與素質立意的考試改革逐漸提上日程。能力立意的考試強調知識的運用與遷移,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強調知識的發展與創新,注重能力的培養。其主要體現在應用型、能力型考試題目的增加、考試難度與區分度的增加以及增加開放性題型,鼓勵富有個性的回答,但這種考試對出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開放性題型的增加也必然帶來對公平的質疑。素質立意強調人的完整性,人的身體、文化、道德、心理等素質的發展與完善,素質立意的考試關注人的潛能開發與發展,關注創新與人性,強調考試對人的素質的區分從而實現人盡其材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高考秉承關注時代熱點,注重價值導向;堅持能力立意,引領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漸加強了從注重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質立意的轉變,由過去重視考查記憶能力向綜合應用能力、創新能力、人的全面發展的轉變。但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基本能力的培養仍將成為我國教育的重要目標與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處理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的關係,如何處理考試知識立意與能力立意的關係不僅僅需要理論的支持,更需要實踐的逐步深入與社會的認同。

  高考改革,特別是考試立意變革需要發揮考試的引導作用,讓教育回歸其本身的意義。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方法論學習,強調批判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關注人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陳芳爍 覃紅霞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相關焦點

  • 高考作文題引發熱議:勞動的青春最美麗
    同時,考題還包含自我反思意識,蘊含對科技進步、時代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多方面展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   肖剛認為,自2016年以來,全國Ⅰ卷作文保持了很好的穩定性,無論是2016年的「獎懲觀」、2017年的「中國觀」、2018年的「未來觀」,還是2019年的「勞動觀」,話題也貼合考生實際並直指當下。   廣東部分考試曾考過類似題目   7日上午11時35分,在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很多學生面帶笑容地走出考點。
  • 中法高考對比引人深思
    哲學家抑或應試者之辯  日前,一條有關法國高考(BAC)哲學考試的微博在網上引起熱議。著名學者許紀霖發表微博認為,法國高考與中國高考折射出法國產生眾多哲學家、而中國盛產應試者的原因。眾多網友對法國哲學作文考試的開放性、思想性以及批判性大為推崇,進而批評我國高考的應試性。
  • 法國考哲學,試題很玄妙
    當中國的高三學生在盡情享受高考完的時光,法國高中生還在緊張地準備著一年一度的中學畢業會考(相當於中國高中畢業考試和高考的結合)。法國會考哲學寫作考什麼?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告訴你。▌人民日報法國分社記者 王遠是否應該懼怕他人或指望他人?對真理的追求是否擺脫了束縛?工作能使我們更人性化嗎?上面的三個問題,就是法國《巴黎人報》對將於本月17日舉行的第一門考試——哲學寫作題目的「押寶」。
  • 法國高中會考哲學考試打頭陣 考題引發網友熱議
    中新網6月18日電 據《歐洲時報》報導,當地時間6月17日,法國2019高中畢業會考開始,按照傳統,哲學考試打頭陣。考題中有關公平正義的討論引起網友熱議。報導稱,由於法國高中會考相當於進入大學的「通行證」,因此又被稱作法國高考,是每年法國人經歷的一件大事。法國總統馬克龍上臺後,推出了高考改革,考試內容有重大變化,但哲學考試依然保留。每年法國高中會考的哲學題公布後都會成為評論熱點,網絡上很快出現討論,有人表示,文化多元性是否阻礙人類團結,成人也該想想。
  • 高考英語試題點評:穩中求新 能力立意 貼近生活
    2017全國卷1高考英語試題及其參考答案(點擊查看)英語)穩中求新 能力立意 貼近生活□合肥六中 韋莉 虞哲2017年高考英語新課標Ⅰ卷總體上秉承了難度適中、不偏不怪的一貫風格,同時在選材和命題上不落俗套,優化創新,整張試卷給人的感覺是穩中求新,能力立意,貼近生活。
  •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選擇題100題練習(下集)
    ‍‍‍2019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專輯8月出爐,買買買!高考第一品牌語文月刊代碼46-88每月一本定價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優秀作文點評專輯、9月高考試題分析專輯、12月最新高考分類練習專輯、4月最高高考衝刺AB卷二套題等為高考必備!
