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易校園:電子產品如何進入高校市場?

2020-12-17 騰訊網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速發展,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式去獲得各種信息,作為21世紀的大學生,對於信息知識更是渴望,而電子產品便是獲得信息的一種載體,伴隨著這種現象,先進的電子產品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大學生思想活躍,比較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並且電子產品的日益更新更是加快步伐,所以電腦、數位相機等相關成品也成為了大學生們比較喜愛的一種設備,可以預見大學生這一巨大的市場是比較有發展空間的。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電腦、智能手錶、手機、學習機、電話等,隨著學校的不斷建設,在校大學生的不斷增加,對於商家和企業來說,這將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校園市場的特點以及電子產品在校園市場的情況。

  校園市場特點分析:

  1.信息的封閉性:在校大學生與電視媒體接觸不多,一般只有在學校的食堂才有電視看,他們大部分的信息來源於廣播和網際網路,或者舍友、同學、朋友的口目相傳,正是因為校園市場具有信息封閉性這一特點,大學生們的消費圈口碑對商家和企業來說都是非常有利的。

  2.人數規模比較大且集中,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根據麥可思數據公司聯合騰訊教育對大學生消費理財觀進行了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生的花銷與城市消費水平有關。其中,大學位於「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378元,而在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讀大學的學生月均開銷為1270元,地級城市及以下為1091元。

  大學生平均每月1243元的消費都花費在哪些地方了?被調查學生選出了每月消費比重最大的三項支出。除去基本夥食費外,大學生最愛「吃」,零食、飲料和營養品等其他食品(57%)是最主要的支出項。男生每月主要消費在其他食品(51%)、社交和娛樂(46%)、生活日用品(37%)方面,女生每月主要在其他食品、形象消費(均為62%)和生活日用品(48%)方面消費。

  男生將錢用在通訊/上網費(32%)和數碼電子產品方面(19%)的比例分別比女生高12個和15個百分點,用於形象消費方面比例(30%)則比女生低32個百分點。

  3.消費的延續性:校園市場是具有連續性的,每年的有一批學生畢業,就有一批新生進入大學這個大門。而且大學生的擁有知識資本,企業或者商家要是抓住這個機會,不斷地挖掘這個市場,小編相信校園市場將會佔領著這整個消費市場的一大份額。

  電子產品校園市場分析:

  從辛易數據研究中心在「大學生電子產品使用及消費情況調查問卷」這一主題的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大學生最常用的電子產品有手機、筆記本電腦、U盤、路由器 ,其中手機佔98.41 %,筆記本電腦佔85.71 % ,U盤佔53.72 %,路由器佔44.44%。除了這些,例如運動手環、學習機、數位相機、耳機等也很受大學生經常用的電子產品。

  他們選購的電子產品時,最看重的兩個因素是價格和質量,其次是外觀,價格佔80.95%,質量佔92.06%。有77.78%的學生電子產品「用久了,太卡才會換」,還有50.79%的學生表示是「跟不上時代,需要更換新的」,如果廠家能抓住大學生這種「追求時尚」的心理,去研究其中的潮流因素,設計出外觀時尚,價格合理的產品,在大學生這個特殊的人群中,這些電子產品是比較有市場的。

  辛易校園結合近年來的對校園市場的實戰經驗,認為電子產品校園市場的推廣有以下兩種:

  一) 企業和學生社團合作

  1.贊助學校舉辦的賽事、晚會等有影響力比較大的校園活動

  企業或者商家贊助學校社團舉辦的賽事、晚會,會讓品牌走進校園,讓學校的學生或者其它工作人員對品牌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有時候有些學校的重要晚會上會錄製視頻放到網際網路中,這是給公司或者商家提供再次展示品牌的機會,品牌的曝光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2.找有能力的學生社團,進行產品的線上線下宣傳推廣。

  如線上的宣傳方式主要有:利用公眾號推文、社群/朋友圈/H5關係進行裂變式的推廣,最終產生精準用戶。電子產品的話,線下的推廣可以通過「在校內製作海報和發傳單」,在大學裡,海報和傳單是常見的,很多人都不怎麼看,所以在這時候,製作出一份有創意的,吸引大學生眼球的海報和傳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新穎的海報,人們才不會丟那麼快,在傳單和海報上印有品牌電子產品系列的基本資料、促銷活動、人性化的售後服務的具體內容,以達到最大的宣傳效果。其中第一點的校園活動也是屬於線下的校園推廣方式,只是小編認為校園活動在校園推廣的方式中是比較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比較大的一種推廣方式,所以就把它作為重點說了。

  二) 改變營銷策略

  1.價格策略

  根據數據顯示,大學生每年的購買產品的電子產品的開支在1000-3000元,這個範圍之間。根據大學生群體的購物情況分析,大學生是比較有個性的,喜歡追求品牌,但是又不能接受太貴的產品。所以企業或者商家要是想佔有這份市場份額,需要在價格方面做出合理的調整,保證質量和良好的售後服務,口碑好了,在這個人數集中的消費市場,薄利多銷也是一種不錯的銷售方法。

