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哈珀一改上任8個月來對亞太、尤其對華政策「少說也少做」的風格,在其對瀕臨太平洋的西部省份不列顛哥倫比亞(BC)巡視過程中多次表現出對「東方」的積極態度。
繼高調宴請華人「人頭稅」受害者及後裔並對加拿大華裔貢獻予以高度評價後,近日他又在溫哥華港區記者會上公開宣布,聯邦政府將向面向遠東、尤其中國市場的「亞太門」計劃資助3.21億加元,以支持大溫哥華這個「面向遠東亞太窗口」港口及配套道路設施的建設。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加中貿易關係發展迅速,目前中國已是加第二大進口國、第四大出口國,BC省和大溫哥華地區作為加華人移民比例最高、居住最密集、與中國隔洋相望的地區,其經濟與中國的關聯度更高,該地區的政界、商界乃至一般民眾,對利用本省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通過與中國的經濟交往促進自身經濟發展與繁榮的願望與迫切性,以及對加中維繫和發展良好雙邊關係的重要性,體會無疑也是最深刻的。
哈珀保守黨政府自上任以來,將外交重點放在加美關係和國際反恐等方面,對加中關係的重視程度遠不如此前歷屆自由黨政府。自去年開始運作,旨在提升雙邊合作的「戰略夥伴小組」,自去年8月以來再未開會,甚至「戰略夥伴關係」也不被提及。
保守黨系13年來首次執政,哈珀本人又來自能源大省亞伯塔,在外交、尤其是對華交往上缺乏經驗,主觀上存在著「中國需要加拿大的能源與資源,有求於加拿大」的認識,同時又難以擺脫長期形成的競選意識,凡是前任自由黨政府提倡的就反對,反之就贊成。由於自由黨政府重視對華關係,主張大力發展雙邊經濟關係,哈珀政府便反其道而行之,在對華關係上採取冷漠態度。
耐人尋味的是,哈珀政府上任後迅速解決了歷屆加政府都予以迴避的華人「人頭稅」歷史遺留問題,因為這是自由黨政府所反對的。
這種「逢自由黨必反」情結和在對華關係上的認識不足,導致加拿大國內各界長期無法摸清現政府對華戰略的明晰脈絡,甚至對政府是否有這樣一種對華戰略都表示懷疑。
中國的發展,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提高,中加經濟關聯度的日益密切,都使得加各界、尤其與中國交流頻繁的太平洋沿岸,對此感到越來越多的不安和期待。
由於現政府對華戰略不明晰,加中關係不免受波及,加旅遊界、教育界曾期待從對華交往中獲豐厚收益,增加大量就業機會,卻都因故難如願。
據亞太基金會的調查,一方面,65%以上的加拿大人認為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大量湧入緩解了通貨膨脹壓力,增加了加國人的購買力;另一方面,一半左右的受訪者不認為加中貿易關係能增加就業機會,反倒會造成更多失業。這一切都說明,現政府這種對華模糊戰略亟待明晰化、具體化。
哈珀近日在接受溫哥華華文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我們未來要與中國合作」,並「希望促進貿易、投資,加強對華良好經濟關係」,這是他上任8個月來首次明確闡述加政府對華方針政策。這固然有點晚,但畢竟是個良好的開始,至少這說明加政府已逐漸認識到,在發展對華關係上,明晰的政策比表態更重要。
(摘自美國《僑報》10月23日文章,有刪節;作者:陶短房)