  • 「法國高考」哲學試題你會做嗎
    原標題:「法國高考」哲學試題你會做嗎  ■劉敏 景立燕   近期,被稱為「法國高考」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剛剛結束。根據法國國民教育部發布的最新官方數據,2015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報名人數總計68.47萬人,比2014年報考人數減少0.32%;其中社會考生(區別於在校學生)2.08萬人。
  • 歐洲高考太虐人:法國考生不認識試題中人物,德國考生連題目都看不懂
    法國一年一度的高考於本月17日開考。參加「科學」(Bac S)以及「社經」(Bac ES)類法語考試的學生發現這次考試難度過大,憤而發起抗議,要求放寬評分標準。然而,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考生們因為試題太難而發起抗議,此前德國也曝出多次高考難度過大,萬名考生請願放寬評分的事件。圖說:法國高考現場。
  • 法國「高考作文」高冷路數經年不變:考對哲學命題的思辨能力
    新華網巴黎6月8日消息,備受關注的中國高考7日拉開大幕,各地區新鮮出爐的作文題目一時成為網絡熱議焦點。
  •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文章立意如何快速確定
    福建公務員考試申論技巧:文章立意如何快速確定 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為您提供福建省公務員考試申論輔導資料,包含2018福建省考申論範文/技巧/申論熱點。
  • 廣東高考作文題引熱議:勞動的青春最美麗
    同時,考題還包含自我反思意識,蘊含對科技進步、時代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多方面展望。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針。   肖剛認為,自2016年以來,全國Ⅰ卷作文保持了很好的穩定性,無論是2016年的「獎懲觀」、2017年的「中國觀」、2018年的「未來觀」,還是2019年的「勞動觀」,話題也貼合考生實際並直指當下。   廣東部分考試曾考過類似題目   7日上午11時35分,在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很多學生面帶笑容地走出考點。
  • 科學網—中青報:法國高考命題方式不能改變中國應試教育
    那天,許教授說:「據我在法國留學的博士生透露,今天是法國『高考』(BAC)的第一天,考試內容為『哲學』,總共4個小時,就一特定題目撰寫論文。我現在才知道,為什麼法國有這麼多的哲學家,而中國只能盛產應試者了。」 其博文附了法國今年高考文、理科的哲學作文題,加上網友補充的經濟社會科考題。每位考生可在3個題目中任選一題。
  • 安徽公務員考試網2020安徽省考面試試題_歷年試題
    江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安徽公務員考試網招聘信息:安徽公務員考試網2020安徽省考面試試題_歷年試題,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更多關於省考面試試題解析,安徽省考面試試題,安徽省考試題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江西公務員考試頻道/江西人事考試網)!
  • 高考滿分作文被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評分標準要對大眾負責
    突然就收到很多贊和留言、私信什麼的,一看,原來是最近「教學月刊」上的一篇,浙江滿分作文系列稿件之一《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全網的熱議。而我在大概三個月前寫了一篇我想之所以這篇作文引熱議,還是因為它是「滿分作文」。而歷屆高考時,全網大眾熱議的,或者是「能」熱議的,也只有偏主觀化的作文了。
  • 高考作文怎樣才能做到立意深刻?
    (4)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由此可見,立意深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考好高考作文的第二步,這一步決定高考作文能否得高分。試題的材料好比一座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但畢竟有主峰,能登上主峰的,自然其立意高人一籌; 試題材料好比一頭牛,抓住牛毛、牛尾是不行的, 有的考生抓住了牛鼻子,自然立意深刻。怎樣才能立意深刻呢?
  • 高考滿分作文引爆熱議:高考應試作文怎麼寫才對?評分標準要對大眾...
    最近「教學月刊」上的一篇,浙江滿分作文系列稿件之一《生活在樹上》引發了全網的熱議。 我想之所以這篇作文引熱議,還是因為它是「滿分作文」。 而歷屆高考時,全網大眾熱議的,或者是「能」熱議的,也只有偏主觀化的作文了。
  • 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發熱議,浙江回應:評卷組長被停職
    圍繞著《生活在樹上》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的話題又掀波瀾,箭頭直指閱卷組組長,至於是如何處理,自有相關部門介入,不作談論。我們可以先來「欣賞」一下文章。(含高考評卷等)。根據處理,陳建新不但不能再擔任語文評卷組作文組組長,而且,將不再參加包含高考評卷在內的國家考試工作。這一處理表明,高考閱卷的規定是十分嚴肅的,任何人違規,都將受到嚴肅處理。
  • 持續多年的英語熱、考試熱在中國受到反思和討論
    原標題:持續多年的英語熱在中國受到反思  新華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吳濟海)對於持續多年的英語學習熱、考試熱,中國社會近期的反思和討論明顯增多。
  • 教育部考試中心解析高考語文試題:家國情懷濃
    原標題: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首科語文試題引起熱議。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得權威解析。
  • 教育部考試中心:2020高考語文試題解讀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高考語文共有10套試卷,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5套,分別為全國Ⅰ卷、全國II卷、全國III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東使用)、新高考II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蘇自主命制5套。試題把握時代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依託高考評價體系,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對接課程標準,與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同向同行,助力高考綜合改革平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