  2.渠道策略

  根據辛易數據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大學生們都是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購買的途徑,所以他們並非全都是在網絡上購買,例如電腦、單眼相機等比較貴的電子產品還是選擇在實體店購買。

  電子產品在高校校園市場是否有前景?經過以上的調查分析和辛易校園的實戰經歷,小編的答案是:「有」。雖然電子產品這個行業在如今這個行業的競爭力很大,學校的周圍都是被各個品牌的手機店包圍著,但是小編認為這個市場還不是處於飽和的狀態,再說了,電子產品除了手機是學生們常用的,還有U盤、跑步時測試心率的手環等電子產品也是很受大學生喜愛的。

  對於電子產品在大學生是否有很大的市場份額和電子產品校園營銷方法,您有什麼更好的想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辛易校園全新上線 打造高校贊助活力圈
    近日,廣州知名高校贊助平臺辛易校園已於8 月 29日進行網站升級優化改版,本次對網站的升級改版主要著重於多用戶體驗建設。新增的展現校園社團動態之辛易資訊板塊、提高企業和高校社團贊助交易雙方談判技巧的辛易學院板塊以及保障平臺交易安全的類「支付寶」模式交易系統,將向用戶展現一個更豐富、美觀、安全、方便的高校贊助平臺——辛易校園。
  • 解放高校外聯人,「易聯校園」牽線社團與企業
    易聯校園希望讓大學生以最少的時間與精力,便可以成功拉取活動經費,而企業也可以藉助高校平臺的宣傳,進入大學生市場。不少社團外聯人員將嘴皮子磨破了才能拉到贊助,而另一邊,商家也在試圖進入高校的渠道,卻找不到一個較好的切入口。而今天獵雲網(微信:ilieyun
  • 從校園微信應用成長,看高校市場價值
    微信的商業前景在於其普適性,由此它在O2O領域的延展空間也就更大,當從業者削尖腦袋緊盯城市市場之時,他們卻忽視了高校這樣一個仍是藍海的市場,嘗試者眾多,但收穫者寥寥。高校因人群、地域的差別天然適合「小而美」,也很難形成壟斷,正如PC時代各大校園BBS的興起,倘若將這模式簡單優化搬到移動網際網路,基於微信的高校創業項目是否也能煥發出生機?
  • 高檔產品如何進入市場
    高建華先生是國內著名的實戰派營銷戰略專家,現任北京匯智卓越企業管理諮詢公司董事長,曾經擔任中國惠普公司的市場總監、戰略規劃總監、助理總裁、首席知識官、決策委員會成員。他有十幾年跨國公司管理經驗,是國內最早進入跨國公司管理層的職業經理人之一。高先生擁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學位,為10多家企業提供營銷戰略的管理諮詢服務,特別是「企業5年戰略規劃」受到企業的普遍歡迎。
  • 如何應對電子產品使用低齡化?
    那麼,面對電子產品使用低齡化,究竟該如何保護未成年人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電子產品走俏校園「媽,我已經放學了,在學校門口的蛋糕店裡等你。」9月3日下午,在我市一所小學門口,剛剛放學的五年級學生涵涵從書包裡掏出手機給媽媽打了個電話。隨後,他和一個同學結伴前去不遠處的蛋糕店。
  • 校園推廣市場持續走熱,以下三類企業急需高校推廣
    校園推廣 校園營銷大學生已經是眾多企業或產品的用戶群體,調查數據顯示,用戶群體包含大學生的企業,66% 開展了高校推廣,校園營銷投入在 1 - 10 萬的比例達 29%。掌上大學認為,隨著 00 後大學生進入高校,95 後大學生走進社會,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傳統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校園營銷, 讓品牌掌握年輕人的「心」。
  • 7招攻佔校園市場:抖音自上而下,百度自下而上
    本文包含以下4個方面:什麼產品適合進入大學校園?如何切入校園市場?如何實現品牌年輕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坑?一、什麼產品適合進入大學校園市場?總體來說,校園市場,不適合做短線效益,比如拉新和銷售;更適合資源互換,做長線的品牌、文化塑造,比如內容性和娛樂性的產品。為什麼呢?
  • 芒果校園:關注大學生的蔥蔥四年,信息服務平臺如何為高校量體裁衣...
    作為一個新生的高校移動信息服務平臺,「芒果校園」提供專屬於大學生群體的信息服務,學生可在芒果校園APP獲取本地化校內外信息,PC端則作為信息發布與管理工具面向校方。數位化校園的概念已不新鮮,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數位化校園信息如何落地移動端,移動信息服務平臺應該如何為高校和學生量體裁衣呢?
  • 智慧監管 健康校園 海澱區市場監管局走進北京大學舉辦開學季宣傳活動
    九月是各個高校陸續開學報到的日子,新學期意味著新的開始新的希望,上好開學第一課,對於學生們尤其是剛邁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尤其重要。9月16日上午,在北京大學的校園裡迎來了一群特殊的老師,為邁入校門學生們帶來新學期的第一課。
  • 高校迎來開學季,品牌如何撰寫校園廣告文案?
    品牌如何撰寫校園廣告文案?伴隨著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掌握消費話語權,越來越多的品牌主開始將營銷推廣的重心轉向高校校園市場。無論是大品牌還是小品牌,校園營銷成為了越來越多的品牌主們必須涉及的一種營銷策略,尤其在高校開學季期間的校園營銷,則是成為了眾多品牌主們無論如何都想要入局的一個重要營銷節點,但由於高校校園內的一部分校園廣告資源以及校園營銷活動資源稀缺,加上部分高校在開學季期間對品牌主的校園營銷推廣行為有著相對比較嚴格的標準,導致大量品牌被拒之門外,這同樣也是越來越多的品牌主選擇通過線上的校園營銷推廣渠道來展開校園廣告的投放以及校園營銷推廣活動的執行
  • 智慧校園 | 微光互聯二維碼掃描器走進高校圖書館
    對圖書館而言,準確而有效地獲取圖書館資源利用的情況,如每天進館的人數、進館的高峰期、進館人員的身份等,對提高圖書館運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合理利用圖書館資源,完善對教學科研服務等方面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同時,由於高校管理的開放性,同學們在圖書館丟失書包物品等事件時有發生,為給同學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避免校外閒散人員隨便進入圖書館而發生丟失物品等治安問題,因此對高校圖書館而言,引入門禁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 青島畢勤易萊特電子有限公司---校園招聘(134)
    青島 青島畢勤易萊特電子有限公司2018年校園招聘 J11-118(自動化學院泰山報告廳)
  • 聯想高校市場模式探析
    5.1 固定組織架構,切忌多變5.2 改變運營策略,用好的產品打消費者5.3 校企合作社群模式與點對點對接模式相結合打造高校市場5.4 高校市場獨立出來成立藍軍業務5.4.1 成立校園媒體公關公司5.4.2 打造校園垂直類3C類電商平臺致謝 1.緒論1.1選題背景
  • 緊抓市場需求 飛比電子不斷提供創新產品
    位於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美麗的濱海城市-深圳的深圳市飛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比電子」),切合了深圳「敢闖、敢拼」的城市文化,公司自創立之初,就在思路與技術上,敢於探索,勇於創新。  目前,飛比電子具備產品的生產、研發與銷售等全方位能力,是專業的射頻模塊及物聯網設備供應商。
  • 互助聯通校園需求,「做到Doer」開啟高校共享經濟新模式
    然而,眾多共享經濟平臺在進入高校時卻紛紛卻步,校園市場幾乎成為了網際網路盛宴之上的雞肋,如何開啟高校分享經濟疑似成了難症,瓷器活擺在這,可手握金剛鑽的人上哪找?吃肉和啃骨頭的活都得有人幹,2016年3月,深圳市做到科技有限公司頂住經濟不景氣的壓力,整合旗下校園團隊開始著手開發校園應用「做到Doer」,於5月上線,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短短三個月便獲得了幾萬用戶。
  • 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信息化說起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全國聞名的名牌大學,簡稱「西電」或「西軍電」,直屬教育部,是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和「211工程」項目重點建設高校;西電的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等IT學科國內領先,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專業等本科專業名列前茅。建校80多年,西電為國家培養了近20萬名電子信息領域的高級人才,為國家建設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 韓國農心"辛拉麵"俘獲"中國胃" 再砸11億入礦泉水市場
    以方便麵類食品為例,近些年,韓國「辛拉麵」已逐漸走進各大超市和網店,給中國本土方便麵市場帶來了不小的競爭。數據顯示,由韓國食品生產集團農心推出的辛拉麵產品在近兩年的中國市場上實現了銷售額的急速增長,總銷售額已達5億元人民幣(後文均以人民幣作為貨幣單位)之高。
  • 正元智慧:易聯·易通·易校園
    正元智慧基於國家宏觀政策、技術和實施規範,結合自身的技術特點和市場特色,提出了以物聯網一卡通應用為基礎、以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為引擎、以雲端服務為支撐,向學校提供面向主題的場景化服務型智慧校園的整體解決方案。
  • 高校開學季期間如何策劃一場成功的校園活動營銷方案?
    高校開學季策劃一場成功的校園活動步入8月,高校新生開學季正式倒計時,無論那些是不是重視校園市場營銷的品牌主們都想在高校開學季期間在校園市場中分到一塊蛋糕。說到高校開學季營銷,相信絕大多數品牌主們首先想到的是在高校開學季期間按照校園活動營銷的策略進行高校開學季營銷方案的策略,那麼,品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高校開學季期間,該如何策劃一場成功的高校開學季活動營銷方案?今天校園全媒體投放平臺校果就來說說高校開學季期間的營銷活動策劃。
  • 校園創業:怎麼挑選高校外賣平臺系統?如何在大平臺下夾縫求生?
    是啊,我們無法否認這些外賣平臺的地位,顯然是我們撼動不了的,但對於高校外賣市場,他們也面臨著許多阻礙,而這些阻礙正好是創業者的突破口。但校園內學生的需求很大,有些大學會想過創業者想要掙錢,自力更生。因此,許多創業者抓住類似於這樣的突破口,深入分析了本校對於外賣的需求以及市場,開始做一個專屬自己品牌的高校外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